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参数
-
- 作者:
陈立民著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ISBN:9784053410494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环境学原理
定价 58.0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3年03月
开本 16
作者 无
装帧 平装
页数 433
字数 546000
ISBN编码 9787030112101
环境保护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科学教育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书是为适应培养我国高层次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内容涵盖了当前环境热点问题,具有选材新颖准确、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的特点。全书共分绪论、自然环境与生物圈、资源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人类社会环境、环境保护对策、可持续发展等7部分。
绪论 1
**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1
一、环境及其组成要素 1
二、环境问题 2
第二节 环境保护 5
一、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5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7
**章 自然环境与生物圈 10
**节 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10
一、地球的宇宙背景 10
二、地球与环境 12
第二节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21
一、大气圈 23
二、水圈 28
三、岩石圈 32
第三节 生物圈与生态学 48
一、生物圈 48
二、生态学的发展 51
三、种群生态 54
四、生物群落 63
五、生态系统 77
主要参考文献 102
复习思考题 102
第二章 资源与社会发展 103
**节 概论 103
一、持续削弱的全球资源 103
二、资源的基本概念 104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104
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05
五、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07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08
一、土地生态经济系统 109
二、土地和生产力 110
三、耕地的养育力 112
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113
五、世界的土地资源 114
六、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17
第三节 水资源 119
一、水资源与水循环 119
二、世界对水的需求与供给 121
三、我国水资源特征与利用中的问题 124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26
第四节 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128
一、生物资源 128
二、生物多样性 128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31
第五节 矿产资源 139
一、矿产资源的特性 139
二、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40
三、我国的矿产资源 141
四、矿产开发与环境 142
第六节 海洋资源 146
一、海洋生态系统 147
二、海洋与人类 148
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149
第七节 能源 155
一、能源的分类 155
二、国内外的能源状况 156
三、能源利用与环境 159
四、新能源的开发 163
主要参考文献 169
复习思考题 170
第三章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171
**节 水污染 171
一、淡水污染 171
二、海洋污染 181
第二节 大气污染 184
一、空气污染 184
二、臭氧层损耗 200
三、酸雨 207
四、温室效应 215
第三节 固体废弃物 220
一、固体废弃物的基本概念 220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对策 224
第四节 噪声污染 230
一、噪声 230
二、噪声的度量 232
三、噪声控制 233
第五节 土壤与森林 235
一、土壤污染 235
二、土地退化 254
三、森林的破坏与退化 266
主要参考文献 279
复习思考题 280
第四章 人类社会环境 281
**节 人口与环境 281
一、人口容量 281
二、人口压力的作用途径 286
三、人口与环境关系前景 291
第二节 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 293
一、农业发展的历程 294
二、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99
三、我国乡镇工业环境问题 306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与环境保护 308
一、城市化的作用 309
二、城市空间与土地使用 311
三、城市生态系统 314
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 317
一、生态环境与疾病 318
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320
三、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和转化 325
四、污染物的毒作用 331
五、重要的环境致病因素 336
主要参考文献 339
复习思考题 340
第五章 环境保护对策 342
**节 环境经济学原理 342
一、环境行为与经济驱动 342
二、外部性理论 348
三、环境产权 363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 373
一、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373
二、市场经济下的环境管理体系 377
第三节 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 379
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380
二、环境权益 381
三、环境法制的效果与局限 384
第四节 环境质量评价 385
一、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385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387
三、环境影响评价 388
四、环境定价 390
第五节 环保技术与环保产业 392
一、环保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392
二、中国环保产业现状 392
三、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市场 393
第六节 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 396
一、环境国际合作回顾 396
二、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公平问题 398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 401
第七节 环境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402
一、环境宣传教育 402
二、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 405
主要参考文献 407
复习思考题 407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 408
**节 可持续发展概念 408
第二节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410
一、效率、公平与节俭 411
二、以人力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发展 416
三、制度能力强大的发展模式 420
第三节 自然资本 423
一、新财富理论 423
二、自然资本 424
三、真正的储蓄 424
第四节 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 425
一、清洁生产 426
二、ISO14000 428
三、减物质化 432
主要参考文献 433
复习思考题 43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