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书店正版]世界(20世纪的道别1950-2000)(英)简莫里斯出版社用半个世纪的行走书写了一篇篇令人心醉神迷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简·莫里斯著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简·莫里斯著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1
    • 页数:705
    • ISBN:9786562300619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 商品名称 世界(20世纪的道别1950-2000)
    • 作者 (英)简·莫里斯
    • 责编 蔡欣
    • 译者 方军//吕静莲
    • 定价 99.00
    • ISBN号 9787521747751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版印次 1版 1次
    • 开本 32开
    • 装帧 平装
    • 页数 705
    • 出版时间 2023-01
    • 印刷时间 2023-01

    英国国宝级作家、历史学家简·莫里斯通过自己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全球历程,用半个世纪的行走,书写了一篇篇令人心醉神迷的文化随笔。

    五十年的风云变幻,莫里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从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到艾希曼审判和柏林墙的倒塌,再到香港的回归。

    五十年的生命历程,莫里斯从“他”到“她”,从新闻记者到文学作家,在双重身份变换间,她始终敏感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旅途虽匆匆一过,她却用历史学家的目光透过当下联系到过去,想象到未来。纷扰不断的中东、混乱的加勒比、冷战中的苏联、分裂的南非、逐渐褪去帝国光环的英国、流动的欧洲……在历史的变革中,她捕捉到世界剧变的20世纪下半叶中那些决定性的细节。

    漫游之梦——代中文版序

    序言:这是事实吗?

    20世纪50年代

     1 珠穆朗玛峰1953年

     2 一个温和的共和国:美国

     3 麻烦的国度:中东

     4 南非白与黑

     5 天堂的混乱:加勒比

     6 欧洲:战争结束之后

     7 东方:远东

     8 威尼斯1959

    20世纪60年代

     9 艾希曼的审判

     10 冷战

     11 南美颤栗

     12 牛津

     13 澳大利亚

     14 一个新非洲

     15 曼哈顿

    20世纪70年代

     16 快乐之地

     17 前英国领地

     18 卡萨布兰卡:变性

     19 伦敦1975

     20 光荣之后:美国

     21 南非黑与白

    20世纪80年代

     22 充满渴望的心血来潮:虚幻之所

     23 悉尼1983

     24 噢,加拿大!

     25 中国在那儿

     26 维也纳

     27 “Y Wladfa”:另一个威尔士

     28 柏林1989

    20世纪90年代

     29 欧洲的流动匈牙利

     30 美国的光与影

     31 悉尼1995

     32 香港:终结

    结语:满足一个长期被需要的需求

    简·莫里斯(Jan Morris,1926-2020),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记者。生于威尔土,原名詹姆士·莫里斯(男),参加过二战,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53年,他随英国探险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独家报道了这一消息,轰动世界。她直面过切·格瓦拉,亲眼见证并报道了苏伊士危机,在耶路撒冷发回审判艾希曼的报道……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她的身影。

    1972年,她接受了变性手术,从“他”变成了“她”,变性之后依旧与妻子生活在一起,开始专注于旅行与写作。她游遍全球写下关于悉尼、威尼斯、中国香港、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游记与散文,著作超过40部,包括旅行文学、历史与小说等。莫里斯惯于将其广博的历史知识与深沉的思考融入叙事之中,创造出一种过往与今世、梦境与现实、精神与世俗相纠缠的独特文学空间。

    她是英国皇家文学院成员,曾获得英国金笔奖与爱德华·斯坦福旅游写作杰出贡献奖。2008年1月,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1 珠穆朗玛峰1953年

    我的职业生涯的确是从一次帝国的英勇探险开始的。1953年5月29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首度被人类征服。登顶者是约翰·亨特爵士带领的英国探险队,其中包括两名新西兰登山者、一个来自珠峰脚下的著名的夏尔巴山地人,还有一队夏尔巴高海拔挑夫。我代表《泰晤士报》和他们一同前往,作为探险队的唯一记者这一经历给我带来了一次重要的独家报道(我们当时说“狠舀了一勺”)。登顶珠峰是英帝国这类成就中的最后一项,其辉煌因为一个巧合而格外瞩目:我的报道在1953年6月2日于伦敦刊发,这一天恰好是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礼的日子——当时人们天真地以为,这标志着一个新的伊丽莎白时代的开始。

    5月30日下午,我和亨特以及大多数登山队员一起待在海拔2.2万英尺1的西库姆冰斗(Western Cwm),等待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登顶的消息。我们还不知道他们是否已经成功。

    我冲出帐篷门,看到从500码1内一个小山沟里冒出四个精疲力竭、穿着防风服的身影。我们同时跳出营地,爬上山坡,靴子陷在柔软的雪地里不停地打滑,亨特戴着防雪盲的大墨镜,格里高利的帽子上顶着个摇摇摆摆的小羊毛球,鲍迪伦的衣服外面系着带子,伊万斯像美国码头工人一样把帽檐往上翻。我们疯狂地跑过去,在雪地上滑行,那些夏尔巴人也从他们的帐篷里冒出来,兴奋地跟着我们跑。

    我不太看得清楚归来的登山者,因为奔跑时的呼气模糊了护目镜,我只能透过厚厚的雾气往前看。他们机械地、步履艰难地走下来,我们奔上去,因为期待而浑身颤抖。很快,我就因为雾气而看不到任何东西了,于是我把护目镜从鼻梁上推上去。就在我从雪光造成的突然眩晕中恢复过来时,我看到了乔治·罗领着这群人走下山来。他一边走,一边举起手臂挥舞!那是祝贺的手势!珠峰已经被征服了!希拉里疲惫地挥舞冰斧表明胜利,丹增突然朝一侧打滑,他稳住脚步,朝我们露出洁白的牙齿,灿烂的微笑。从峰顶归来的勇士走到我们中间,人们同他们握手,拥抱,大笑,微笑,叫喊,拍照,再次大笑,再次叫喊,直到喧闹和喜悦在整个西库姆冰斗传开,让那些跟着我们爬上山的夏尔巴人也在期待中大笑起来。

    丹增靠近时,夏尔巴人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前,祝贺他。他如谦逊的王子般接受祝贺。有些人向前低下头,似乎在祈祷。有些人和他轻轻地、优雅地握手,手指几乎没有触碰到。一个脑后盘着乌黑辫子的老挑夫郑重其事地弯腰,用额头触碰丹增的手。

    我们走进穹形的大帐篷,在登顶小组周围坐下来,问他们各种问题,我们仍然笑着,仍然不能相信这个事实。珠峰被征服了,这两个坐在我们面前旧箱子上的凡人站上了珠峰的顶点,地球上最高的地方!并且,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天仍然是炫目的明亮——雪如此白,天如此蓝,空气中仍然激荡着兴奋。尽管我们充满期待,但不知为何这个消息仍然是这般美妙的惊奇——那一刻的冲击波一定仍然盘桓在西库姆冰斗,如此强有力,如此荣耀地充满欢乐。

    国际媒体在这个消息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我当晚就匆匆下山,使用了一些狡猾的手段,将自己关于登顶珠峰的第一篇报道发出。两天后,我和夏尔巴助手们一同离开珠峰,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是否争取到了独家,也不知道新闻是否被人中途截取,故事是否被某个甚至比我还更加肆无忌惮的竞争者剽窃。

    6月1日傍晚。空气清凉而芬芳。松树再一次出现在我们周围,还有繁茂的树叶,涨水的杜江(Dudh Khosi)的喧器声在我们耳中轰响。

    这条河西岸有一个名叫班卡(Benkar)的夏尔巴村庄。走到这儿时暮色降临,我们停下来过夜。在房屋之间一片小小的方形空地上,索南搭起我的帐篷,我支起收音机天线。那些夏尔巴人,以其通常的方式,莽莽撞撞地走进周围的房子,在楼上房间的稻草、炉火和土豆之间安下身来。很快就有烤肉与茶的香味飘出。当我坐在帐篷外面沉思的时候,只有几个顽童漠然地站在我前面,而索南突然出现,带来一大盘瘦骨嶙峋的小鸡、一大杯青稞酒(一种含酒精的麦片粥)、一碗茶、一份巧克力和薄煎饼。

    我的新闻送得有多远了?我一边吃饭一边想着这事儿。它已经插上翅膀从加德满都向英国飞去,还是仍然在喜马拉雅山麓上沉重地走着?明天,6月2日,会既是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日,又是珠穆朗玛日吗?或者,登顶的消息随后就会传到英国,如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钟声最后一次辉煌地奏响吗?没有办法知道,我独处于一片空旷中;鸡肉很硬,顽童令人身心俱疲。我上床了。

    P2-5

    一部纪实文学版的《从黎明到衰落》,展现20世纪下半叶的全球图景,捕捉历史剧变中的决定性细节。唯有读懂20世纪的道别,才能深刻理解当下和未来。

    作为旅人,简·莫里斯行走世界,记录下一个个地方和一个个人物的永恒瞬间:中东,加勒比地区,远东,欧洲;南美,澳大利亚,非洲,美国;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

    简·莫里斯集大成之作,一本书读完她的五十年游历,中文读者期待已久的经典再版。

    《旧金山纪事报》2003年年度好书之一。

    我们读到世界,我们读到自己,我们读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莫里斯的书写内容。

    ——林达

    莫里斯以一种诗意的优雅和精神层面的洞察力来评论世界事务,这是非常罕见的。

    ——《先驱报》

    每个读书人都会珍视简·莫里斯。50多年来,她悄然走遍全球,常在城市里韭足思考。这些所见所思落笔成文……她观察精微、才思敏捷……莫里斯会比她写作的主题更永恒。

    ——《华盛顿邮报》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