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20世纪中国历史考学978730326783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著 |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编 |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译 |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绘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著|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编|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译| 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绘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536000
    • 页数:47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3267835
    • 版权提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
    • 著:编者:陈其泰|责编:梁宏宇//姚安峰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6.00
    • ISBN:9787303267835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2-01
    • 页数:470
    • 外部编号:1137191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20世纪中国历史考学的形成
    节 乾嘉学术奠定的基础
    第二节 四大新史料发现的刺激
    第三节 新史思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第四节 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的影响
    第二章 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历史考的重大成就
    节 王国维历史考的卓越贡献
    一、甲骨文、金文研究
    二、汉晋木简研究
    三、敦煌学和元史研究
    第二节 陈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
    一、论隋唐制度之渊源
    二、探讨唐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
    三、开拓诗文史的新领域
    四、诸多领域的建树和治史的“通识”
    第三节 陈垣:宗教史与文献学的宝贵建树
    一、开拓多种宗教史研究领域
    二、建立科学的文献及史辅学科的努力
    三、元史研究的创获
    四、晚年学术的升华
    第三章 胡适、顾颉刚、傅斯年历史考的理论和风格
    节 胡适与历史考
    一、胡适的治学方法及观点
    二、历史考的成就
    三、禅宗史研究
    四、小说考及《水经注》研究
    第二节 顾颉刚疑古辨伪的主要成果
    一、古史辨伪观点的形成
    二、《尚书》研究
    三、先秦和汉代学术思想研究
    第三节 傅斯年的史料学观点和古史考
    一、史料学观点
    二、古史考
    三、领导史语所的工作
    第四章 新历史考学在断代史和专史领域的成就
    节 孟森、吕思勉和岑仲勉
    一、孟森的明清史研究
    二、吕思勉的断代史研究
    三、岑仲勉的隋唐史研究
    第二节 钱穆和汤用彤
    一、钱穆的古史考
    二、汤用彤的宗教史研究
    第五章 1949年以后新历史考学的进展
    节 徐旭生和陈梦家
    一、徐旭生的古史传说研究
    二、陈梦家的古史考成就
    第二节 徐中舒、唐长孺和谭其骧
    一、徐中舒的古史研究
    二、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三、谭其骧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第三节 劳榦和严耕望
    一、劳榦的汉简和汉史研究
    二、严耕望与古史考
    第四节 饶宗颐和张光直
    一、饶宗颐与史学考
    二、张光直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第六章 新历史考学的方思考和展望
    节 新历史考学的方思考
    一、扩大史料范围,发现新问题
    二、推进史学科学化的努力
    三、探求历史的深层认识
    第二节 新历史考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及其展望
    附 20世纪学术史研究的重要突破——读《20世纪中国历史考学研究》
    初版后记
    增订版跋

    陈其泰,广东丰顺人,1939年出生。1963年于中山大史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主要著作有:《陈其泰史学萃编》(全9卷,即出)、《中国史学史·近代卷》、《从文化视角研究史学》、《历史学新视野——展现民族文化非凡创造力》。主编《20世纪中国历史考学研究》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分获北京市第九届、十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一等奖。发表、文章约300篇。

    20世纪中国历史考学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研究方法多样而新颖,发展阶段清楚,高峰迭现,本书系首次对这一重要学术领域做系统的梳理、深层次的开掘,并从中西学术交流的高度予以科学的说明和理论的总结,标志着20世纪学术史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作者认真地□(特殊字体)绎了数以百计的有关20世纪考学者有价值的论著,重新审视了大量的有关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全面分析了20世纪历史考学形成的条件,分别探讨了王国维、陈寅恪、陈垣、胡适、顾颉刚、傅斯年以及孟森、吕思勉、岑仲勉、钱穆、汤用彤、徐旭生、陈梦家、徐中舒、谭其骧、唐长孺等考名家的成就,评价他们在20世纪学术的地位;同时,评述了劳榦、严耕望、饶宗颐、张光直的贡献。,作者从方的角度对新历史考学的学术内涵和时代特征进行阐释,并论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历史考学达到的新境界。全书资料翔实,分析缜密,论断精辟,结构严谨,是关于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