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农药新剂型加工与应用 2版 陈福良 编 农业基础科学专业科技 书店正版图书籍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无著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1
    • ISBN:9784137543646
    • 版权提供:化学工业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农药新剂型加工与应用 第2版

    作  者:陈福良 编
    定  价:128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1日
    页  数:33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22422170

    1.延续经典,囊括目前国内主流剂型及其加工新技术,新颖性、实用性明显。2.在一般基础上,去陈推新,针对性强。3.作者队伍水平高,均为活跃在当前农药制剂加工一线的专家学者。

    第一章 可溶液剂
    1.1 概述 001
    1.1.1 可溶液剂的概念 001
    1.1.2 可溶液剂的特点 002
    1.1.3 可溶液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002
    1.1.4 新型可溶液剂的开发 002
    1.2 可溶液剂的理论基础 003
    1.2.1 溶解作用 003
    1.2.2 增溶作用 009
    1.2.3 助溶剂的助溶作用 012
    1.2.4 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 013
    1.2.5 无机盐的增效作用 016
    1.3 可溶液体制剂的组成及加工工艺 018
    1.3.1 可溶液体制剂的配方组成 018
    1.3.2 可溶液体制剂的加工工艺 022
    1.4 可溶液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023
    1.4.1 外观 023
    1.4.2 有效成分质量分数 023
    1.4.3 pH值 023
    1.4.4 与水互溶性试验 023
    1.4.5 水分的测定 023
    1.4.6 持久起泡性 023
    1.4.7 低温稳定性 024
    1.4.8 热贮稳定性 024
    1.5 可溶液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024
    1.5.1 低温稳定性问题 024
    1.5.2 与水互溶性问题 024
    1.5.3 热贮稳定性问题 025
    参考文献 025
    第二章 悬浮剂
    2.1 概述 026
    2.1.1 悬浮剂的定义 026
    2.1.2 悬浮剂的特点 026
    2.1.3 悬浮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027
    2.1.4 悬浮剂目前存在问题及开发前景 028
    2.2 悬浮分散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030
    2.2.1 固-液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031
    2.2.2 静电稳定理论 032
    2.2.3 空间稳定理论 033
    2.2.4 空缺稳定理论 033
    2.2.5 悬浮体系的流变性能 033
    2.3 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 034
    2.3.1 悬浮剂稳定机理的研究 035
    2.3.2 悬浮剂的沉淀与黏度问题 036
    2.3.3 悬浮剂贮存稳定性 038
    2.3.4 悬浮剂的长期物理稳定性的判断 039
    2.4 悬浮剂技术开发难点 040
    2.4.1 低熔点原药悬浮剂开发 041
    2.4.2 水中溶解度高原药悬浮剂开发 041
    2.4.3 高质量分数悬浮剂开发 041
    2.4.4 制剂膏化 042
    2.4.5 悬浮率控制 043
    2.4.6 加工过程中气泡的消除 044
    2.5 悬浮剂的配方组成 044
    2.5.1 有效成分 045
    2.5.2 分散剂 045
    2.5.3 润湿剂 050
    2.5.4 增稠剂 052
    2.5.5 消泡剂 053
    2.5.6 稳定剂 054
    2.5.7 抗冻剂 054
    2.5.8 pH调节剂 054
    2.5.9 防腐剂 054
    2.5.10 增效剂 054
    2.6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和设备 055
    2.6.1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055
    2.6.2 悬浮剂的加工工艺 056
    2.6.3 悬浮剂的加工设备 056
    2.6.4 研磨介质 057
    2.6.5 高输入能量密度砂磨机 061
    2.7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061
    2.7.1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061
    2.7.2 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方法 063
    2.7.3 悬浮剂制剂的参照标准 065
    2.8 悬浮剂的悬浮体系稳定性及应用性能表征 065
    2.8.1 多重光散射技术表征悬浮体系稳定性 065
    2.8.2 悬浮剂应用性能表征 068
    2.9 悬浮剂的药效及农药有效利用率 071
    2.9.1 悬浮剂药效 071
    2.9.2 悬浮剂的有效利用率 073
    2.10 悬浮剂的典型配方开发实例 074
    2.10.1 悬浮剂配方的确定 074
    2.10.2 悬浮剂试样的制备 076
    2.10.3 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及热贮分解率的测定 076
    2.10.4 配方确定及性能检测 077
    2.11 悬浮剂的安全化生产 078
    2.11.1 原药及助剂的选购使用 078
    2.11.2 悬浮剂的生产装置 078
    2.11.3 污染风险的评估 078
    2.11.4 生产装置的清洁 079
    2.11.5 悬浮剂生产的操作规程 079
    2.11.6 悬浮剂的产品包装 079
    2.12 悬浮剂的商品化品种及其应用 080
    2.12.1 有特点农药新品种的商品化 080
    2.12.2 国外专利到期(或将到期)品种的商品化 080
    2.12.3 高浓度悬浮剂品种的商品化 081
    参考文献 081
    第三章 水分散粒剂
    3.1 概述 084
    3.1.1 水分散粒剂概念 084
    3.1.2 水分散粒剂的特点 085
    3.1.3 水分散粒剂发展概况 087
    3.2 水分散粒剂理论基础 090
    3.2.1 颗粒团聚机制理论 091
    3.2.2 崩解机制理论 093
    3.2.3 分散稳定机制理论 095
    3.3 水分散粒剂的配方组成 099
    3.3.1 分散剂 099
    3.3.2 润湿剂 105
    3.3.3 崩解剂 107
    3.3.4 填料 110
    3.3.5 消泡剂 118
    3.3.6 黏结剂 119
    3.4 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119
    3.4.1 小试试验工艺 119
    3.4.2 配方筛选 119
    3.4.3 配方优化 120
    3.5 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工艺及设备 120
    3.5.1 挤压造粒工艺及设备 121
    3.5.2 流化床造粒工艺及设备 123
    3.5.3 喷雾干燥造粒工艺及设备 124
    3.5.4 其他造粒方式及设备 124
    3.6 水分散粒剂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125
    3.6.1 水分散粒剂质量控制指标 125
    3.6.2 检测方法 125
    参考文献 133
    第四章 干悬浮剂
    4.1 概述 135
    4.1.1 干悬浮剂的定义 135
    4.1.2 干悬浮剂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动态 136
    4.1.3 干悬浮剂的特点 137
    4.2 干悬浮剂加工工艺与配方组成 138
    4.2.1 干悬浮剂的加工工艺 138
    4.2.2 干悬浮剂DF的配方性能要求 139
    4.2.3 干悬浮剂的配方组成 141
    4.2.4 干悬浮剂典型配方 153
    4.3 干悬浮剂的质量控制指标与检测方法 156
    4.3.1 颗粒硬度 157
    4.3.2 崩解性 157
    4.3.3 润湿性 157
    4.3.4 入水分散性 157
    4.3.5 悬浮率 157
    4.3.6 热贮稳定性 157
    4.4 干悬浮剂的研发与工艺设备 158
    4.4.1 干悬浮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158
    4.4.2 干悬浮剂小试配方的研发仪器设备 159
    4.4.3 干悬浮剂的配方研发与评价试验 161
    4.4.4 干悬浮剂研发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64
    4.4.5 干悬浮剂喷雾造粒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70
    4.5 干悬浮剂产品的性能表现与应用推广 178
    4.5.1 干悬浮剂剂型产品的性能表现 178
    4.5.2 干悬浮剂产品的应用与药效表现 180
    4.5.3 干悬浮剂在国内外商品化的品种 182
    4.5.4 干悬浮剂的发展趋势 183
    参考文献 184
    第五章 微囊剂与微球剂
    5.1 概述 185
    5.1.1 缓释剂概念 185
    5.1.2 农药持效期与用药剂量的关系 186
    5.1.3 缓释剂的特点 186
    5.1.4 缓释剂的发展概况 188
    5.1.5 缓释剂的释放机理 189
    5.2 农药缓释剂载体 190
    5.2.1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91
    5.2.2 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93
    5.2.3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94
    5.3 微囊 197
    5.3.1 微囊化技术概念 197
    5.3.2 微囊制备方法 197
    5.3.3 微囊中活性成分的缓释动态 203
    5.3.4 微囊对活性成分包封率的测定 205
    5.3.5 智能控释(stimuli-responsive controlled release)微囊 205
    5.3.6 微流体连续化制备微囊工艺技术 208
    5.4 微球剂 212
    5.4.1 微球剂的概念 212
    5.4.2 微球剂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
    5.4.3 微球剂的分类 215
    5.4.4 微球剂的制备方法 217
    5.4.5 微球剂的缓释机理及研究方法 223
    5.4.6 微球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26
    5.5 吸附性缓释剂 227
    5.5.1 包膜法 227
    5.5.2 浸渍法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六章 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新型农药缓释剂型
    6.1 固体分散技术概况 233
    6.1.1 固体分散技术的概念 233
    6.1.2 固体分散技术原理 234
    6.1.3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分散状态 234
    6.1.4 固体分散技术的特点 235
    6.2 固体分散体及载体的分类 235
    6.2.1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 236
    6.2.2 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 238
    6.2.3 肠溶型固体分散体及载体 239
    6.3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240
    6.3.1 熔融法 240
    6.3.2 溶剂法 240
    6.3.3 溶剂-熔融法 240
    6.3.4 研磨法 241
    6.3.5 喷雾干燥法 241
    6.3.6 复凝聚法 241
    6.3.7 其他新型的固体分散技术 242
    6.4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包埋颗粒剂 243
    6.4.1 包埋颗粒剂与常规颗粒剂的比较 243
    6.4.2 包埋颗粒剂的特点 244
    6.4.3 包埋颗粒剂的配方组成 245
    6.4.4 包埋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46
    6.4.5 包埋颗粒剂的应用实例 248
    6.5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微球剂 249
    6.5.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聚乳酸微球剂 249
    6.5.2 阿维菌素B2壳聚糖微球剂 250
    6.5.3 噻虫胺壳聚糖微球剂 250
    6.5.4 呋虫胺明胶-壳聚糖微球剂 251
    6.6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均一体 252
    6.7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农药新剂型—β-环糊精包合物 253
    参考文献 254
    第七章 药肥颗粒剂及包膜颗粒剂
    7.1 药肥颗粒剂概述 256
    7.1.1 药肥颗粒剂的概念 256
    7.1.2 药肥颗粒剂的特点 257
    7.1.3 药肥颗粒剂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59
    7.2 药肥颗粒剂的配方组成 264
    7.2.1 药肥颗粒剂农药成分 264
    7.2.2 药肥颗粒剂肥料成分 266
    7.2.3 药肥颗粒剂助剂 267
    7.3 药肥颗粒剂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268
    7.3.1 掺混药肥加工工艺及设备 268
    7.3.2 药肥挤压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 269
    7.3.3 药肥团粒法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 271
    7.3.4 药肥高塔造粒加工工艺及设备 272
    7.4 药肥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273
    7.4.1 外观 273
    7.4.2 农药质量分数 273
    7.4.3 总养分质量分数 274
    7.4.4 氯离子质量分数 275
    7.4.5 缩二脲质量分数 275
    7.4.6 水分 275
    7.4.7 pH值 276
    7.4.8 脱落率 276
    7.4.9 粒径范围 276
    7.4.10 热贮稳定性 276
    7.5 药肥颗粒剂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 276
    7.5.1 农药与肥料兼容性问题 276
    7.5.2 农药的添加环节及添加方式 276
    7.5.3 肥料、农药品种选择与作物营养需求、防治靶标发生规律匹配性 277
    7.5.4 肥料、农药释放规律与作物营养需求、防治靶标发生规律匹配性 277
    7.6 商品化的药肥颗粒剂品种及应用 278
    7.6.1 大药肥 278
    7.6.2 特种药肥 279
    7.7 控释包膜颗粒剂 279
    7.7.1 控释包膜颗粒剂概念 279
    7.7.2 控释包膜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280
    7.7.3 控释包膜颗粒剂制备工艺 281
    参考文献 282
    第八章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技术
    8.1 植保无人飞机发展概况 284
    8.1.1 国外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情况 284
    8.1.2 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情况 285
    8.2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设备和技术 287
    8.2.1 飞行器 287
    8.2.2 飞控系统 289
    8.2.3 喷雾系统 289
    8.2.4 施药技术参数 290
    8.3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药剂选择 291
    8.3.1 农药雾滴杀伤半径和防效关系 292
    8.3.2 适合植保无人飞机喷雾的剂型选择 294
    8.3.3 植保无人飞机撒施颗粒剂技术 294
    8.4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助剂应用 296
    8.4.1 助剂在航空喷雾中的作用 296
    8.4.2 航空喷雾助剂的评价方法 297
    参考文献 300
    第九章 农药制剂智能生产
    9.1 概述 302
    9.1.1 智能制造概念简述 302
    9.1.2 我国农药制剂生产现状 304
    9.1.3 农药制剂智能生产解决方案 305
    9.2 智能工厂设计 307
    9.2.1 智能工厂设计原则 307
    9.2.2 农药制剂智能工厂设计及实践 309
    9.3 各种农药制剂智能生产条件 311
    9.3.1 液体制剂智能生产条件 311
    9.3.2 固体制剂智能生产条件 312
    9.3.3 农药制剂智能分装条件 313
    9.4 农药制剂智能管理 314
    9.4.1 农药制剂生产现场管理 314
    9.4.2 农药制剂生产智能化管理 318
    参考文献 318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在概述农药剂型的概念、组成及配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各种主流剂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技术控制指标和测定方法,及其在农药加工中的应用技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微乳剂、水乳剂及省力化剂型等内容,增加了可溶液剂、干悬浮剂、包埋颗粒剂、药肥颗粒剂、无人机施药技术及农药智能制造等内容,修订更新了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微囊剂及微球剂等部分内容,全面准确反映当前农药制剂领域的近期新进展与前沿技术。本书既有剂型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可供农药科研人员及企业农药制剂研发人员参考,也可供农业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阅读。

    陈福良 编

    陈福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博导,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年以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从事农药制剂研究。主要从事农药制剂、农药生物测定和农药助剂应用研究。主持或参加了多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课题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财政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课题。在农药制剂开发方面,主持或承担了数十个农药新制剂的品种研制,特别是研制了数十个农药混剂或单剂微乳剂制剂,其中有7个单剂制剂为国内外首创的微乳剂品种,对农药微乳剂的物理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与数十家企业开展合作,已有十几个农药制剂品种在企业形成产业化。另外,......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