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中国史诗研究江林昌9787520358552
  • 正版
    • 作者: 江林昌著 | 江林昌编 | 江林昌译 | 江林昌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江林昌著| 江林昌编| 江林昌译| 江林昌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32000
    • 页数:49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0358552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江林昌
    • 著:江林昌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68.00
    • ISBN:9787520358552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01
    • 页数:496
    • 外部编号:120257182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了解民族文化基因,建构古代文史学科体系(代前言)

    绪论 世界史诗背景下的中国史诗

    节 世界史诗问题与史诗学理论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及相关研究

    第三节 “汉语史诗”问题的回顾与反思

    第四节 中华文明与汉语史诗及相关理论体系建构

    编 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章 中国史诗的源头:巫诗

    节 传世文献所见中国早的巫诗

    第二节 清华简《祝辞》所保留的原始巫诗

    第三节 《诗经》所遗存的原始巫诗

    第二章 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与史诗的产生、繁盛

    节 考古学所明的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空范围

    第二节 “绝地天通”:中国原始宗教的形成与史诗的产生

    第三节 “铸鼎象物”:中国原始宗教的发展与史诗的繁盛

    第三章 中国原始宗教背景下的史诗综论

    节 史诗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史诗的存续时间

    第三节 史诗的内涵发展

    第四节 史诗的社会功能

    第五节 史诗的精神原则

    第四章 天人之间:天体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节 从“图”与“话”,再到“图”与“书”

    第二节 考古所见宇宙生成类“图书”史诗、颂诗的讨论

    第三节 传世文献中宇宙生成类“图书”史诗的讨论

    第五章 地民之间:山川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节 《山海经》是配“山海图”的史诗文本

    第二节 《楚辞》《淮南子》也是配山川神怪“图”的史诗、颂诗文本

    第六章 祖孙之间:祖先崇拜类原始宗教与史诗的形成、流传

    ……

    第七章 图画、甲骨、铜器、竹帛:史诗的传承方式之一

    节 口耳相传与史诗、颂诗

    第二节 图画、甲骨、铜器、竹帛与史诗

    第三节 瞽与史、诗与世

    第四节 “述而不作”与民族文化传承

    第八章 诗、乐、舞三位一体:史诗的传承方式之二

    节 清华简所见颂诗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结构

    第二节 先秦时期诗乐舞繁盛的文明史背景与相关理论问题

    第二编 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与史诗的族内发展兴盛

    章 考古发现与东夷虞族史诗《韶乐》考索

    节 由上博简“舜敏学诗”谈有虞族的诗乐传统

    第二节 《韶乐》为有虞族的史诗、颂诗

    第三节 《韶乐》天体崇拜与《东皇太一》《东君》

    第四节 《韶乐》祖先崇拜与《山海经》《尚书》《天问》

    第二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夏族史诗《九歌》新论

    节 公元前2000年前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夷夏联盟与变局

    第二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一:变东夷虞族《韶乐》为夏族《九歌》

    第三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二:祭地上黄河神、天上云雷神

    第四节 夏族史诗考索之三:《天问》所载夏史

    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商族史诗《商颂》新

    节 学术目前有关《商颂》作者、作期的论争

    第二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文献学据

    第三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甲骨文明

    第四节 《商颂》作于商代的青铜文明

    第五节 《商颂》五篇文本分析与《天问》商族史诗合

    第六节 今本《商颂》的流传过程

    第四章 考古发现与中原周族史诗“周颂”“二雅”综论

    第三编 中华文明的结构转型与史诗的族外融合创新

    章 由清华简“颂”即“容”论史诗的社会功能

    节 由清华简论“颂”即“容”

    第二节 颂诗之舞容与神尸:巫术通神的宗教学意义

    第三节 颂诗之舞容与威仪:礼仪修身的政治学意义

    第四节 简短余论

    第二章 原始宗教的衰落与史诗精神的传承创新

    节 “诗亡然后春秋作”试解

    第二节 由《庄子·天下》篇看史诗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承传发展

    第三节 大小传统的融合与史诗、巫诗在《诗经》《楚辞》中的遗存

    第三章 血缘管理变地缘管理与史诗内容的传承创新

    节 文化传承融合与《九歌》各篇的整合编组

    第二节 文化转化创新与《九歌》润色的经典意义

    第四章 史诗传统与诗国文化的民族思维特色

    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第二节 原始氏族社会的原始思维在东西方文明时代的不同发展趋向

    第三节 籍田礼是中国早期文明时代有关农耕生产、血缘管理的宗教仪式

    第四节 先秦文献所见原始神话、图腾史诗等原始意象

    第五节 原始“意象”转化创新为人文“兴象”“寄象”

    第六节 原始“意象”、人文“兴象”“寄象”在中国文化目前的深远影响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