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课程的逻辑 钟启泉 著 教育/教育普及文教 书店正版图书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钟启泉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钟启泉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284
    • 开本:16开
    • ISBN:9785129963618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课程的逻辑

    作  者:钟启泉 著
    定  价:49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页  数:284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7590878
    引言寻求课程发展的逻辑
    上编创新课程文化
    1论学校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
    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
    四、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2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三、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思维方式的变革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3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
    一、从“实质训练说”向“形式训练说”的回归:新形式训练说
    二、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直接体验说
    三、从“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转向:课程模式说
    4“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一、从课程社会学看“学校知识”
    二、“素质价值”与课程标准
    三、编制课程标准的视点
    5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
    一、“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二、“学习”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三、“课堂文化”的重建与课程创新
    6新世纪学校课程的创造
    一、“学科”与“学科统整”
    二、从高中新课标看新世纪学校课程的创造
    7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一、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二、探究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三、探究过程的要素分析及其教育价值
    8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三、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潜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
    10综合实践活动:含义、价值及其误区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一种课程生成模式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强势特征与若干误区
    下编重建课堂教学
    11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一、从知识隐喻看知识特质
    二、舞蹈说及其教学论含义
    三、知识说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
    12知识建构与教学创——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13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14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15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16“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17“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
    18教材的概念与教材创新的课题
    19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
    20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
    原出处一览

    内容简介

    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诉求是什么?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伴随着知识社会的进展,学校的功能与作用在发生变化。学校不再是“知识的配给所”,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今日的学校必须为明日的社会造就拥有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因此,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钟教授认为,瞄准“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基于“课程”而实现的“教学”,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学习”,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聚焦课程文化的创新和课堂教学的重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课程政策以及教师角色等范畴的问题,旨在回答我国学校课程改革进程中直面的一系列课题。本书是在《课程的逻辑》(200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自2008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广......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