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平装)厉以宁经济日报出版社经济改革战略研究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厉以宁著
    •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厉以宁著
    •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ISBN:9786089027417
    • 版权提供:经济日报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 出版社: 
    • ISBN:9787802575134
    • 版次:2
    • 定价:38.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开
    • 出版时间:2013-05-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01
    • 字数:175000
    •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精辟的理论阐述,并就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内容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毫无过时之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

    第一节 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提出

    一、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改革实践提出的课题

    二、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现实性:对经济改革周期性变动的思考

    三、经济改革战略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

    一、起点模式的研究

    二、目标模式的研究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

    一、过渡模式的含义

    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

    三、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

    四、对过渡模式的理论概括

    第四节 经济改革的利益机制

    一、经济利益机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二、运用利益机制的主要原则

    第五节 经济改革的实施问题

    一、经济改革的彻底性与渐进性的统一

    二、总体目标的确定与阶段目标的分解

     

    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

    第一节 企业改革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对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的认识

    二、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治理通货膨胀

    第二节 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

    一、正确对待战后初期日本价格改革的经验

    二、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

    三、价格放开的环境及其与企业改革的关系

    第三节 企业改革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

    一、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

    第一节 企业承包制的过渡性质

    一、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

    二、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

    第二节 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

    一、公有制的界定

    二、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六个途径

    三、多种类型的股票交易和股票市场

    第三节 本企业职工入股与股份合作制企业

    一、关于本企业职工人股的合作经济性质

    二、资产存量债权化或资产存量租赁制与股份合作经济

    第四节 企业基金会与企业基金股

    一、企业股——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二、企业基金会持股的可行性

     

    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二、近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中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

    一、资源配置的中心问题——效率与公平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五章 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

    第一节 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分析

    一、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企业结构重组

    二、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企业重组

    三、企业集团是较高层次企业联合体的特称

    第二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与内部结构

    二、企业集团的分类

    二、企业集团的产生途径

    四、企业集团的经济功能

    五、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第三节 国家对企业集团的导向与政策

    一、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导向

    二、关于扶持企业集团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

    第一节 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的对策选择

    一、市场疲软的结构性

    二、若干治理市场疲软的对策的分析

    三、启动资金投入科技开发领域的作用

    第二节 把科技开发与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结合起来

    一、重视投入科技的资金的使用

    二、持续的市场繁荣有赖于科技开发投资的不断增加

    三、增加科技投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结构

     

    第七章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

    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的新变化

    一、与农村分离的工业化进程

    二、农村工业化目标的确定

    第二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二、结构转换的选择

    三、农村工业部门的成长

    第三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

    一、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关系

    二、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的关系

    三、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性考察

    第四节 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

    一、推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

    二、促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协调

    三、协调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关系的对策

    四、协调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关系的对策

     

    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

    第一节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

    一、两类经济非均衡

    二、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的局限性

    三、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的局限性

    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内容以及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二、计划工作的三项主要内容

    三、提高计划配额水平的必要性

    四、市场疲软条件下的计划配额

    五、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动态考察

    六、间接的计划调节与直接的计划调节

    七、两条警戒线与间接调节、直接调节的关系

    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三、经济改革战略的含义

    战略一词的本意是基于战争全局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筹划和指导。战争的胜败首先取决于战略是否正确。战略左右战争全局,与从局部出发的战术相比,它居于更重要的位置。我国经济学界较为普遍运用战略这个概念,仅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并且主要是在经济发展学研究领域。

    同样,经济改革也有其战略问题。经济改革的战略是研究改革的国情基础、改革的奋斗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方法和部署。基于上述认识,经济改革战略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1)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即“改革初始位置在哪里”,“改革方向是什么”等问题;

    (2)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即改革的途径与方法问题;

    (3)经济改革的利益机制,这是研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以及有关操作技术的问题。

    三个层次的经济改革战略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的深度上是递进的。确定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是选取改革的过渡模式的前提;过渡模式是从起点走向目标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最后,在改革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改革是否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取决于利益机制的运用,取决于是否采取尽量减少利益摩擦引起的阻力的操作方式。而在这些改革进程与方式的选取上,又应当充分考虑到起点、模式,即中国的基本国情,并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始终对准改革的目标。

    这是一个改革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是从新的角度去研究改革理论和考察改革实践的尝试,是一种刚刚开始的艰难而有益的探索。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

    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我们原来站在什么起点上?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终点?这就是所谓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问题。这是一个“定位”和“定向”的问题。定位是确定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定向是确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举例可能会有助于说明这两个模式的含义: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传统的经济体制,二是在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失去主导地位和新经济体制成长条件下的双轨经济体制,三是新的经济体制。①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这段时间的经济体制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称为双轨经济体制,目前我们正处在双轨经济体制之下。新的经济体制则是我们力求通过改革,在摆脱了双轨经济体制之后要建立的那种经济体制。在上述的这三种经济体制中,第一种是起点模式,第三种至今仍是目标模式,第二种则是从起点向目标转换的过渡模式。

    一、起点模式的研究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运行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或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直接规定着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的活动以及众多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有时还规定了个人的就业和某些消费品的分配。为了贯彻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设置了一整套行政机构,在纵横两个方面交错地管理着经济的运行:在纵的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按产业的划分建立了各个部门的管理机构;在横的方面,按地区划分建立了各级地区的管理机构。企业则分别隶属于各级行政机构。在这种经济运行机制下,经济的运行呆滞,失去了灵活性,效率低下,产品的严重短缺与大量积压并存,人民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以指令性方式分配资源成为经济中资源分配的基本方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市场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由于否定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否认企业应当拥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抹煞企业的自身利益,限制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在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极其不合理的分配,而且资源的浪费、破坏也非常惊人;在低层次的资源配置方面,企业没有合理使用资源的积极性,也没有这种可能性,所以生产效率低下,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很低。因此,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资源配置从不合理趋向合理的必要前提。

    关于起点模式的研究,说明了传统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绝非靠对传统体制进行修修补补所能解决,而必须对之进行彻底的改革。正是出于对起点模式的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才被人们所接受。从改革战略的角度看,这是中国全部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与理论的立足依据和战略基础。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的传统体制与理论上的计划经济模式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当初我国虽然移植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但由于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大国,因此即使在高度集中时,我国中央统一计划产品的覆盖率也远远低于苏联和东欧各国。又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二元结构并存:一方面,大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小生产仍然大量存在,这就成为商品经济在乡镇经济的小生产中能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起点模式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实行改革的初期,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缺陷仅被认为主要是经济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这是因为,人们已看到传统的计划体制所导致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现象,尝到人民生活长期被压抑在很低水平的苦果,以及看到对传统模式中那些特别僵死的部分所做的初步修正,尤其是农村实行大包干所产生的明显收益。但在经济理论论坛上,传统的计划体制被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论点仍占主导地位。有些同志认为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的经济现实,只是经济管理秩序被“四人帮”搞乱了,一旦消除了他们的恶劣影响,中国经济就可以在原有体制下迅速发展;还有些同志认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有效率的,只要加以完善,克服其缺陷,就可以继续沿袭。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彻底改革传统经济体制的主张终于被绝大多数人所认识,成为改革理论论坛上的主流。

    二、目标模式的研究

    在改革战略研究的问题上堪与起点模式的研究相媲美的是在对于改革目标模式研究上的突破性进展。其代表性的标志是于1984年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明确肯定了我国经济改革在运行机制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为此,就需要使企业真正具有活力;需要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即不但要建立商品市场,还要建立资金、外汇、技术及劳务市场;建立以问接控制为主的宏观调控机制。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和计划一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逐步明朗化,是改革的推进和理论界多年探索的结果。

    在集权与分权关系的研究中,也有理论上的突破。在这方面,不仅有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等处理国家与企业关系的理论,而且有从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并从适应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大国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其中有侧重从事权、财权或产权方面提出的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还有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角度提出的规范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的看法。人们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认识到,在改革中要打破中央统收统支、包揽投资分配、吃大锅饭的局面,让地方、企业都活起来,使他们在公有制主体和宏观计划指导下,有权有钱搞建设、搞投资、搞收益,这比由中央集权、国家大包大揽要好。实践证明,改革高度集中的传统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企业两个积极性,是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正确选择。

    值得深思的是,理论上的反复、实践中的挫折,都与目标模式本身的研究的不彻底性、不完善性以及缺少操作性是有关系的。至今我们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还没有找到如何更好地结合的形式,在政企分开、两权分离问题上也没有找到既符合实践、又顺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操作方式,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上也没有找到如何真正能够调动地方积极性,又有利于宏观控制的事权、财权和产权界定形式。目标模式研究中的这些问题,除了有待于实践提供出更丰富的养料之外,从经济改革战略的角度加以探索,肯定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

    一、过渡模式的含义

    经济改革在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即确定目标模式之后,如何实现从起点到目标的过渡,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改革的过渡模式问题,包括了实现从传统体制向新的体制过渡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它是改革战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

    过渡模式的研究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与起点模式、目标模式的研究范围在很多方面又是相同的,如市场、企业、宏观控制等方面过渡的体制状态。但是,过渡模式有其既不同于起点模式,又不同于目标模式的研究对象。起点模式和目标模式,是改革前后两端的体制状态,对起点模式和目标模式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过渡模式则是新旧体制之间的改革过程,对过渡模式的研究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分析。

    在过渡模式的探讨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例如,在体制模式的转换上,存在着是采取“一揽子”方式还是采取“渐进”方式两种意见;在经济改革的“主线”问题上,有着“企业改革主线论”和“价格改革主线论”的不同;在经济改革的条件上,有人主张应先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有人则认为不可能在旧体制下创造出适宜于改革的宽松环境而后再改革,更有人认为,假定经济环境已经宽松了,那又何必改革呢?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转轨,二是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从对这两个方面改革的过渡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改革过渡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

    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起步的。在改革采取逐步推进的情况下,已经走上了“双轨运行”或“混合运行”的模式。不仅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如此,而且往往在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中,在同一种产品的价格形成中都是由双轨运行机制或混合运行机制调节的。双轨体制形成的客观必然性在于旧经济体制只可能逐步退场,新经济体制也只可能逐步建立,新旧体制的交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体制模式的转换中,利用双轨价格的逐渐消长,可以推动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并避免改革中的大的震动。但由于两种运行规则或机制的混杂,会使经济生活发生摩擦,宏观的经济调节和管理要比传统体制之下困难和复杂得多。这时,由于直接行政协调的削弱和市场协调的不完善而带来的种种矛盾,会使人们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是到此为止还是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的两难选择。但经济生活中的积弊最终要靠改革加以消除,改革中的困难也要靠后续改革来克服。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采用并强化直接的行政控制手段时,也不要忘记这是在为向间接的宏观控制手段为主的过渡创造必要的条件。运用并强化直接的行政控制手段,只是临时性的措施,其任务是为改革的继续前进作准备。

    三、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作为实行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具体形式,在我国已经推广。承包制在经济改革中被各个方面利益主体接受,是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的。可以说,它是新旧体制因素矛盾冲突和力量对比在某种意义上进人了“相持阶段”的产物。一方面,计划一市场相结合的改革和竞争的出现使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造对于国家和企业都成为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格局下,企业改革的其他方案因受到旧的利益格局的支配而难以出台,即使出台也会由于旧体制因素决定的经济环境的约束而具有较大的风险。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承包制应运而生。承包制被认为是在保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改善企业经营机制的“权宜之策”,它既没有与传统的产权体制决裂,没有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又能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承包合同划清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减少经常性的行政干预,使承包企业具有一定的经营决策权,从而能激发企业的活力,有限地达到某些改革目标。企业无权处理企业的资产,不可能对国有资产的损益负责,也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处置承包企业用自有资金扩大投资的资产增量归属上陷入两难;软的预算约束和行政干预的存在使得企业在承包基数、递增率和价格、信贷、补贴等方面主要靠同国家的讨价还价来兑现利益;企业承包预期受制于承包期的长短,这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必然微弱。完善承包制是必要的,但承包制的上述缺陷难以通过完善承包制本身获得解决。从承包制的上述缺陷可以看出它本身的过渡性质。①

    假定我们动态地考察这个问题,那么还应当了解到,承包制不仅没有足够的能量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反而可能使旧体制因素在新形式下稳固化。从新旧体制此长彼消的必然趋势与进程来看,这种过渡性质会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而日益显露出来。承包制本质上体现着旧体制模式的消极面。当然,指出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否定它在现实经济体制状态下的合理性,只是从逻辑上证明它不会成为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