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范方俊著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2831720439
- 版权提供:人民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 |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 |
作者: | 范方俊著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3-04-01 |
版次: | 1 |
ISBN: | 9787010119427 |
市场价: | 72.0 |
目录
绪论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走向诗学的语言阐释之途
一、中西诗学对话的缘起
二、中西诗学对话的危机
三、走向语言阐释之途
上编: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
第一章中西诗学的基本观念与核心范畴
第一节从《文心雕龙》的“言志抒情”看中国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说
第二节从《诗学》的“诗即摹仿”看西方传统诗学的“摹仿说”
第三节 从《文心雕龙》的主要文论范畴看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从《诗学》的主要文论范畴看西方传统诗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中西诗学的体系架构与话语言说
第一节《文心雕龙》的诗学体系架构
第二节 《诗学》的文学理论体系架构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语言观及话语言说
第四节 亚里斯多德的语言观及《诗学》的话语言说
第三章中西诗学的理论指归与意义生成
第一节 “原道”:《文心雕龙》的理论指归
第二节 “原理”:亚里斯多德《诗学》的理论指归
第三节 “徵圣”与“宗经”:《文心雕龙》的意义生成
第四节 科学证明:亚里斯多德《诗学》的意义生成
中编: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
第四章中西诗学话语的历史性交汇
第一节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诗学转型与王国维的学术使命
第二节 王国维对诗学话语的关注与中西“化合”说的提出
第三节《(红楼梦)评论》:引入西方诗学研究范式的尝试'
第四节 由“欧穆亚”、“古雅”看王国维对中西诗学话语的“化合”
第五节 从《人间词话》看王国维对中西诗学话语的“化合”
第五章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上)
第一节话语的诱惑:从《无言之美》、《诗的无限》看朱光潜诗学研究的起点
第二节作为融汇中西诗学话语先驱的王国维与朱光潜
第三节朱光潜对于中西诗学话语的认知及对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提倡
第四节 “阐发”的范例:从《文艺心理学》看朱光潜对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再造(上)
……
下编: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
论文主要引用及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介绍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的核心内容是从语言与诗学的密切关联入手,探讨中西诗学各自的话语特点,通过总结中西比较诗学在进行中西诗学话语融合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贡献和存在着的问题,为中西诗学间的平等对话提供必要的理论思路和现实路径。全书围绕“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和“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三个部分依次展开。其中,上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分野”部分,以《文心雕龙》和《诗学》为个案,从诗学观念与核心范畴、体系架构与话语言说、理论旨归与意义生成出发,归纳和总结中西诗学在话语方面的特征与分野。中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融合”部分,以王国维、朱光潜和钱锺书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为线索,在肯定了他们为融合中西诗学话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对西方学者片面强调东西方语言差异、进而否定东西方诗学对话可能性的理论主张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下编的“中西诗学话语的转换”部分,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和“西方文论的异质性和中国化转换”三个方面,具体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于中西诗学话语转换的问题提出及理论回应。
在线试读
在论述诗的境界在于情趣与意象的契合时,朱光潜专门作了“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在他看来,由于西方诗和中国诗的情趣都集中于几种普泛的题材,其中要的是(一)人伦(二)自然(三)宗教和哲学三个层面,所以比较一下西方诗和中国诗在情趣的异同“是一种很有趣味的研究”。关于人伦,朱光潜指出,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而恋爱在中国诗中显然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究其根源,有以下几层原因:第一,西方社会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痛痒,西方人关注,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中国则是一个侧重兼善主义的伦理社会,文人往往费大半光阴于仕宦羁旅,他们朝夕相处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和文友,所以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也有,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杀,是关乎君臣和朋友交谊的内容在中国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传统的影响,女性在社会上地位较高,所受教育也较完善,男女之间在学问和情趣上常可以共鸣。在中国受儒家传统思想伦理的影响,女性地位低下,夫妻之间受制于伦理观念,男女之间很难有志同道合的乐趣。第三,中西恋爱观相去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恋爱至上”,中国人则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而且,“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关于自然,朱光潜指出,与爱情诗一样,中西诗歌对于自然的处理也判然有别,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尽管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非它们的本色特长。而且,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多取静观、契合的看法,而西方诗人对自然多抱有泛神主义的态度。
媒体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