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古今医家经论汇编97875135105中国医出版社
    • 作者: 徐常吉,朱胤龙著 | 徐常吉,朱胤龙编 | 徐常吉,朱胤龙译 | 徐常吉,朱胤龙绘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徐常吉,朱胤龙著| 徐常吉,朱胤龙编| 徐常吉,朱胤龙译| 徐常吉,朱胤龙绘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字数:282千字
    • 页数:355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13235105
    • 版权提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作者:徐常吉,朱胤龙
    • 著:徐常吉,朱胤龙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513235105
    • 出版社:中国医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355
    • 外部编号:884267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卷之一
    气运
    《内经·天论》
    《内经·五运行大论》
    《内经·六微旨大论》
    《内经·气交变大论》
    《内经·五常政大论》
    《内经·六正论》
    《内经·至真要大论》
    刘温舒论主气客气
    沈存中论运气
    刘温舒论五行胜复
    刘温舒论南北政
    刘河间论气运
    吴草庐论气运
    王安道论阴阳升降
    何柏斋论五运六气
    地宜
    《内经·异方宜》
    《琐碎录》辨方论
    王节斋南北异宜论
    审象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刘河间论火
    朱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
    朱丹溪论相火论
    何柏斋辨相火
    何柏斋又论水气
    虞天民论阴阳血气
    虞天民论人寿夭
    卷之二
    腑脏
    《内经》十二官论
    《内经·五脏生成论》
    《内经·五脏别论》
    《内经·脏气时》
    《灵枢经·本神》
    《灵枢经》始终
    《灵枢经·本脏>
    《灵枢经·五癃津液别》
    《灵枢经·师传>
    《灵枢经·决气》
    《灵枢经·营卫生会》
    秦越人三焦脏腑辨
    《褚氏遗书·本气》
    《褚氏遗书·津润》
    《褚氏遗书·分体》
    河滨丈人形景篇
    李东垣脾胃胜衰论
    李东垣脾胃论
    俞子容辨三焦有形论
    俞子容辨肝常有余
    俞子容辩肝非无用
    圣络
    《灵枢经》十二经络论
    秦越人论经络
    俞子容辩冲为血海
    孙景思辩心胞络
    色脉
    《内经》色脉辩
    《内经·平人气象论》
    《内经·玉机真脏论》
    《内经·经脉别论》
    秦越人脉辩
    张仲景伤寒脉论
    孙思邈《千金翼》
    论脉
    卷之三
    病因
    《内经·风论》
    张子和中风论
    王安道中风辨
    又《内经·痹论》
    《内经·逆调论》
    《内经·痿论》
    《内经·厥论》
    张子和风痹痿厥论
    张子和论风痹痿厥
    又《内经·热论》
    《内经·评热病论》
    张仲景论伤寒
    张仲景《金匮要略》
    张子和伤寒论
    王安道论张仲景伤寒考
    王安道三阴病寒热辩
    王安道阴阳盛虚论
    戴原礼传经辩
    陶节庵论伤寒脉与杂病不同
    陶节庵六经传变论
    陶节庵手经冤热论
    何柏斋论三阳伤寒
    何柏斋论两感
    又王安道中暑中热论
    王安道四气所伤论
    又张子和九气感疾论
    张子和五虚五实论
    何柏斋论虚损
    王安道积热沉寒论
    又《内经·太阴阳明论》
    王安道内伤余议
    王安道二阳病论
    卷之四
    病因
    《内经·疟论》
    张子和疟论
    又《内经·咳论》
    张子和咳分六气论
    徐叔拱咳嗽辩疗论
    何柏斋论咳嗽
    又刘河间吐泻论
    张子和吐泻论
    又张子和三消论
    何柏斋论消渴
    又刘河间瘢瘕论
    张子和积聚论
    张子和十膈五噎论
    张子和湿热生虫论
    又《内经·举痛论》
    刘河间论目痛
    何柏斋论诸痛
    又张子和疝论
    何柏斋论疝痛
    又张子和饮论
    刘河间鼽论
    张子和咽喉论
    又刘河间吐酸论
    刘河间淋论
    又《内经·阴阳别论》
    《内经·调经论》
    《内经·示从容论》
    《内经·解精微论》
    《内经·生气通天论》
    《内经》论杂病
    《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论》
    《大惑论》
    《邪客论》
    《根结论》
    《寿夭刚柔论》
    《终始论》
    《岁露论》
    《热病论》
    《狂论》
    《周痹论》
    《胀论》
    《水胀论》
    《百病始生论》
    《上膈论》
    《忧恚无音论》
    《寒热论》
    秦越人论杂病
    又《灵枢经·论痈疽》
    《刺节真邪论》
    张子和论痈肿疮疡
    张子和论妇人带下赤白
    卷之五
    ……
    校注后记
    ?


    医古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医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医古籍,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医事业发展全局。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