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正版]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叶澜 著 著 育儿其他文教 书店正版图书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店商品限购一件,多拍不发货,谢谢合作
    • 作者: 叶澜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叶澜著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6630347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店铺公告

    为保障消费者合理购买需求及公平交易机会,避免因非生活消费目的的购买货囤积商品,抬价转售等违法行为发生,店铺有权对异常订单不发货且不进行赔付。异常订单:包括但不限于相同用户ID批量下单,同一用户(指不同用户ID,存在相同/临近/虚构收货地址,或相同联系号码,收件人,同账户付款人等情形的)批量下单(一次性大于5本),以及其他非消费目的的交易订单。 温馨提示:请务必当着快递员面开箱验货,如发现破损,请立即拍照拒收,如验货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处理,(如开箱验货时发现破损,所产生运费由我司承担,一经签收即为货物完好,如果您未开箱验货,一切损失就需要由买家承担,所以请买家一定要仔细验货), 关于退货运费:对于下单后且物流已发货货品在途的状态下,原则上均不接受退货申请,如顾客原因退货需要承担来回运费,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非破损问题)可在签收后,联系在线客服。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

    作  者:叶澜 著 著
    定  价:45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2月01日
    页  数:33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7528857
    第一章导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
    第一节学派产生的社会土壤与时机
    一、“学派”古意与近代“学科”简辨
    二、当代中国社会催生“学派”活跃
    第二节学派生成历程的回溯性分析
    一、孕育期(1983—1991年)
    二、初创期(1991—1999年)
    三、发展期(1999——2004年)
    四、成形期(2004——2009年)
    五、通化期(2009始,尚在进行中)
    六、结语
    上编“生命·实践”学派的教育学观
    第二章西方学科观历史演变与再认识:前提性认识的辨析
    第一节古典初成期:亚里士多德的学科观及其特征
    一、为什么选亚里士多德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科观
    三、亚里士多德知识观的整体特征
    第二节近代经典时期:弗朗西斯·培根的学科观
    一、学科内涵的清晰化
    二、新知识概图的创制
    三、培根学科观的影响
    第三节现代爆炸时期:学科观的当代更新
    一、精神科学独立领域的开辟:狄尔泰
    二、哲学的改造:詹姆斯与杜威
    三、发生结构主义学科观:皮亚杰
    四、当代“新潮”:复杂学科群的兴起
    第三章提升学科独立性:当代教育学建设的奠基工程
    第一节否定教育学独立学科观的分类与评析
    一、独立性问题的再提出(否定的依据)
    二、有关否定观点的评析
    第二节提升中国教育学人的学术自信与建设自觉
    一、当代中国社会多重转型的迫切需要
    二、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
    三、当代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四、行进中的当代中国教育学及我们的追求
    第三节明晰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方法论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性质
    三、方法论
    四、余论
    下编“生命·实践”学派的教育观
    第四章教育——点化生命的人间大事
    第一节“教育是什么”的概念式多重界定
    一、“教育”定义的类型辨
    二、“教育”概念多重界定的意义
    第二节“教育是什么”的基因式解读
    一、解读作为教育根基比喻的教育学选择——基因
    二、西方教育学史代表性人物对“教育是什么”的根基式解读
    三、杜威之后:当代国外教育学例证式简析
    四、不同“基因”面对共同问题回答的启示
    第三节“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基因”解读
    一、发现过程:理论直觉与研究实践的产物
    二、关于“生命”一般的分层认识
    三、人类生命与实践多重内在关系析
    四、“生命·实践”作为建构教育学理论的特殊内涵
    第五章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质
    一、中国文化传统的整体式理解
    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第二节 中国文化传统内蕴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一、内核:以自强修己为本,行治国达人之用
    二、智慧:以启蒙善导之慧,成仁人志士之德
    三、境界:以“天地人事”之教,涵“生命自觉”之育
    第三节思往辨来:文化教育传统之变迁、接续与新生
    一、思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的变迁
    二、辨来: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传统的接续与新生
    第四节当代新释: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一、聚焦:“育生命自觉”的时代内涵
    二、透析:“教天地人事”的当代新解
    三、创造:师生在校新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20年“新基础教育”研究、30余年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集成之作。
    全书由“导论”和“上/下编”共五章组成。
    其中,“导论”从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和学科元研究四个方面,整体呈现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回归突破”的生成过程。上下两编分别集中回答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两大基本问题:元研究层面的“教育学是什么”和基本理论层面的“教育是什么”。
    上编重在回答清楚“教育学是什么”.作者首先对3000年“学科观”之演变与当代更新作了基于学术深察的教育学清思。以此为据,再对当代中国教育学人的学科观进行了总体式的学术评析,并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方法论三个层面对教育学进行了学科奠基式的重建,明确了教育学作为“复杂综合学科”的独立品性。
    下编进入对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是什么......

    叶澜 著 著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终身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任过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多项学术职务。首创并主持“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20余年。出版专著:《教育概论》(1991年初版,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2006年修订版)、《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1999年初版,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和《“新基础教育”论》(2006年版,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论文:《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等先后获上......

    1
    • 商品详情
    • 内容简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