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微米加工与纳米制造9787111514824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著 |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编 |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译 |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著|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编|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译| (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字数:554000
    • 页数:375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514824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
    • 著:(美)马克J.杰克逊(Mark J. Jackson)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128.00
    • ISBN:9787111514824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11-01
    • 页数:375
    • 外部编号:863020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译者序

    译者简介

    译丛序

    原书序

    原书主编简介

    撰稿人

    1章微米和纳米加工

    1.1
    前言

    1.2
    微米加工

    1.3
    纳米加工

    1.3.1
    基于软刻印的纳米加工

    1.3.2
    采用操纵技术的纳米加工

    1.3.3
    采用碳纳米材料的纳米加工

    1.4
    结论

    参考文献

    2章采用X线光刻的微米加工

    2.1
    前言

    2.2X
    线光刻技术

    .
    同步加速器辐

    ..1
    一般特

    ..2
    光谱特

    ..
    光谱的辉度和亮度

    2.4
    微米加工

    2.4.1
    概述

    2.4.2LIGA
    工艺

    2.4.3
    光刻步骤

    2.4.4X
    线光刻

    2.4.5X
    线掩膜

    2.4.6
    掩膜材料

    2.4.7
    单吸收层制造

    2.4.8
    衬底中X线掩膜的对准

    2.4.9
    大高宽比微光刻技术的掩膜

    2.4.10
    光刻胶衬底的选择

    2.4.11
    对光刻胶的要求

    2.4.12
    光刻胶涂覆方法

    2.4.13
    曝光

    2.4.14
    台阶状和倾斜型的微结构

    2.4.15
    微主模具制造方法

    2.5
    展望

    参考文献

    3章高纵横比微结构的刻蚀、加工和模铸

    3.1
    前言

    3.2
    干法刻蚀

    3.3
    等离子刻蚀加工

    3.4
    离子束辅自由基刻蚀

    3.5
    等离子体特

    3.5.1
    鞘区

    3.5.2
    边界区域

    3.6
    微结构的刻蚀

    3.6.1
    刻蚀现象

    3.6.2
    沟槽内的抑制剂的耗尽

    3.6.3
    沟槽内的自由基的耗尽

    3.6.4
    体积输运

    3.7
    刻蚀的中断机制

    3.8
    刻蚀效应

    3.8.1
    倾斜效应

    3.8.2
    弓形化效应

    3.8.3
    瓶状效应(Bottling

    3.8.4TADTOP

    3.8.5
    离子造成的刻蚀延迟效应

    3.8.6
    由于自由基耗尽或反造成的刻蚀延迟效应

    3.8.7
    微草效应

    3.9
    高深宽比微米结构的微机械加工

    3.10
    微模塑

    3.11
    微模塑加工

    3.11.1
    注塑成型

    3.11.2
    反应注塑成型

    3.11.3
    热压印

    3.11.4
    注塑压缩成型

    3.12
    微模塑工具

    3.13
    微模塑成型的设计

    3.14
    微模塑应用

    3.15
    微模塑的局限

    3.16
    结论

    参考文献

    4章微机械加工中的尺寸效应

    4.1
    前言

    4.2
    机械加工的尺寸效应

    4.3
    剪切角的预测

    4.4
    大应变情况下的塑行为

    4.4.1Langford
    Cohen的模型

    4.4.2Walker
    Shaw的模型

    4.4.3Usui
    的模型

    4.4.4
    硬车削中的锯齿切屑形成

    4.4.5
    金属切屑形成中的类流体流动

    4.4.6Kececioglu
    模型

    4.4.7Zhang
    Bagchi的模型

    4.5
    大塑流动机制

    4.6
    不均匀应变

    4.7
    尺寸效应的起源

    参考文献

    5章机械微加工

    5.1
    前言

    5.2
    微流体系统

    5.3
    微机械加工理论

    5.3.1
    微铣削技术

    5.3.2
    切屑初始卷曲建模

    5.4
    微机械加工实验

    5.4.1
    微机械加工装置

    5.4.2
    切屑形成过程的观察

    5.4.3
    微机械加工的结果

    5.5
    微机械加工的具设计

    5.6
    高速空气涡轮主轴

    5.6.1
    流体流动分析

    5.6.2CFD
    方法中的设

    5.6.3CFD
    几何学模型

    5.6.4
    流体模型

    5.6.5
    边界条件

    5.6.6
    支配方程

    5.6.7
    求解办法

    5.7
    高速转子的机械设计

    5.7.1
    转子的基本几何结构

    5.7.2
    带圆角曲面的转子

    5.7.3
    70°叶片尖角的转子

    5.7.4
    90°叶片尖角的转轴

    5.7.5
    带有12个叶片的转子

    5.7.6
    带斜入口的外壳

    5.7.7
    带有三个入口和三个出口的外壳

    5.7.8
    双级转子

    5.7.9
    双级转子的流型拓扑

    5.7.10
    双级转子的压力变化

    5.7.11
    转子上有三个倾斜角为45°的入口时的流线拓扑

    5.7.12
    转子上有三个倾斜角为45°的入口时的压力变化

    5.7.13
    所有几何体的压力系数

    5.8
    讨论

    5.9
    结论

    5.10
    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6章精密微纳米磨削

    6.1
    前言

    6.2
    磨削砂轮

    6.2.1
    黏结材料

    6.2.2
    磨料类型

    6..
    磨料粒度

    6.2.4
    分级

    6.2.5
    结构

    6.2.6
    浓度

    6.2.7
    砂轮的设计和选择

    6.2.8
    磨头

    6.3
    常规磨削

    6.4
    精密磨削工艺

    6.4.1
    将加工中心升级至IC芯片制造用坐标磨床

    6.4.2
    找到临界切削深度的新实验方法

    6.4.3
    带在线电解修整(EL)的精密磨削

    6.4.4
    可减少抛光时间的部分延模式磨削

    6.4.5
    非球面曲面的生成

    6.5
    超精密磨削

    6.5.1
    各种超精密机床及其发展概况

    6.5.2
    四面体台式机床(Jackson型号)[91

    6.5.3
    无黏结剂砂轮

    6.5.4
    自由曲面光学器件

    6.6
    结论

    参考文献

    7章向微、NEMSMEMS应用的金刚石CVD技术

    7.1
    前言

    7.2
    金刚石的属

    7.3
    历史沿革

    7.3.1
    金刚石合成的早期历史

    7.3.2
    当今的亚稳态金刚石的生长

    7.4CVD
    技术的发展

    7.5
    金刚石CVD工艺的类型

    7.5.1
    等离子体CVD

    7.5.2
    频等离子体CVD

    7.5.3
    直流等离子体CVD

    7.5.4
    微波等离子体CVD

    7.5.5
    热灯丝CVDHFCVD

    7.5.6CVD
    工艺的优点

    7.5.7CVD
    工艺的缺点

    7.6
    衬底

    7.6.1
    衬底材料的选择

    7.6.2
    衬底预处理

    7.6.3
    对钼/硅衬底的预处理

    7.6.4
    对硬质合金衬底的预处理

    7.7
    改进的HFCVD工艺

    7.7.1
    热灯丝组件的改进

    7.7.2
    工艺条件

    7.8
    金刚石的成核和生长

    7.8.1
    成核阶段

    7.8.2
    同质外延生长

    7.8.3
    异质外延生长

    7.8.4
    偏压型成核(BEN

    7.8.5
    温度的影响

    7.9
    金刚石在三维衬底上的淀积

    7.9.1
    在金属(钼)丝上的金刚石淀积

    7.9.2
    WCCO(硬质合金)微型钻头上的淀积

    7.9.3
    在碳化钨(WCCo)牙钻上的金刚石淀积

    7.10
    能研究

    7.10.1
    涂有金刚石的微型钻头的能

    7.10.2
    涂有金刚石的牙钻的能

    7.11
    结论

    参考文献

    8章基于激光的微纳米加工

    8.1
    前言

    8.2
    激光的基本原理

    8.2.1
    单色光束的产生

    8.2.2
    受激发

    8..
    二极管激光器

    8.2.4
    准分子激光器

    8.2.5
    :蓝宝石激光器

    8.3
    光束特

    8.4
    激光光学

    8.4.1
    光学品质

    8.4.2
    激光―材料的相互作用

    8.5
    激光微米加工

    8.5.1
    纳秒脉冲微米加工

    8.5.2
    保护气体

    8.5.3
    表面熔化的阶段划分

    8.5.4
    纳秒脉冲微米加工的效果

    8.5.5
    皮秒脉冲微米加工

    8.5.6
    飞秒脉冲微米加工

    8.6
    激光纳米加工技术

    8.7
    结论

    参考文献

    9章脉冲水滴微机械加工

    9.1
    前言

    9.2
    脉冲液体冲击原理

    9.3
    水滴的冲击作用

    9.3.1
    圆周损伤

    9.3.2
    横向流

    9.4
    加工阈值的建模

    9.4.1
    加工阈值模型

    9.4.2
    准静态应力强度

    9.4.3
    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9.4.4
    冲击加工的

    9.4.5
    加工阈值曲线

    9.5
    结果比较

    9.5.1


    9.5.2
    氧化铝

    9.5.3
    氟化镁

    9.6
    材料去除速率

    9.7
    水加工机床设计

    9.8
    空间框架分析

    9.8.1
    有限元模型

    9.8.2
    闭式解模型

    9.9
    四面体结构的振型

    9.9.1
    试验方法

    9.9.2
    试验步骤

    9.9.3
    试验分析

    9.10
    总结

    参考文献

    10章金刚石纳米磨削

    10.1
    前言

    10.2
    压电纳米磨削

    10.3
    纳米磨削磨粒的受力分析

    10.4
    以磨粒断裂为主的磨损模型

    Mark J.Jackson哲学博士,现任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副教授。他在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始于1983年,那时他进行了针对ONCPart I的学习,而且修完了机械工程专业的年的学徒训练课程。在以优异的获得普通并赢得ICI.的奖项后,他在英国Liverpool Polytechnic学院攻读机械与制造工程,而且在此期间他先后为ICI Pharmaceuticals、Unilever Industries和Anglo lcwlls等公司短期工作。在Jack Schofield教授的指导下,他以“优等”的获得工程硕士,随后又在Liverpool获得了材料工程领域的哲学博士,专攻玻璃黏结磨削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关系,导师是Benjamin Mills教授。

    他随后被Unicorn Abrasives公司(Saint—Gobain Abrasives集团)的中心研发实验室录用,担任材料技师,后来又升任技术经理,负责在欧洲的产品开发和新业务的拓展,而且作为与大间的络官,负责与磨削工艺开发相关的项目管理。后来,Jackson博士成为英国剑桥大学Cavendish实验室的研究员,与John Field教授,一起对金刚石的冲击断裂和摩擦学开展研究,并于1998年成为Liverpool大学的工程学方面的讲师。

    在Liverpool大学,Jackson博士开展了运用机械刀具、激光光束和磨粒进行微机械加工的研究。在Liverpool,他争取到一系列研究项目资,凭借所开发具有革新的工艺流程,他于2001年11月与他人一道被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委任为一所“创新制造技术中心”的管理者。2002年,他成为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系美国Oak Ridge实验室的联系大学)的制造研究中心和电力研究中心的机械工程副教授和教授团理以及Oak Ridge实验室的教授团理。Jackson博士同时是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的高校方程式大赛团队的学术指导。

    2004年,他转任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技术系的机械工程副教授。Jackson博士在微米尺度金属切削领域的材料特、微/纳米磨削机械加工和激光微机械加工等研究领域十分活跃。他还从事了新一代制造工艺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开发。

    Jackson博士已经主持、共同主持和管理了如下组织、机构资的项目: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英国伦敦皇家学会,英皇工程院,欧盟、英国(伦敦),英国原子武器研究所,美国自然科学会,美国NASA,美国能源部(通过美国Oak Ridge 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Oak Ridge的Y12安全联合体,以及多家产业公司。获得研究经费总额超过1千万美元。Jackson 博士组织了多次会议,目前担任靠前表面工程大会的。他撰写和共同撰写了超过150篇出版物,发表于各存档学报和同行评审的会议集中,他还担任一系列同行评审学报的客座编辑。他还是很近新成立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anufacturing的总编。


      本书是微米/纳米加工技术方面的一本著作,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足够的广度,而且还有较高的可读。它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微米加工(是非硅基加工)技术以及纳米加工手段,结合微流体、微惯器件、纳米传感器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阐释了这些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特定问题的率解决方案,给出了工艺设计方面的指南,并对这些技术的发展走向做出了高屋建瓴的判断。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