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后浪正版 往事与随想精装全套3册 赫尔岑托尔斯泰巴金 思想解放自由 俄罗斯纪实文学传记自传回忆录书籍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赫尔岑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新春将至,本公司假期时间为:2025年1月23日至2025年2月7日。2月8日订单陆续发货,期间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商品参数
    • 作者: 赫尔岑著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
    • 装帧:精装
    • ISBN:9785425849177
    • 版权提供:四川人民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作  者:[俄]赫尔岑(А. И. ГЕРЦЕН)

    译  者:项星耀                                字 数:1280千

    书  号:9787220105142                   页 数:1896

    出  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印 张:59.25

    尺  寸:148毫米×210毫米                 开 本:1/32

    版  次:2018年9月第1版                   装 帧:精装

    印  次:2018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280.00元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1812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世纪40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19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1848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不乏启示与激励的。



    ◎赫尔岑是俄国反沙皇专制的伟大斗士,影响了俄国、欧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与革命者。

    ◎全书所述历史含括广泛,拿破仑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别林斯基、恰达耶夫、巴枯宁、马志尼、蒲鲁东、拿破仑三世等人物纷纷登场,鲜活生动,妙趣横生。

    ◎本书不仅讲述历史,剖析人性,同时是一部自由思想的巨著,为大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所推崇。

    ◎赫尔岑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曾影响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往事与随想》也可作为一部文学经典细细品味。

    ◎项星耀的译本,首次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并得到巴金等称赞。

     

    名人推荐

    他的自传是俄国文学与心理学天才的伟大纪念碑之一,堪与屠格涅夫及托尔斯泰的伟大小说并列。——以赛亚·伯林

    星耀同志:二十六日来信收到,知道赫尔岑的“回忆录”即将发排,我十分高兴。您的全译本仍用“往事与随想”的译名,我当然同意,而且我应当感谢您替我偿还了一笔欠了几十年的大债(我一九二八年就计划翻译这部大书!后来又有朋友们帮忙,您也是其中之一,我只译出五分之一,而且“随想”二字还是采用一位读者朋友的建议。)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录”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但几年来我疾病缠身,写字吃力,有话写不出,也无力写,只好等我身体养好点,或者您的译文出版时,再拿起笔写出我的喜悦。再一次感谢您。——巴金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自传经典,可与卢梭、司汤达、吉本、托尔斯泰和亨利·亚当斯的自传并列,甚至有人会加上托洛茨基、丘吉尔,像赫尔岑一样,他们知道怎么把个体置于历史当中。——德怀特·麦克唐纳(《往事与随想》英译者)

    他的观察力极其出色,以伟大记者的俭省笔墨讲述故事。他的天赋在于不仅了解人们本身,还了然于他们在历史中的处境。这位不懈而又诚实的观察者在书中给出的观察——运动中的人们经受了什么——我们最好自己去发现。——V.S.普利切特(英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赫尔岑的这本回忆录是十九世纪一部纪念碑式巨著,是重要的文献,更是出色的文学作品。——菲利普·汤因比


    赫尔岑(1812—1870),俄国思想家、作家、革命家。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182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835年,他以“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战斗,并受到迫害。1847年初,赫尔岑携家到达欧洲,成为流亡者,从此再未返回俄国。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使赫尔岑思想上发生危机,触发他重新思考社会根本问题。1852年他来到伦敦,随后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极星》和《警钟》两种刊物,登载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文学作品和各种文章。这些刊物当时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促进了解放运动的发展。1870年1月,赫尔岑病逝于巴黎。

    其代表作有《谁之罪》《科学中的一知半解态度》《关于研究自然的信》《法意书简》《来自彼岸》《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往事与随想》等。

    译者前言1

    致尼·普·奥加辽夫7

    序 言9

    第一卷

    育儿室和大学(1812—1834)

    第一章

    我的保姆与“伟大的军队”——莫斯科大火——我的父亲觐见拿破仑——伊洛瓦伊斯基将军——与法国战俘一起旅行——爱国主义——卡·卡洛——共同管理家业——析产——参政官  3

    第二章

    保姆的议论和将军的谈话——尴尬的地位——俄国百科全书派——苦闷——女仆和男仆的住所——两个德国人——上课和读书——教义问答和福音书24

    第三章

    亚历山大一世之死和12月14日——精神觉醒——恐怖分子布肖——柯尔切瓦的表姐53

    第四章

    尼克和麻雀山80

    第五章

    家庭生活细节——俄国的18世纪人物——我家的一天——客人与常来的人——佐年贝格——听差及其他人93

    第六章

    克里姆林宫管理处——莫斯科大学——化学家——我们——马洛夫事件——霍乱——菲拉列特——孙古罗夫案——瓦·帕谢克——列索夫斯基将军116

    第七章

    学业结束——席勒时期——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和艺术家生活——圣西门主义和尼·波列沃伊172

    增补 亚·波列扎耶夫191

    第二卷

    监狱与流放(1834—1838)

    第八章

    预言——奥加辽夫被捕——大火——莫斯科的自由主义者——米·费·奥尔洛夫——墓园  199

    第九章

    逮捕——见证人——普列契斯钦区的警察所办公室——家长制法庭210

    第十章

    在瞭望塔下面——到过里斯本的警官——纵火犯217

    第十一章

    克鲁季茨兵营——宪兵的闲谈——军官们228

    第十二章

    审讯——老戈利岑——小戈利岑——斯塔阿尔将军——宣判——索科洛夫斯基 238

    第十三章

    流放——市长——伏尔加河——彼尔姆257

    第十四章

    维亚特卡——省长大人的办公厅和餐厅——基·雅·秋法耶夫275

    第十五章

    官僚世界——西伯利亚总督——阴险毒辣的警察局长——好商量的法官——葬身火窟的县长——传播东正教的鞑靼人——女性的男孩——马铃薯恐怖及其他296

    第十六章

    亚历山大·拉夫连季耶维奇·维特贝格326

    第十七章

    皇太子在维亚特卡——秋法耶夫下台——调往弗拉基米尔——县长审案子344

    第十八章

    弗拉基米尔生活的开始355

    第三卷

    克利亚济马河上的弗拉基米尔(1838—1839)

    第十十九章

    公爵夫人和公爵小姐367

    第二十章

    孤 儿376

    第二十一章

    离 别392

    第二十二章

    我离开后的莫斯科413

    第二十三章

    1838年3月3日和5月9日425

    第二十四章

    1839年6月13日447


    目 录(中册)


    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第二十五章

    不谐和音——新的朋友们——狂热的黑格尔主义——别林斯基、巴枯宁及其他人——与别林斯基的争吵及和解——在诺夫哥罗德与一位夫人的辩论——斯坦克维奇小组3

    第二十六章

    警告——贵族铨叙局——内务部办公厅——第三厅——岗警事件——杜贝尔特将军——本肯多夫伯爵——奥莉加·亚历山德罗夫娜·热列布佐娃——第二次流放48

    第二十七章

    省政府——我处在自己的监视下——神灵派和保罗——地主与地主太太们的家长统治——阿拉克切耶夫伯爵与军屯制度——骇人听闻的审讯——辞职83

    第二十八章

    痛苦的思想——流放后重返莫斯科——波克罗夫村——马特维之死——约翰神父100

    第二十九章

    自己人。(一) 莫斯科的友人们——酒席上的谈话——西欧派(博特金,列德金,克留科夫,叶·科尔什)123

    (二)在友人墓前135

    第三十章

    对立面。斯拉夫派和泛斯拉夫主义——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弟兄,康·阿克萨科夫——彼·雅·恰达耶夫152

    第三十一章

    父亲的去世——遗产——分产——两位外甥204

    第三十二章

    最后一次索科洛沃之行——理论上的决裂——紧张的处境——到那里去!到那里去!238

    第三十三章

    警察所长充当听差——警察总监科科什金——“有秩序中的无秩序”——再一次会见杜贝尔特——护照251

    尼·赫·凯切尔(1842—1847)263

    1844年的一个插曲300

    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前 言313

    革命前后

    第三十四章

    途中。遗失护照——柯尼斯堡——用自己的手制作的鼻子——到达了!——离开314

    第三十五章

    共和国的蜜月。穿皮上装的英国人——诺阿耶公爵——自由女神和她在马赛的半身雕像——西布尔神父和阿维尼翁的全球共和国322

    西方小品 第一集

    1.梦331

    2.在大风暴中335

    第三十六章

    《民族论坛》——密茨凯维奇和拉蒙·德·拉·萨格拉——1849年6月13日的革命合唱队——巴黎的霍乱——离境345

    第三十七章

    巴别塔——德国的造反派——法国的红色山岳派——意大利流亡者在日内瓦——马志尼,加里波第,奥尔西尼等——罗马和日耳曼的传统——在“拉杰茨基公爵号”上的旅行  372

    第三十八章

    瑞士——詹姆斯·法齐和流亡者——罗莎峰416

    西方小品 第二集

    1.哀歌442

    2.附言452

    第三十九章

    金钱和警察——皇帝詹姆斯·罗特希尔德和银行家尼古拉·罗曼诺夫——警察和金钱463

    第四十章

    欧洲委员会——俄国驻尼斯总领事——致阿·费·奥尔洛夫的信——对孩子的侦查——福格特一家——从七等文官变为赋税农民——沙特尔乡的接待(1850—1851)484

    第四十一章

    皮·约·蒲鲁东——《人民之声报》的出版——通信——蒲鲁东的意义——补充522

    一些已经触及的问题引起的思考

    一  546

    二  550

    三  554

    第四十二章

    政变——已故共和国的检察官——荒野中的牛叫——检察官的被迫离境——秩序和文明的胜利558

    家庭悲剧

    一1848年567

    二589

    三 心的迷乱 603

    四 又是一年(1851年) 610

    五 621

    六 海洋之夜(1851年) 625

    七1852年638

    八651

    增补 662

    俄罗斯的影子

    一 尼·伊·萨佐诺夫 674

    二 恩格尔松夫妇 696


    目 录(下册)

    第六卷

    英 国(1852—1864)

    第一章

    伦敦的雾3

    第二章

    山峰。欧洲中央委员会——马志尼——赖德律-洛兰——科苏特8

    第三章

    伦敦的流亡者。德国人和法国人——派别——雨果——费利克斯·皮亚——路易·勃朗和阿尔芒·巴尔贝斯——《论自由》32

    增补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他的《论自由》71

    第四章

    两件案子85

    1.决斗85

    2.巴泰勒米104

    第五章

    “无罪”115

    第六章136

    波兰的流亡者。阿洛休斯·别尔纳茨基——斯坦尼斯拉夫·沃尔采尔——1854至1856年的宣传活动——沃尔采尔之死139

    第七章

    德国流亡者。卢格和金克尔——硫磺帮——美国宴会——《领导者》——圣马丁会堂的群众集会——米勒博士169

    第八章203

    50年代伦敦的流亡自由民。普通的不幸和政治的不幸——教师和推销员——小贩和跑街——耍嘴皮子和耍笔杆子——什么也没干的代理人和整天忙忙碌碌的不劳而获者——

    俄国人——小偷——探子204

    第九章

    罗伯特·欧文234

    第十章

    红衫军293

    第七卷

    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和《警钟》

    第一章

    高潮和低潮(1858—1862)343

    第二章

    瓦·伊·克利西耶夫386

    第三章

    流亡者中的年轻一代401

    第四章

    巴枯宁和波兰问题416

    附录 给波兰的俄国军官委员会的信444

    第五章

    韦瑟利公司的轮船“沃德·杰克逊号”447

    第六章

    弗·佩切林老爹463

    第七章

    伊·戈洛温479

    第八卷

    断 片(1865—1868)

    第一章

    杂拌儿509

    第二章

    美丽的威尼斯(1867年2月)555

    第三章

    美丽的法兰西576

    旧信选编(《往事与随想》附录)613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波列沃伊的信615

    选自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的信617

    选自季莫费·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诺夫斯基的信635

    彼得·雅科夫列维奇·恰达耶夫的信642

    选自皮·约·蒲鲁东的信643

    托马斯·卡莱尔的信650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