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图书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 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民国史历史类书历史书籍 社科文献出版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王建朗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建朗著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装帧:套装
    • ISBN:9788524169050
    • 版权提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档案文献史料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学术潮流的衍变,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凭借其在学界的巨大号召力与资源,组织两岸学者共同编写中国近代史,书稿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本书为民国卷,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史,下册为专题史,涉及时段为1840-1911年。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王建朗,男,1956年11月15日生,江苏姜埝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秘书长。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聘为研究员。2006年获享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评为二级研究员。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专业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

    黄克武(Huang Ko-wu),男,出生于1957年,台湾中生代中国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


    序 一【王建朗】

    序 二【黄克武】

    D一章 辛亥革命:“低烈度”与大业绩

    一 大风暴的偶然与*然

    二 革命的情势与理性的革命

    三 革命的世界性和现代性

    第二章 北洋政治的“乱”与“治”

    一 制度建构:根本法的炮制与“法统”之争

    二 取舍变化:国会及政党的建构与解构

    三 重心失却:北洋军政体系的解构与重建

    四 分合诉求:地方与中央的治权之争

    第三章 北洋外交的成败

    一 北洋时期的外交

    二 北洋政府修约交涉与成果

    第四章 训政框架下的国民政府

    一 训政体制的建立

    二 中央制度的演变

    三 党政关系的发展

    四 从训政到宪政

    第五章 国民党的派系与内争

    一 国民党派系的结构特点

    二 北伐前国民党的地域性

    三 党治与派系:继承权的正统之争

    四 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角逐

    五 派系党化:蒋介石领袖地位的巩固

    第六章 国民革命军的制度与战力

    一 黄埔建军

    二 军队政治工作

    三 *高统帅

    四 *级军官

    五 中下级军官

    六 士兵

    七 情报

    八 部队训练

    九 武器装备与后勤补给

    第七章 革命的底层动员: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动员·参与机制

    一 群众的号召与动员

    二 政治生态环境

    三 农运讲习所与特派员机制

    四 乡土社会的多元分化与农运的复杂面相

    五 血缘与地缘:阻力亦助力

    六 乡村权势争夺与斗争性动员

    七 从“运动”群众到群众“运动”

    第八章 中国苏维埃革命的源流

    一 地权的悖论

    二 公田问题

    三 农民负担与农民生活

    四 革命源流的可能解说

    第九章 国共分合的背景、经过与原因

    一 国共分合的背景

    二 早期国民革命的成功之道

    三 中共阶级革命的严重挫折

    四 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再度较量

    五 战后国共命运转换的内外因素

    六 国共分合的内外动因与结局

    第十章 战前蒋介石与中共、日本之间的三角关系

    一 从友变敌

    二 抚日

    三 联共反日

    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与中国的局部抗战

    二 日本扩大侵略与中国的全面抗战

    三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融合

    四 战后审判及战后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章 战时外交:从苦撑待变到大国擘画

    一 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 反轴心国政策的明晰与推动美英援华制日

    三 大国地位的争取与确立

    四 战后版图的构想与实践

    第十三章 汪精卫政权登场与落幕

    一 恶邻入侵制造异形组织

    二 抗战洪潮中的暗涛

    三 汪精卫逆流而行

    四 陷“都”重见“国民政府”

    五 汪记政权坐困愁城

    六 树倒猢狲散

    第十四章 国民党统治的衰颓

    一 “行宪”引发的政治乱局

    二 币改造成的经济崩溃

    三 决定性的淮海(徐蚌)会战

    第十五章 国民党大陆统治的瓦解及其退台

    一 国民党失去大陆的缘由

    二 黄金与重要文物迁台

    三 撤退来台及重起炉灶

    第十六章 善后大借款析论:民国财政的奠基与民族主义的激荡

    一 借款为立国之本

    二 突破网罗的中外攻防

    三 现实困境与历史记忆的叠合

    四 民族情绪之挑起

    五 各有所得的赛局

    第十七章 从银元到法币:民国币制演进

    一 银元时代的降临:废两改元

    二 白银危机与法币制度的建立

    三 法币盛极而衰终至崩溃

    四 法币制度的历史地位

    第十八章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变迁:以官商互动为中心

    一 晚清近代银行业的兴起

    二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银行业的发展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行业的新动向

    四 抗战时期及战后银行业的国家资本化

    第十九章 阶级和职业:1930—1940年代上海银行界的政治和经济动态

    一 上海银行界研究概论

    二 1930年代上海银行业职员阶级的形成

    三 1930年代上海的投机风气与社会问题

    四 上海银行职员的舞弊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 中国共产党对上海银行界的统战

    六 1949年后国民党对在港上海银行家的控制

    七 国共之争中的上海银行界

    第二十章 官僚资本与“官办商行”

    一 “官僚资本”溯源

    二 官僚资本的发生和发展

    三 官僚资本成为众矢之的

    四 国家资本抑或官僚资本

    五 “官办商行”的个案研究

    六 “官办商行”的特点

    七 官僚资本研究概论

    第二十一章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考察

    一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

    二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议题

    三 南京政府十年中美经济关系之评析

    第二十二章 党国体制肇建与商民运动之兴衰

    一 国民党改组与商民运动的发起

    二 商民运动与国共势力的竞争

    三 商民运动的发展及其内部问题

    四 商民协会被取消与商民运动的中止

    第二十三章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一 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 乡村建设运动的内容及成效

    三 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评价

    第二十四章 寻找富强之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观察

    一 近代中国教育的演进

    二 传统与西潮:清朝末年的新教育

    三 启蒙与救亡:民国初年的新思潮

    四 控制与建设:抗战前的党化教育

    五 坚持与对抗:战时教育及其争论

    第二十五章 由“学战”到“思想战”:民国时期的思想与学术

    一 由“学战”到“思想战”:“思想界”具有的象征意义

    二 书局·报章与大学:思想学术的载体

    三 游走于新式传播媒介:读书人的“生意经”

    四 政治·思想·学术

    五 民国思想与学术流变之余论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