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经济犯罪疑难问题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陈增宝著9787519729288
  • 正版
    • 作者: 陈增宝著著 | 陈增宝著编 | 陈增宝著译 | 陈增宝著绘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9-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增宝著著| 陈增宝著编| 陈增宝著译| 陈增宝著绘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9-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482000
    • 页数:49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729288
    • 版权提供: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陈增宝著
    • 著:陈增宝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519729288
    • 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2-01
    • 页数:494
    • 外部编号:120184967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代序:行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刑事审判二十年的经历与思考章  经济犯罪中自首立功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自首立功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自首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二、立功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第二节  经济犯罪中自首立功要案判解1.如何认定犯罪嫌疑人“确已准备去投案”——林正满案2.如何认定职务犯罪中纪检监察机关审查期间的自首——吴小富、邹金炎等私分有资、贪污、挪用公款案3.如何认定经济犯罪中行政执法前置调查案件的自首——何一平虚开用于抵扣税款发票案第三节  自首立功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自首立功疑难问题的案例索引第二章  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单位犯罪构成特征的司法认定二、单位类型的司法认定三、单位实质特征的司法认定四、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主体资格的司法认定五、单位分支机构或内设职能部门主体资格的司法认定六、境外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司法认定七、村委会能否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司法认定八、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认的司法认定九、单位犯罪主观方面的司法认定十、单位“犯罪圈”的司法认定第二节  单位犯罪要案判解1.“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司法否定”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银江公司、许华等走普货物案和林春华等走普货物案2.如何认定单位成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戴海华贷款诈骗等案和张贞练虚案3.单位犯罪中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之间如何区分主、从犯——杨建杭、杭州天华人造毛皮有限公司等走普货物案4.成为刑法意义上的单位须具备哪些限定条件——谭某诈骗案和朱奕骥虚案5.为单位利益实施犯罪能否一律认定为单位犯罪——王某虚案6.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范围应该如何界定——王璐林偷税案7.单位犯罪中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责任人员范围应该如何确定——杭州汉业公司走普货物案8.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中对“自然人”如何适用法律——上海某实业发展公司等走普货物、物品案9.自然人与单位共同虚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陈某某等虚案10.单位实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危害行为的刑事责任如何追究——桐乡砖瓦厂单位盗窃案11.单位与其直接负责的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否分离——俞辉合同诈骗(单位骗贷)案12.单位自首如何认定与处罚——陈德福走普货物案13.单位被注销后如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河南省三星实业公司集资诈骗案14.单位犯罪案件中已注销改制的单位能否追究刑事责任——中电智能卡有限责任公司等走私案15.检察机关以自然人犯罪起诉的单位犯罪案件应该如何处理——周云华虚报注册资本案和贺晓峰等走普货物案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单位犯罪疑难问题的案例索引第三章  走私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走私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司法认定二、走私犯罪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三、走私、行为质的司法认定四、小额多次走私的认定五、未经许可进出口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行为的质认定六、使用他人许可进出口进出口的货物、物品行为的认定七、走私犯罪既未遂的司法认定八、“未经处理”情形的司法认定九、走私违法所得的认定和追缴第二节  走私犯罪要案判解1.以网络邮购形式走私的量刑考量——刘劲等走私弹药案2.特殊情况下减轻处罚的适用——张一飞走私弹药、非法持有弹药案3.走私猎隼案审理后的法律思考——岑张耀等走私珍贵动物、非法运输、收购珍贵野生动物案第三节  走私犯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走私犯罪疑难问题的案例索引第四章  金融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金融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单位诈骗贷款行为的司法认定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罪的司法认定——《关于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罪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会议纪要》解读三、非法集资类犯罪司法解释所涉问题的司法认定——《关于当前集资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二)》解读四、集资类案件刑民交叉问题的司法认定——《关于当前集资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三)》解读五、集资类案件刑民交叉问题的处理机制第二节  金融犯罪要案判解1.非法集资类犯罪的司法认定——吴顺陆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票据诈骗故意的认定及原减刑裁定的处理——陈雁等票据诈骗案第三节  金融犯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金融犯罪疑难问题的案例索引第五章  占有型经济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占有型经济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概念的形成及其司法认定二、“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与相关经济犯罪的司法认定三、“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对定罪量刑的司法影响及其综合运用第二节  占有型经济犯罪要案判解1.如何理解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郭建升贷款诈骗宣告无罪案2.如何认定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吴联大合同诈骗宣告无罪案3.合同诈骗罪认定中的两大难点——郑英厦合同诈骗、虚报注册资本案4.以原始股为诱饵骗取钱财之定——殷宏伟诈骗案5.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及自诉程序的把握——陈军等诈骗、窝藏、诽谤案6.捡到走卡中钱应如何定——陈某诈骗案第三节  占有型经济犯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占有型经济犯罪疑难问题的案例索引第六章  侵犯财产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侵犯财产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二、盗窃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三、侵占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第二节  侵犯财产罪要案判解1.“飞车强抢”致人死亡的死刑裁量——张星月、张星普、抢夺案2.车辆被扣后“抢回”行为的定与处罚——卢中康等案3.丈夫主谋共同财产如何定——张某“婚内”案4.零口供下的犯罪认定——吴艳农、案5.在景点秘密捞取游客所抛硬币如何定——西湖硬币案6.售票公交车司机偷配钥匙占有票款如何定——李某等盗窃案7.利用漏洞恶意使用电话卡造成损失如何定与处罚——徐建明盗窃案8.“盗抢”险含特殊的职务侵占——雷某职务侵占案9.持卡取款是盗窃行为的继续——唐臣盗窃案10.共同占有者私自拿走财物的行为如何定——王某盗窃案11.扭打中扯得对方手表并隐藏如何定——李某盗窃案12.虚构“案”骗取举报线索奖励费如何定处罚——王小林诈骗案第三节  侵犯财产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侵犯财产罪案例索引第七章  职务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节  职务犯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一、贪污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二、受贿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三、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四、介绍贿赂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五、建筑领域项目经理职务犯罪的司法认定——《关于审理建筑领域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解读第二节  职务犯罪要案判解1.新型受贿的裁判尺度与社会指引——优选指导案例3号“潘玉梅、陈宁受贿案”评析2.以公司合作的形式拿钱构成受贿罪——陈韬、王有秋受贿案3.滥用职权同时又受贿的实行数罪并罚——黄德林滥用职权、受贿案4.信贷员为客户转账挪用资金未归还如何定——金某挪用公款案第三节  职务犯罪的裁判依据与案例索引一、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业务文件索引二、常见问题的裁判规则三、职务犯罪案例索引后  记

    陈增宝,浙江三门人,现为浙江省不错研究室主任、三级不错法官,法官学院浙江分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法学院兼职实务导师,优选西部讲师团成员、浙江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优选主办刊物《刑事审判参考》特邀编辑,《浙江审判》《案例指导》刊物主编,历任浙江高院刑二庭副庭长、杭州萧山区法院副院长(挂职)等职务,长期从事经济犯罪审判工作,2012年被授予首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称号,2014年被优选评为第三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015年入选全国法院“司法人才库”。先后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法学杂志》《浙江社会科学》《法治研究》《刑事审判参考》《经济犯罪审判指导》《理学丛》《刑事法判解研究》《报》《检察日报》《法制日报》等刊物发表法学专业100余篇,其中法律核心期刊20余篇,获奖多篇,参与优选、浙江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调研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裁判的形成——法官断案的心理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法官心理与司法技巧》(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参著:《案例刑法学》《经济犯罪疑案评析》《刑事判案评述》《刑法发展新思域》等。

    近年来,各种新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丛生,原有的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也在加速暴露,形势严峻。各地集资类案件过程中对刑民交叉问题的处置等法律适用问题分歧较大,认识不一、处置混乱。《经济犯罪疑难问题司法认定与要案判解》在探经济犯罪疑难问题的一般认定基础上,重点转向疑案评述,运用真实的疑难案例,来深化对有关经济审判实务疑难问题的阐述和研究,以资理论与实践。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