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 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之一 同时与太宰治川端康成等同时代名家进行横向对比 外国文学人物传记书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著 | | 于是译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著| 于是译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
    • 页数:352
    • 开本:32开
    • ISBN:9784387676882
    • 版权提供:北京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1.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之一,在国际文坛拥有高度声誉,极具影响力,拥有众多中文读者。

    2. 本书作者是三岛生前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对三岛作品的解读视角独特,掌握了大量翔实可信的一手资料,对三岛的爱好者而言是难得的传记资料。

    3. 译者于是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签约作家,致力于文学翻译,其翻译作品极其优秀,深受读者好评,有一定影响力。

    三岛由纪夫,三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日本“二战”后声誉最高的作家之一,从小深受古典文化熏陶,青年时凭《假面的告白》一举成名,在完成四卷长篇《丰饶之海》的盛年之际,却为表达其激进的政治诉求而“切腹辞世”,留给世人一个难解的谜团……

    《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早、具权威性的一部传记,也是试图解开作家死亡之谜的一份答卷,由其生前好友、英国资深记者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所撰。在本书中,作者援引丰富文学史料,回顾作家短暂而辉煌的创作历程,同时与太宰治、川端康成等同时代名家进行横向对比,生动描摹了一个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间不懈思考,追寻“死亡、黑夜和鲜血”所构成美学境界的作家的一生。

    亨利·斯各特·斯托克斯(Henry Scott Stokes)

    英国著名记者,在温彻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新学院接受教育,毕业后,他去了日本,成为了《纽约时报》东京分社的一名记者。后曾任《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东京分社社长。亨利是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生前好友,也是其私交最好的外国记者。

    于是

    作家、青年翻译家。著有《查无此人》,译作有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珍妮·温特森《时间之间》、斯蒂芬·金《黑暗塔》等。


    序言 

    个人印象 / 3 

    第一部 最后时日 

    一   出发 / 8 

    二 指挥室内的争斗 / 10 

    三 “天皇陛下万岁!”/ 26 

    四 切腹 / 31 

    五 “他疯了!”/ 36 

    第二部 早年生活(1925—1939) 

    一   菊与刀 / 38 

    二 出生 / 40

    三 童话幻境 / 46 

    四 校园少年 / 53 

    第三部 三岛由纪夫的创作生涯(1940—1949) 

    一  浸润于古典文学的少年 / 68 

    二 一切皆反讽 / 75 

    三 在恐惧的日子里 / 88 

    四 川端康成的提携 / 98 

    第四部 丰饶之海(1950—1970) 

    一   展览厅里的照片 / 107 

    二 写作的河流 / 109 

    1950—1954 / 109 

    1955—1963 / 126 

    1964—1970 / 154 

    三 舞台的河流 / 190 

    四 肉体的河流 / 205 

    五 行动的河流 / 216  

    “忧国”/ 217  

    富士山基地的野餐 / 238  

    桑拿浴和秘密 / 265  

    天人五衰 / 281 

    第五部 后记(1995—1999) 

    一 / 292 

    二 / 296 

    三 / 307 

    四 / 312 

    五 / 318 

    附录 

    三岛由纪夫年表 / 322 

    三岛由纪夫创作年表 / 331 

    三岛由纪夫的自杀计划 / 337 

    译后记 

    凄厉,便由他去演 / 338


    像三岛由纪夫这样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大概两三百年都难遇一个。

    ——川端康成    

    这本书写得很有人情味,富有洞见力,或许和西方读者想要读到的主题很贴近……即对这位作家的文学史的梳理与考察。

    ——《时代周刊》

     

    我第一次见到三岛由纪夫是在1966年4月18日,在东京外国记者俱乐部的一次宴会上,他作为贵宾在餐后发表演说。他的名字读起来短促有力,三个短元音都是重音。那时候,他正值四十一岁,风华正茂, 是位公认必将荣膺未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他的太太瑶子也随行出席。三岛夫妇落座于主席位,身旁坐着的是美联社的记者约翰·罗德里克——他是当年的俱乐部主席。我的座位距离主桌还有点儿距离,但并不影响我对三岛君的观察:他身材瘦小,但体格结实,风姿凛冽,头发剪得极短,几乎是平头的造型。皮肤略显孱弱的苍白。当时我便想:毫无疑问,他过于操劳了,我知道他经常通宵写作。三岛的英语非常流利。瑶子夫人却刚好相反。她的身形也很瘦小,比丈夫年轻十岁,从相貌上也可以看得出来。瑶子夫人苗条纤弱,脸庞很圆,那时已育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始终沉默寡言。

    是夜,罗德里克先致敬词,简略讲述了三岛由纪夫的诸多生平业绩。三岛生于 1925 年,原名平冈公威,是东一个富庶家庭的长子,三岛由纪夫则是笔名。在校成绩优异,1944 年以班级第一的佳绩毕业于贵族学生院。年仅十九岁便专程前往东京中部的皇宫领奖——奖品是一块银怀表——还是由裕仁天皇亲自授予的。次年,也就是1945年,三岛接到征兵入伍通知,但没有通过体格检查,因而没有入伍。战后,三岛从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毕业,又通过了最艰难、最严格的职业面试,终于顺利地进入大藏省1 工作。但不久之后,正当有望调任地方税务局局长时,他却毅然辞去了官职,决定当一个专业作家——这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 职业选择。三岛就此抓住机遇,完成了令其成名的长篇处女作小说《假面的告白》,触及同性恋的主题,于1949年正式出版。日本文坛盛赞这位二十四岁的文学天才。由此开始,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一本接一本地问世,速度惊人。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包括:《潮骚》(1954年),一部日本版的《达芙妮与克洛埃》;《金阁寺》(1956年),取材于发生在京都的一起著名纵火案——战后不久,因一名僧人纵火,京都最著名的古刹毁于一旦。这两部作品都被翻译成英文,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 出版(虽然是《假面的告白》的译稿最先完成,但搁置几年后才出版发行,如此一来,就让《潮骚》这本相对来说更传统的小说抢先面世,由此奠定了三岛由纪夫在西方文坛的显赫地位,被评论界公认为一位不同凡响的新锐作家)。罗德里克说,三岛不只是一位小说家。他还是剧作家、体育家和电影演员。他刚刚完成一部根据他的短篇小说《忧国》改编的电影,并担任主角:一位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年轻军官。故事描述了军官和妻子共同自杀的过程:军官剖腹,妻子割喉。罗德里克总结道,三岛是一个多面体,就好比莱奥纳多·达·芬奇再现于现代日本。这段有关达·芬奇的赞言略显夸张,得到的是三岛君慎重而含蓄的微笑。

    接着,三岛站了起来。他的演说主要是在谈论自己的战时经历。他描绘了东京在1945年3月遭受的轰炸,熊熊大火吞没了整个城市,成百上千的东京市民在这个恐怖之夜丧生。“那是我所见过最美丽的烟火表演。”他以一种诙谐的语气说道。当演说进入尾声,他用铿锵有力但语法未必正确的英语慷慨陈词,最后竟突然提到了他的太太,令演说戛然而止(“反正瑶子没有想象力”——说完,他微笑着扮了个鬼脸)。 

    在这平和的日子里(三岛在谈论他的婚后生活),我们虽然有了两个孩子,但有时候——仍然是这些逝去的记忆反复浮现于我的脑海。那就是战时的记忆。我还记得一个战时的场景,那时候我在飞机厂工作。为了让做工的学生们娱乐一下,那天放了一场电影。影片是根据横光利一先生的小说改编的。时间可能是在 1945年的5月时节,是战争的最后阶段,当时我才二十多岁,和所有的学生一样,无法相信我们能从这场战争中幸存。我记得电影里有这样一幕,画面里有一条街道,是银座的一条街,是战前的模样, 霓虹纷艳闪烁,美丽极了。虽然屏幕上的霓虹在闪耀,但我们都坚信:此生无法看尽这样的景致,此生也再无可能见到这样的景致。可是,正如各位所知,我们现在确确实实看到了,就在银座的大街上,霓虹灯变得越来越多。可是有时候,当战时记忆重现于我的脑海,思维中便有些许困惑。战时电影中的那些霓虹灯,以及在银座街道上的真切的霓虹灯——我无法分辨哪一个才是幻觉。

    这可能就是我们……我最基本的主题,也是我关于文学的最本质上的浪漫主义观念。都是死亡的回忆……还有关于幻觉的难题。

    三岛说得很慢,一字一句都力图清晰。他的英文发音很古怪,极有特质:把“artist”(艺术家)读成“urtist”。尽管他的英文无论是发音还 是语法都有一点不规范,但这似乎根本不会令他困扰。他完全没有装腔作势——在这一点上,他实在不像日本人。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