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陈兴良刑法学 教义刑法学 三版3版 陈兴良 刑法方法论 刑法教义基本原理 犯罪论体系 归责论竞合论 构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陈兴良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兴良著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9431272443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书名:教义刑法学(第三版)
    书号:9787300248752
    定价:198.00
    作者/编者:陈兴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目录

    第1章 刑法方法论
    一、立法论的思考与司法论的思考
    二、体系性的思考与问题性的思考
    三、类型性的思考与个别性的思考
    第2章 罪刑法定主义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价值蕴含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中国命运
    第3章 行为论
    一、行为论概述
    二、行为的理论
    三、行为的构造
    第4章 犯罪论体系
    一、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
    二、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
    三、犯罪成立条件的逻辑关系
    第5章 构成要件论
    一、构成要件概述
    二、构成要件的性质
    三、构成要件的类型
    第6章 实行行为论
    一、实行行为概述
    二、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
    三、原因上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
    四、过失的实行行为
    第7章 不作为论
    一、不作为概述
    二、作为义务
    三、不作为的类型
    第8章 客观归责论
    一、从归因到归责
    二、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
    三、客观归责的基本规则
    第9章 违法性论
    一、违法性概述
    二、客观违法性与主观违法性
    三、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四、可罚的违法性
    第10章 违法阻却论
    一、违法阻却概述
    二、法定的违法阻却事由
    三、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
    第11章 有责性论
    一、有责性概述
    二、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
    三、行为责任论、性格责任论与人格责任论
    四、心理责任论、规范责任论与实质责任论
    第12章 故意论
    一、故意概述
    二、故意的构造
    三、明知
    四、意欲
    五、构成要件错误
    第13章 过失论
    一、过失概述
    二、过失的构造
    三、疏忽
    四、轻率
    五、监督过失
    第14章 违法性认识论
    一、违法性认识与构成要件认识的区分
    二、违法性认识之违法性的界定
    三、违法性认识必要说与不要说之争
    四、违法性认识的体系性地位
    第15章 期待可能性论
    一、期待可能性的学说史
    二、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
    三、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
    第16章 未遂犯论
    一、未遂犯概述
    二、着手
    三、未得逞
    四、意志以外的原因
    五、不能犯
    第17章 共犯论
    一、共犯与正犯的区分
    二、共犯与正犯的关系
    三、共犯的处罚根据
    四、共犯的司法认定
    第18章 竞合论
    一、从罪数论到竞合论
    二、法条竞合
    三、想象竞合
    四、实质竞合
    附录Ⅰ参阅书目
    附录Ⅱ案例索引
    附录Ⅲ名词索引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采用教义学方法对犯罪体系中的重要主题进行研究的作品,也是陈兴良教授以刑法教义学为号召的一部作品,其对于在刑法中采用教义学的研究方法的倡导之意昭然若揭。陈兴良教授就在本书中,以教义或曰信条(Dogma)为核心意念,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为逻辑框架,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在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上,体系性地叙述了刑法教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展示了以教义学为内容的刑法学的学术魅力。

    作者简介

    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1977年12月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1981年12月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博士研究生,1987年12月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4年至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他先后任助教(1985年)、讲师(1987年)、副教授(1989年)、教授(1993年)、博士生导师(1994年)。

    199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3]并担任*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和*人民检察院*咨询委员会委员。

    现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等职。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