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正版 缁门警训29 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星云大师总监修 白话文简体原文全注全译哲学宗教 东方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译者:张学智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译者:张学智著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ISBN:9787079193275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中心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缁门警训/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博库网开本:32开
    作者:译者:张学智页数:
    定价:55出版时间:2018-08-01
    ISBN号:9787506086110 印刷时间:2018-08-01
    出版社:东方版次:1
    商品类型:图书印次:1
    目录:
    题解
    经典 
    1明教嵩禅师尊僧篇 
    2孤山圆法师示学徒
    3孤山圆法师勉学 
    4长芦慈觉赜禅师坐禅仪 
    5长芦慈觉禅师自警文
    6蓝谷信法师释难文 
    7姑苏景德寺云法师务学十门并序 
    8右街宁僧录勉通外学
    9周京师大中兴寺道安法师遗诫九章(节选)
    10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
    11永明智觉寿禅师垂诫 
    12永明智觉寿禅师八溢圣解脱门 
    13大智照律师舍缘铭 
    14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 
    15右街宁僧录三教总论  
    16右街宁僧录传禅观法 
    17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 
    18宣律师诫观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 
    19桐江瑛法师观心铭 
    20终南山宣律师宾主序 
    21东山演禅师送徒弟行脚 
    22石屋珲禅师结制小参  
    23中峰和尚诫闲 
    24黄龙死心新禅师小参  
    25褒禅山慧空禅院轮藏记 
    26慈照聪禅师住襄州石门请查待制为撰僧堂记 
    27司马温公解禅偈 
    28仰山饭 
    29白侍郎六赞偈并序 
    30徐学老劝童行勤学文  
    31月窟清禅师训童行 
    32月林观和尚体道铭 
    33慈受深禅师小参 
    34汾州大达无业国师上堂 
    35雪窦明觉禅师壁间遗文石刻 
    36保宁勇禅师示看经  
    37大智照律师释门登科记序 
    38陈提刑贵谦答真侍郎德秀书 
    39唐禅月大师座右铭并序 
    40佛鉴懃和尚与佛果勤和尚书 
    41隋高祖文皇帝敕文  
    42觉范洪禅师送僧乞食序 
    43自保铭  
    44上竺佛光照法师示小师正吾 
    45圭峰禅师示学徒委曲 
    46商太宰问孔子圣人  
    47抚州永安禅院新建法堂记  
    48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 
    49颜侍郎答云行人书 
    50黄檗禅师示众 
    51开善密庵谦禅师答陈知丞书 
    52汉显宗开佛化法本内传 
    源流 
    解说 题解
    经典 
    1明教嵩禅师尊僧篇 
    2孤山圆法师示学徒
    3孤山圆法师勉学 
    4长芦慈觉赜禅师坐禅仪 
    5长芦慈觉禅师自警文
    6蓝谷信法师释难文 
    7姑苏景德寺云法师务学十门并序 
    8右街宁僧录勉通外学
    9周京师大中兴寺道安法师遗诫九章(节选)
    10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
    11永明智觉寿禅师垂诫 
    12永明智觉寿禅师八溢圣解脱门 
    13大智照律师舍缘铭 
    14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  
    15右街宁僧录三教总论  
    16右街宁僧录传禅观法 
    17诫观檀越四事从苦缘起出生法 
    18宣律师诫观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 
    19桐江瑛法师观心铭 
    20终南山宣律师宾主序 
    21东山演禅师送徒弟行脚 
    22石屋珲禅师结制小参  
    23中峰和尚诫闲 
    24黄龙死心新禅师小参  
    25褒禅山慧空禅院轮藏记 
    26慈照聪禅师住襄州石门请查待制为撰僧堂记 
    27司马温公解禅偈 
    28仰山饭 
    29白侍郎六赞偈并序 
    30徐学老劝童行勤学文  
    31月窟清禅师训童行 
    32月林观和尚体道铭 
    33慈受深禅师小参 
    34汾州大达无业国师上堂 
    35雪窦明觉禅师壁间遗文石刻 
    36保宁勇禅师示看经  
    37大智照律师释门登科记序 
    38陈提刑贵谦答真侍郎德秀书 
    39唐禅月大师座右铭并序 
    40佛鉴懃和尚与佛果勤和尚书 
    41隋高祖文皇帝敕文  
    42觉范洪禅师送僧乞食序 
    43自保铭  
    44上竺佛光照法师示小师正吾 
    45圭峰禅师示学徒委曲 
    46商太宰问孔子圣人  
    47抚州永安禅院新建法堂记  
    48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 
    49颜侍郎答云行人书 
    50黄檗禅师示众 
    51开善密庵谦禅师答陈知丞书 
    52汉显宗开佛化法本内传 
    源流 
    解说 

    ......

    精 彩 页:
    《缁门警训》是明代临济宗僧如卺编的一部历代 警策、训诫、规仪、箴铭的选辑,共十卷,一百九十五篇。它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训勉,故题名为《缁门警训》。
        今本《缁门警训》的雏形是宋代临济宗僧择贤所集的《缁林宝训》一卷,元代临济宗僧永中对《缁林宝训》进行了增补,改名《缁门警训》,刊行于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一三一三年),如卺进行了续补,书名沿用永中本,刊行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现在通行的即如卺本。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居士杨净超出资刻印一千二百五十部,分送名山大寺,此书遂广为流传。现 多见者即此版本。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入第四十八册。本书所据,即《大正藏》本。
        学术价值本书是警策宝训类书中体裁 广泛、内容 丰富的。历代都有宗师大德垂训箴诫语, 的如唐代沩山灵祐《警策》、永明延寿《警世》等。宋代各派宗师如明教契嵩、孤山智圆及黄龙、杨岐等 僧人皆有规诫。契嵩的《尊僧篇》、智圆的《示学徒》皆甚有名。
        到了明代,佛教各宗衰落已甚,僧人以寺院为衣食之所,不守戒律,滥厕僧伦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大德高僧哀叹佛教到了末法时期,训诫规箴之语很多。一些立志修道的僧人,出于维护佛法、挽救宗风的苦心,积极整理、刊印这类书籍,希望引起整个佛教界乃至全社会的警觉。
        另外,一些僧俗弟子认为刊印佛书乃是一种功德,一种阴骘,是造福田的事业。如光绪年间出资刊刻《缁门警训》的杨净超就曾说:“思我祖良言,宜广流通,不使湮没,即报祖恩。以兹功德,消除历劫无明。惟愿福德昌隆,道缘具足,早生净土。”(《缁门警训?跋》)他是把刊刻佛书看作往生净土的一种缘力。这类书籍比起通行的佛经来,毕竟稀有,又易于收集,并为僧俗两众所需要,于是也刊印这种书籍。明代这类书很多,这将在“源流”部分叙及。
        《缁门警训》是这类书中搜罗 广的。若按内容分,它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是垂训语,包括警策、遗诫、箴言、座右铭、规鉴等,是本书的重点,意在纠正、警诫僧行中的种种弊病。其二是劝诱奖掖语,意在从正面教给僧人如何履行僧家规矩戒条,包括训童行、坐禅仪、各种规式、赞偈等。第三方面是书信、序、记等,特别是僧俗之间的通信及 居士张商英、白居易、杨杰等的小品文。形式不拘,长短不等,借物生情,随机阐说,用以激励修道,增加慧解。第四方面是 禅师的上堂、小参、示众、偈颂等,引古德高僧的参禅、说法,作为初学的入门向导。第五类是历代子史中关于佛教的记载。这类文章多辑自《广弘明集》,而《广弘明集》又集自各类子史书,如选自《列子》的《商太宰问孔子圣人》、《后汉书》的《郊祀志》、南北朝史书中的《梁皇舍道事佛诏》和《高僧传》中的《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等。选择这类文章的目的,在于证明历代帝王中敬信佛教、护持佛教的不少。而且说明佛教在地位上高于儒道二教,儒道二教中的圣人皆顶礼释迦。《缁门警训》是明代临济宗僧如卺编的一部历代 警策、训诫、规仪、箴铭的选辑,共十卷,一百九十五篇。它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训勉,故题名为《缁门警训》。
        今本《缁门警训》的雏形是宋代临济宗僧择贤所集的《缁林宝训》一卷,元代临济宗僧永中对《缁林宝训》进行了增补,改名《缁门警训》,刊行于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一三一三年),如卺进行了续补,书名沿用永中本,刊行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公元一四七四年)。现在通行的即如卺本。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居士杨净超出资刻印一千二百五十部,分送名山大寺,此书遂广为流传。现 多见者即此版本。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入第四十八册。本书所据,即《大正藏》本。
        学术价值本书是警策宝训类书中体裁 广泛、内容 丰富的。历代都有宗师大德垂训箴诫语, 的如唐代沩山灵祐《警策》、永明延寿《警世》等。宋代各派宗师如明教契嵩、孤山智圆及黄龙、杨岐等 僧人皆有规诫。契嵩的《尊僧篇》、智圆的《示学徒》皆甚有名。
        到了明代,佛教各宗衰落已甚,僧人以寺院为衣食之所,不守戒律,滥厕僧伦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大德高僧哀叹佛教到了末法时期,训诫规箴之语很多。一些立志修道的僧人,出于维护佛法、挽救宗风的苦心,积极整理、刊印这类书籍,希望引起整个佛教界乃至全社会的警觉。
        另外,一些僧俗弟子认为刊印佛书乃是一种功德,一种阴骘,是造福田的事业。如光绪年间出资刊刻《缁门警训》的杨净超就曾说:“思我祖良言,宜广流通,不使湮没,即报祖恩。以兹功德,消除历劫无明。惟愿福德昌隆,道缘具足,早生净土。”(《缁门警训?跋》)他是把刊刻佛书看作往生净土的一种缘力。这类书籍比起通行的佛经来,毕竟稀有,又易于收集,并为僧俗两众所需要,于是也刊印这种书籍。明代这类书很多,这将在“源流”部分叙及。
        《缁门警训》是这类书中搜罗 广的。若按内容分,它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是垂训语,包括警策、遗诫、箴言、座右铭、规鉴等,是本书的重点,意在纠正、警诫僧行中的种种弊病。其二是劝诱奖掖语,意在从正面教给僧人如何履行僧家规矩戒条,包括训童行、坐禅仪、各种规式、赞偈等。第三方面是书信、序、记等,特别是僧俗之间的通信及 居士张商英、白居易、杨杰等的小品文。形式不拘,长短不等,借物生情,随机阐说,用以激励修道,增加慧解。第四方面是 禅师的上堂、小参、示众、偈颂等,引古德高僧的参禅、说法,作为初学的入门向导。第五类是历代子史中关于佛教的记载。这类文章多辑自《广弘明集》,而《广弘明集》又集自各类子史书,如选自《列子》的《商太宰问孔子圣人》、《后汉书》的《郊祀志》、南北朝史书中的《梁皇舍道事佛诏》和《高僧传》中的《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等。选择这类文章的目的,在于证明历代帝王中敬信佛教、护持佛教的不少。而且说明佛教在地位上高于儒道二教,儒道二教中的圣人皆顶礼释迦。
    内容提要:
    《缁门警训》是一部历代 警策、训诫、规仪、笺铭的综合选辑。共一百九十五篇。他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训勉,故题名为《缁门警训》。本书可视为“修行之难”之类的书,其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涵盖有勉励修行者立志精选的策励语,有引据古德高僧的参禅说法大意等,可做初学入门的向导,和修行如法的规范说明,从中 有具体的修行次第方法,等等。虽是对僧人所立的警诫,但其中有关意志的锻炼、知识的培养、品德之陶冶及人性弊病的纠举等,对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追寻,应有明白清楚的鉴照作用。《缁门警训》是一部历代 警策、训诫、规仪、笺铭的综合选辑。共一百九十五篇。他的目的是对僧人进行策励、训勉,故题名为《缁门警训》。本书可视为“修行之难”之类的书,其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涵盖有勉励修行者立志精选的策励语,有引据古德高僧的参禅说法大意等,可做初学入门的向导,和修行如法的规范说明,从中 有具体的修行次第方法,等等。虽是对僧人所立的警诫,但其中有关意志的锻炼、知识的培养、品德之陶冶及人性弊病的纠举等,对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追寻,应有明白清楚的鉴照作用。

    ......

    作者简介:
    张学智,宁夏中卫人,1952年生,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贺麟》《明代哲学史》等。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