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毓老师说人物志 爱新觉罗毓鋆讲述 陈絅整理 中国哲学社科古代哲学文学类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0231380407
    • 版权提供:花山文艺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1.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中能够精准识人用人的人才奇书——《人物志》是魏晋时期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著作,详尽地讲述了考察、评鉴、任用人才的具体方法,包括各类人才的性情、优点与缺陷、适合的官职,以及选任人才的困难之处,还讲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良方。如何识人、用人?如何修炼自身、提高自己的才能?如何在变幻的世界安心、应世?读《人物志》既可以提高自我修养,也可以学习选拔人才、使用人才。

        2.《人物志》解读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跨世纪*后一位经学宗师、中国*后一位皇族名儒——在秩序颠覆、个性崛起、日新月异的当代潮流变化中,利用古老的人次奇书帮助我们认清人性、把握人情,需要一位好的引路人。他是隐士,传授的却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是满族人,发扬的却是华夏奥旨;他自幼遍享王府钟鸣鼎食、锦衣玉饭,中年后却对清苦生涯安之若素;他曾经活跃于历史政治舞台,惊天动地,去台湾后却旋即隐居民间,默默传授中国学问,前后长达六十余年。这就是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潜心治学一百年,书院讲学六十载,以一座山的精神推广民间书院教育,复兴逐渐凋零的中华人文传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窥见生命的真相。

        3.毓老讲授的不是考据、训诂的国学,而是充满救世情怀、人生智慧的活泼泼的国学——《人物志》系记载人心之所主的书。人之所以为人,必得心有所主。一个人心有所主了,则“坚刚不可夺志”,才是一个有成就的人物。《人物志》内容精彩,文字则古奥难懂。但毓老人生阅历之丰富、国学修养之精深、现实关怀之热切,在当代罕有其匹,他在讲述《人物志》时引经据典、联系时事,思绪飞扬于古今中外,臧否人物、议论世事率性、透辟,借《人物志》讲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和许多精妙的人生哲理。

     


     《毓老师说人物志》是毓老1988-1989年在台湾奉元书院讲解《人物志》的讲稿和2000年讲述的增补内容。《人物志》系记载人心之所主的书。人之所以为人,必得心有所主。一个人心有所主了,则“坚刚不可夺志”,才是一个有成就的人物。人生*要即“继志述事”。继志,*的责任在“为往圣继绝学”;述事,使事业更为发展。按《人物志》修养、品评自己,依这个标准改造自己,把自己培养足够了,才能够知人善任。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尊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的百岁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自幼受宫廷教育,为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师曾、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郑孝胥等国学大家,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1947年来台后,在台宣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一甲子,主张“达德光宇宙,生命壮自然”“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云、林义正、陈明哲、刘君祖、孙中兴、黄忠天、陈明德、蒋勋、严定暹、张辉诚、简媜、吕世浩等学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为、魏斐德、黄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国汉学家。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注重对时势的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3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四库全书提要·人物志》 1

    阮逸序 4

    刘劭自序 7

    王三省后序 36


     


    九征第一 1

    体别第二 69

    流业第三 81

    材理第四 97


     


    材能第五 127

    利害第六 139

    接识第七 147

    英雄第八 163

    八观第九 181


     


    缪第十 229

    效难第十一 257

    释争第十二 265

    青羊跋 277


     


    刘劭传 279

    刘昺传 281

    毓师是真正影响并改变我一生的人。毓师遁居台湾一甲子,贯彻“长白又一村”的壮志,潜心华夏经典,多所创造发明,教授弟子无数,影响宏大深远。有关穷究华夏经典的方法论,毓师拈出“依经解经”“一字一义”的要诀,以及“学而时习”“果行育德”的实践程序,可称为“观行会通的时实论”。
    ——刘君祖

    我*爱听老师大笑,声音洪亮如钟,没有琐碎杂音,干净浑厚,使我想到魏晋人在山里的“啸”,或许比魏晋人的“啸”更没有委屈,朗朗乾坤,这样正色之音,仿佛可以使一座山都为他让路。
    ——蒋 勋

    《九征第一》节选


        人物,此“物”包含人、事、物。《人物志》乃是人、事、物的记载。“知人者智”,人为万物之灵。如人非万物之灵又如何智周万物?如此,智、慧、灵三者有何区别?懂得不同处,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了解字的深义,才能读书。

        学《人物志》,并非要动心机,而是要按做人的智慧做人,不妄求。大事决之于天命,小事决之于德。

        治世之道,缺一不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经·乾卦·文言》),但是正太难了!正,含性与命,“各正性命”(《易经·乾卦》)。

        “保合太和,乃利贞”(《易经·乾卦》),“太和”,是与生俱来的元气,“太和元气”就是阳;“保合”,是精神,得有环境的培养。“保合”才能“太和”,有环境的培养,才能得“太和元气”。“太和”,是“性相近”;“保合”,是“习相远”。环境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易经·系辞下传》),所以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一,是阳、男、贞;二,是阴、女、牝母之贞。“乾道变化”,男加女,一加二就成三;三生出来,再生万物,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易经·乾卦》)。

        如何养性?用“保合”功夫。如何养命?用“太和”功夫。“保合太和,乃利贞”,“保合太和”,既没有伤命,也没有伤性。但最高境则是能将德行出,有行力,“中和”,即将所有德行皆行 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此紫禁城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命名之由来。

        中国,“中”乃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能控制住为难,隐忍不发最苦。有修养者,中而不发。

        大人,最高境界,“与天地合其德”(《易经·乾卦·文言》)。《大学》在学大,“唯天为大”,学大即学天。《大学》学完,到人的最高境界了,“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中庸》讲用中之道,“君子而时中”。学大、用中,《大学》与《中庸》相为表里。

        中国学问是讲致用之学。《易》唯“形而上者,谓之道”(《易经·系辞下传》)外,余皆致用之学,不尚空谈。空谈者,皆《火珠林》之类。

        《火珠林》成书于唐末宋初。作者系麻衣道者,唐末宋初人,相传为陈抟老师,善相术。《火珠林》提出“卦定根源,六亲为主”,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进行断卦,继承《京房易》的理论,为后来卜筮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人称此筮法为“火珠林”法。

        《易经》中可有一句告诉人如何卜?孔子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正,性命也,“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从“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经·乾卦》),到“致中和”境界,必保存人性的本色。今天,台湾地区最缺的即是人性的本色,何以至此?孰之过?要“原心定罪”(《春秋繁露·玉杯》“春秋之论事,莫先乎志”)。青年至此怎么办?吾人要养老、怀幼。

        读《人物志》,在学做人。读《管子》,在学做事。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命、性、心,三位一体。正心,自诚意始;心正,就天下平。此心,不是肉心,乃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之“放心”,即要把心安在腔子里。

        要懂得用智慧,必得有高深的修养,在色、利、名前能够撑住;如撑不住,就变了,因为私心作祟,怕好事别人抢在先。

        现在天天闹笑话,因为智慧面临考验时常迷了。“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易经·坤卦》),先迷,失道,“率性之谓道”(《中庸》);不怕迷,“后顺,而有常”,顺着人性,回到常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


        人物情性,志气不同,征神见貌,形验有九。


        九,为虚数,非仅止于九而已。

        “九征”,是全书的开宗明义,点出“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所谓“九征”,是指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的外在现象,自此以判断一人情性的平陂(音b#,倾斜、不正)、明暗、勇怯、强弱、躁静、惨怿(音,悦也)、衰正、态度、缓急等。所以,可以从人外在的表征,推验其内藏的资质。

        人的情性,因受习染的影响,可能有各种的偏失,但要“以人治人”,用人性治人,“改而止”(《中庸》),改了就到此为止,不要净是以完美的眼光去要求别人。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习。是以观人察物,当寻其性质也。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此道尽了人之三昧。

        宇宙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天之历数在尔躬”(《论语·尧曰》),元智。

        性情,旁通情也。讲生人之事。人封自己为万物之灵。十九岁小孩打死半身不遂父亲,现在每月皆有逆伦之事。

        小善不足以遏众恶,《易》讲“遏恶扬善”(《易经·大有卦》)。人与动物有别。动物到不吃奶了,已经不认识母亲,故而乱伦。人与动物有别,有了“名分”就不可以乱伦。师生,“犹父犹子”(《论语·先进》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因为颜回有真爸爸在),守“心丧”三年。所以,我反对师生结婚。老师虽不在五伦之内,但是没有老师,五伦就不亲。所以“师”本身不可以乱伦,为师之责任即在正伦。

        嘉庆师王尔烈,师母可面君。师母称哀家,同于皇后,其仪制如同亲王、东西宫。可见昔日为师之尊!

        王尔烈(17271801),他本可考中头名状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场,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对换名次,故名列第四。后乾隆见王文卷甚佳,即拜王为侍读,留宫教授太子颙琰,故有“老主同场少主师”之说。

        什么都可以做,绝不可以做乱伦、逆伦之事。人懂得伦,故为万物之灵。中国人称谓一定,辈分清楚。

        人必自修!必自根上解决才生智慧。

        一部《易经》,多少人靠它吃饭。何以从一点开始,至今犹猜不透?

        人必要做自己懂的事。制药是救命事业,能不读书?

        《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实比《四库全书》还宝贵,有精义之所在。《四库全书》所收者,皆钦定之书。今天必要废除钦定。《五经正义》一出,中国书的精义皆没了!康熙帝用朱子,成就“圣祖仁皇帝”。

        中国思想必得另立,自伏羲的一点开始。《易经》要挑一挑,“太极生两仪……”乃道家之言。

        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谁)能究之哉?知无形状,故常人不能睹,惟圣人目击而照之。

        《四部备要》本《人物志》,“玄”皆作“元”,乃是避讳康熙帝名讳——玄烨。

        以前读书,自小就学避讳。如《红楼梦》中,黛玉读书,遇有“敏”字,即读别音,因其母即贾母的女儿贾敏。

        我活得长,从旧社会到最新的社会。我额娘一辈子只到过一次日本,她看见日本女人穿木屐,说是“赤脚算账”,以后再也不出国了。

        恋爱,第一步即情,一颗青心。如以青心去爱,就是纯纯的爱,怎么会成问题?但如只是基于需要,则为“欲”,并不是“情”,故无不为矣!小动物会动,就懂得情了。了解问题,自根上认识,真是看破世情惊破胆!

        自情性研究人,因为人有情智,而有所谓石痴、花痴、情僧、情圣等,不一而足;但情并无高低,就看情不情。《浮生六记》,沈三白与芸娘,乃真情之流露!

        《浮生六记》,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书分六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佚)、“养生记道”(佚)。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自一人之习性,可以观察其长短,所谓“眼乱看,不成才”。应按习性品评一人,以此观察一人,但此指常人而言。

        “玄”,无影无形,《老子》云:“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知玄,则知元之所以为元了!玄,万物之门,生生不息之门。

        《易经·说卦传》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一个“妙”字形容了一切!神“妙万物而为言”,此为中国人对神的观念与理解,代表一个民族的智慧。

        有神品、妙品,两者有何区别?看什么,得马上生疑。有神笔、神刀,才有神品。

        中国绘画作品,分为四级:能品、妙品、神品、逸品。“能品”,谓形象生动,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把握准确,可供临摹学习。“妙品”,谓笔墨精妙,技法娴熟,是得心应手的有法之法。“神品”,谓刻画事物的精神本质,达到了至高境界。“逸品”,谓笔墨技法达到极致,为无法之法,是“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境界,“奇思异想”加上“妙手偶得”,不迁就世俗,强调个性、自我情感的抒发。“逸品”,为真情之流露,画如其人,非常人可仿得。如元四大家之一倪瓒的画,淡笔空灵,令人有出尘之想,涤除俗虑。

        读书必要深入,把每个字深悟。凡人焉能识微?“玄”更非易事!

        最高的智慧是元智,有形了才有性智。懂得植物之性,才能改良品种。情性,不单是人有,动、植物都有。造物者,元神。《春秋繁露》有“立元神”章,但丢太多,帝王故意为之。

        吾人应尽量从“元”去发掘。文化就是文化,不能政化。文化必得大革命,但是自无形的“元”、有形的“点”开始。日久明白了,就可以立说。

        “明”与“聪”,有何不同?此即察的功夫。“情、性”两字明白,可以少走多少错路。人一生皆在“多少、污浊”中,最糟为污,好坏皆在此四字。

    一个人不可以做自己不懂的事。不仔细,怎么做人?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易经·系辞下传》),素其位而行,不务乎其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守位曰仁”(《易经·系辞下传》“何以守位曰仁”)。想做事,得找行家。守位,不多不少、不污不浊。读明白了,则每句话都可以得启示。合内外之道,必修至此,方至境界。《中庸》与《大易》相表里。“学庸”乃乾、坤两卦之衍,熊十力作《乾坤衍》。

        指出毛病,方知如何去毛病、多少污浊。与生俱来就有正,但是没有养正。污、浊,相近但绝不同。本是清水,因受外力,而浊了,成为浊水;污,则是自己糊里糊涂,玷污,污秽。要常练达,才能养成如何识微。

        脑子不清,则许多事皆似是而非。人的立场不同,是非也就不同,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所以是非、善恶,不能只用一个眼光去看。其实,人生如戏台,跑龙套的与生、净、旦同一重要,缺一不可,并无所谓高低。人世亦然,并没有超人,都是人。

        要想事业成功,必要知人善任。因为人生就在“功利”的境界中,当和尚也是一种职业,与大学教授有何区别?其要钱,一也。做事,要先抓住要点,才知道要做什么。出家,不过是吃饭的地点不同而已,有何高超?人皆自迷也。如将事情弄清楚,就不迷了。

        “馋当厨子,懒出家”,自己不迷了,遇事就会冷静,可以把事情看得清楚;一迷,如戴上有色眼镜,就换了一个颜色。

        看人的好坏,目的是要他完成我们交付他的任务。说“为国任才”,不过是口号罢了,恐怕是为自己任才。既然是功利的境界,那观念就必须先弄清楚,就知道要怎样做事,不必要假惺惺。

        孟子的阿Q精神值得学,“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胆大,就谁都敢用。在社会上混的,都同一境界,不要受其障眼法,被迷住了,他不一定特别好。人世就是人世,不要被假惺惺的人迷住,他不过是善于“作伪”罢了。只要自己不迷了,就无不可用之才。

        你自以为“望之俨然”(《论语·子张》),但是没人用你,你也必得失业。想要御(支配、控制)天下,必要知己、知人。

        牧牛的无不想叫牛听他的。一个人能自知就能修己。将许多人都变成超人,能用?在我眼中看,都是唱戏的,缺一不可。真懂“人生如戏”,就能御天下。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证明孔子有人生经验,能唬住学生。

        孔子有抱负,但也到处碰壁。周游列国,在陈国遭厄,断了粮食,随从的弟子都饿得起不来。子路有“愠”,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孔子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人和人差不多,不同在修养。性与情合了,乃有成就。

        古人教人,说“人与人都一样”,所以不论是谁,他都能支配。读古书,可以到处得经验与教训。

        做官的看谁都不伟大,他想用你,就在你的立场捧几下,说“兼容并包”,不过美其名罢了。民间团体时常造偶像,当政者并不反对,但是他不相信。

        圣人也不用,齐景公一句“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老夫子只好走了!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