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中国林业碳库及预警机制9787030662880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杨红强//聂影著 | 杨红强//聂影编 | 杨红强//聂影译 | 杨红强//聂影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红强//聂影著| 杨红强//聂影编| 杨红强//聂影译| 杨红强//聂影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
    • 版次:第1版
    • 印次:1
    • 字数:450000
    • 页数:298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662880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杨红强//聂影
    • 著:杨红强//聂影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58.00
    • ISBN:9787030662880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7
    • 页数:298
    • 外部编号:11052853
    • 版次:第1版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摘要
    部 气候变化与发达应对策略
    章 气候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节 气候变化问题相关背景
    第二节 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进程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评估报告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战略
    三、减缓气候变化的林业议题
    第三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谈判
    一、发达阵营
    二、发展中阵营
    三、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
    四、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涉林议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二、《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三、2030年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减排目标
    第二节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动向及减排措施
    一、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二、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法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四、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第三节 主要发达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
    一、美国:林业碳抵偿纳入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
    二、加拿大:构建可持续森林经营体系
    三、芬兰:鼓励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四、澳大利亚:建立森林碳市场机制
    五、日本:制定全国森林计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与行动
    节 中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机遇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林业的影响
    三、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
    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机构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
    一、中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
    二、中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发展机遇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林业行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中国林业碳库理论基础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森林碳汇机理
    节 气候变化中森林碳汇的特殊地位
    一、森林内涵的标准比较
    二、森林的综合效益
    三、森林碳汇双重属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中的森林碳循环
    一、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
    二、森林参与全球碳循环
    第三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碳汇机理
    一、碳增汇机理
    二、造林与再造林:重要的过渡工具
    三、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短期的有效手段
    四、可持续森林经营:目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的林产品碳储机理
    节 林产品综述
    一、林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二、FAO各类林产品定义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产品碳储机理
    一、碳储效应
    二、替代效应
    第三节 IPCC框架下林产品碳储核算
    一、林产品碳储量的参数设定
    二、IPCC框架下林产品碳储核算方法
    三、《2013 IPCC指南》碳储核算的层级方法
    第四节 IPCC框架下林产品碳储核算方法的提出及争议
    一、IPCC框架下核算方法的提出
    二、林产品碳储核算方法进程
    三、大会缔约方立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森林碳汇核算模型系统甄选
    节 森林碳库各子库特征
    一、生物量碳库
    二、土壤碳库
    三、森林碳库
    第二节 森林碳汇核算主流方法
    一、样地清查法
    二、微气象学方法
    三、模型模拟法
    第三节 森林碳汇核算模型
    一、森林碳汇主流模型
    二、特定模型分析——以CBM-CFS3模型为例
    第四节 中国森林碳汇核算系统模型建立
    一、中国森林碳汇特征
    二、中国森林碳汇计量方法选择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林品碳储核算模型甄选及优化
    节 木质林产品特征
    第二节 木质林产品碳储功能概述
    一、木质林产品碳储的科学价值
    二、不同核算方法的应用
    三、不同核算方法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方法
    一、碳储核算层级方法
    二、碳储核算概念方法
    三、碳储核算参数
    四、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模型
    第四节 中林品碳储核算模型系统甄选及优化
    一、中林品碳储概述
    二、中林品碳储核算模型系统甄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林业碳库虚拟系统
    节 全生命周期中林业碳库的减排功能
    一、林业碳库的科学价值
    二、国内外林业碳库研究进展
    三、全生命周期中的林业碳库减排功能
    第二节 国际林业碳库实践经验及借鉴意义
    一、国际林业碳库模型综述
    二、中国林业碳库构建必要
    三、全球林业碳库模型趋势及中国应用
    第三节 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构建
    一、中国林业碳库理分析
    二、中国林业碳库数理系统
    三、复合链式结构下碳库测度模型系统运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中国林业碳库内生机理
    第九章 中国森林碳汇对林业碳库的输入机理
    节 森林碳汇与森林子库的关联
    一、森林子库与森林碳汇的研究背景
    二、森林子库构成及特征分析
    三、森林碳汇机理及科研动态
    第二节 森林碳汇对林业碳库的正向输入机理
    一、林(竹)木亚库计量范畴与模型选择
    二、林(竹)下植被亚库碳汇机理及计量甄选
    三、土壤有机碳亚库组分构成及碳储核算原理
    第三节 干扰因子对林业碳库的负向输入机理
    一、采伐剩余物分解形式及碳排原理
    二、森林火灾的影响路径和耦合作用分析
    三、病虫鼠害的“汇/源”辩及项目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中林品碳储对林业碳库的输入机理
    节 林产品碳储对林业碳库的正向输入机理
    一、林产品碳储输入来源——天然碳库
    二、林产品碳储输入来源——进口增碳
    三、林产品进口输入与产量比较
    第二节 林产品碳储对林业碳库的负向输入机理
    一、林产品碳储输出去向——废弃消损
    二、林产品碳储输出去向——出口减碳
    三、林产品出口输出与产量比较
    第三节 输入机理框架与方法
    一、IPCC框架下的核算方法——储量变化法
    二、具体输入核算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十章 中国森林碳汇与林产品碳储的关联消长机理
    节 森林子库与林产品子库碳循环
    一、国内外森林与林产品碳循环研究进程
    二、森林子库碳循环过程
    三、森林子库与林产品子库碳循环过程
    第二节 林业碳库碳动态数理结构
    一、森林子库碳动态数理结构
    二、林产品子库碳动态数理结构
    三、中国森林碳库与林产品碳库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林业碳库各子库关联消长动态机理
    一、碳库系统碳动态参数选择
    二、碳库系统子库消长机理
    三、中国林业碳库系统动态运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框架
    节 中国林业碳库虚拟系统的现实化
    一、一级碳库
    二、二级碳库
    三、三级碳库
    四、碳库功能
    第二节 中国林业碳库功能实现路径
    一、森林子库功能模块构成及作用原理分析
    二、林产品子库的功能模块构成与数理逻辑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中国林业碳库水平与预警响应
    第十三章 中国林业碳库计量与预测方法
    节 中国林业碳库计量与预测框架模型
    一、框架模型总体架构
    二、框架模型数据需求
    第二节 森林碳汇计量与预测方法
    第三节 林产品碳储计量与预测方法
    一、林产品碳储计量模型
    二、基于GFPM的林产品碳储预测方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及预警机理
    节 中国林业碳库主要支出项目
    一、对经济活动碳排放的抵偿
    二、国际贸易交割
    三、替代减排支出
    第二节 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
    一、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应用范畴
    二、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阐释
    三、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界定
    第三节 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测度方法
    一、中国林业碳库结余量测度方法
    二、中国林业碳库各级安全标准判定方法
    三、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测度的变量确定与数据需求
    第四节 中国林业碳库预警机制
    一、中国林业碳库预警功能
    二、预警区间划分机理
    三、中国林业碳库预警判别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中国林业碳库水平评估与预测
    节 中国森林碳汇量评估与预测
    一、1993~2013年中国历史森林碳汇量评估
    二、2014~2030年中国未来森林碳汇量预测
    第二节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评估
    一、1990~2015年加工环节林产品碳储量
    二、1990~2015年使用环节林产品碳储量
    三、1990~2015年废弃环节林产品碳储量
    四、全生命周期碳储与碳收支
    第三节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预测
    一、2016~2030年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产量与消费量
    二、2016~2030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评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2015~2030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水平
    二、中国森林碳汇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三、中国木质林产品碳储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第十六章 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水平与预警响应
    节 中国林业碳库抵偿支出情景设
    一、中国林业碳库抵偿支出情景的特征变量甄别
    二、各级安全标准下自变量取值
    三、中国林业碳库抵偿支出的情景
    第二节 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水平评估
    一、各级安全标准下中国林业碳库结余量
    二、各抵偿情景下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水平
    第三节 中国林业碳库预警响应
    一、各预警等级下中国林业碳库结余量
    二、各抵偿情景下中国林业碳库预警响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七章 中长期中国林业碳库管理策略
    节 完善碳库标准体系
    一、林业碳库系施用与响应
    二、碳管理机构与技术标准建立
    三、碳库体系数据库完善
    第二节 统筹优化林业碳库产业链
    一、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和优化使用
    二、林产品碳储存及其生命周期优化
    三、优化废弃林产品处理
    第三节 监管调控碳汇市场与贸易碳流动
    一、中国林业碳汇市场监管与完善
    二、中林品贸易碳流动监管与调节
    第四节 系统完善碳交易制度设计
    一、加大倡导绿色低碳与生态文明理念
    二、密切参与并响应气候谈判议题
    三、合理配置碳限额与碳关税等杠杆政策
    四、探索创新碳衍生品及平台构造
    五、激励引导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
    六、顶层设计并完善碳交易制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二 计量单位对照表
    附录三 中国林业碳库抵偿水平
    附录四 支撑本专著的代表科研
    后记

    杨红强: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担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产品贸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USDA Forest Service环境政策咨询专家等职务。 主持或参加社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青年项目)、自然科学、科技部863项目、人文社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SSCI)、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SCI)、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view(SCI)、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CI)、《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问题》等重要期刊发表1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四部。科研成果获得第七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七届高等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研方向:林产品贸易与环境、资源经济与气候变化。, 聂影,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原金陵科技学院校长,现任和草原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和承担林业部“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农业经济问题》和《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百余篇。出版《中国木材流通论》《中林品:流通、市场与贸易》等论著和教材10余部。研究成果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奖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 科研领域:林产品贸易与市场、林业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本书全面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和欧美发达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论了林业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甄选了国际森林碳汇(生物量和价值量体系)及林产品碳储的计量模型,构建了复合链式结构下碳库测度模型,设计了基于森林碳汇与林产品碳储关联消长机理的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框架,探讨了中国林业碳库计量与预测的建模原理,测度了中国林业碳库水平和发展趋势,建立了中国林业碳库安全标准及预警机理,提供了中长期林业碳库管理策略。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经济学、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为涉及国际关系、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环境监管的管理部门及参与碳交易的市场机制设计者,以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各级决策者、研究人员及管理工作者提供决策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