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人类学讲堂潘蛟 主编9787513047746
  • 正版
    • 作者: 潘蛟 主编著 | 潘蛟 主编编 | 潘蛟 主编译 | 潘蛟 主编绘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潘蛟 主编著| 潘蛟 主编编| 潘蛟 主编译| 潘蛟 主编绘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25000.0
    • 页数:21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3047746
    • 版权提供: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潘蛟 主编
    • 著:潘蛟 主编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5.00
    • ISBN:9787513047746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3-01
    • 页数:211
    • 外部编号:120150408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民族与公民权利
    从现代到化利维坦
    主讲人:(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东亚系系主任)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非地域民族人理与中国民族政策
    主讲人:崔之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社会发展视野下的公民权——基于韩国的经验
    主讲人:张庆燮(韩国首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产权、环境与发展
    产权的人类学思考
    主讲人:张小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草原环境与牧区社会
    主讲人:王晓毅(社会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在非洲的“新遭遇”
    主讲人: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农学博士、教授)
    家政工人的劳动与组织化
    主讲人: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历史与
    韦拔群:位于中心与边缘的家
    主讲人:韩孝荣(香港岭南大史系副教授)
    电报与晚清政治
    主讲人:周永明(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重庆大学兼职教授)
    “天人合一”与“他者”:为回应某些论述而做的一部分准备工作
    主讲人: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潘蛟,教授,博士生导师,彝族。1954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1984年于中央民族院史系,1987年于院,获法学硕士,后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任教,并在职攻读博士,2000年获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族群理论。代表作有《略论等级制度的起源》(合著)、《人类学通论》(作者之一)、“两种生产说争论的症结何在”、“从民族学史看民族学的发展趋势”等。主要讲授族群认同与民族主义理论、西方人类学史、当代人类学理论等课程。

    这个文集中的文章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下称“民社院”)的“人类学前沿及进展”系列讲座。这个讲座创于2009年秋季学期,经费初来自北京市“科学研究与教育-学科建设与培养项目-重点学科人类学”,以及民社院学术活动经费。如今,北京市教委的资仍在,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也把这个讲座列入了资重点。 “人类学前沿及进展”讲座旨在邀请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类学及与之相关各科学者前来我校发表他们近取得的研究进展或正准备进行的研究计划。我们希望由此能为中国人类学研究进展的发布和思想的交流构建一个重要平台。 受邀前来讲演的专家学者均来自校外,此举当然是意在以有限的经费诚邀天下菁英为我校培养人材,让我校学生一睹各路专家的风采,领略各校专家的讲学风格,但是,通过听讲,提问、讨论、茶歇、聚餐等互动,事实上也为校外专家学者了解我校的人类学传统和现有的学生、教员的知识关切创造了机会。 这个讲座是对我校人类学专业博士生一年级和硕士生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这样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我们觉得,再快的专著或期刊出版都会滞后于学者实际的所做和所思,通过这个讲座能让学生接触到尚未出版发行,今后会出版发行,甚或今后不会再出版发行的成果和思想,由此不仅能尽快把学生带进学术前沿,而且能让他们对于学术成果和思想的成熟过程有所了解,因此我们把这个讲座看作了比一些常规系统课程更为高端和重要的训练课程。 此讲座虽是人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却是对校内外开放的,以致更多的听众其实是来自校内外相关专业,其中既有学生也有教员。把这讲座当作课程来修的学生每期其实不过三四十人,但我们却必须设法把民大文华楼一层那个能容三百多人的报告厅抢订下来,免得听众来了没有座位。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倒也是很给面子,一学期十多讲演场下来,这个报告厅至多也不过是一二场没让我们订去。然而,即便如此,这个讲座仍有爆棚的时候:报告厅通道上的阶梯全被坐满,有的围坐到了讲台周围,有的甚至在厅尾和厅的边缘一直站立着听。记得James Scott就曾遭遇过此况,以致他感叹从未料到自己也会像明星一样受到如此热捧。被民大师生对人类学知识热情所感动的中外学者,远不止James Scott一人,很多人因此把民大的这个报告厅当作了人气旺的人类学讲场,而这也正是我们的期望。 当然,讲座爆棚主要取决于讲演者人望的高低,但的确有也不少人类学讲演者是在民大确认了自己的人望竟可以是如此之高。这个讲座被安排在秋季学期的每个周五晚上的7-10点,其中2小时用于讲演,1个小时用于提问和讨论。与此讲座竞争听众的并不仅是校内院系开设的讲座,而且还有文华楼斜对面广场上的周末露天舞会。庆幸的是,这个露天舞会并没有抢走多少听众,反倒是此讲座散时涌出的人流让广场上的舞会显得有些寂寥。 民大学生喜欢这个讲座,他们常常相互打听周末会是谁来讲演。以致有人戏称,“倘没有这个讲座,周末学生们都不知该干什么”。判定民大人为什么会对人类学有如此高的热情,这可能是一件容易惹麻烦的事情,但我还是想说,这可能是因为民大师生关心人类学对于人类多样所做的探讨,更喜欢这个学科因此生成的对待人类多样的态度。 这个讲座的成功得益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众多教员的积极参与。他们与学生一起在座听讲,创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师生同堂受业,相互砥砺、切磋学问的氛围。教员们在场评议和提问有于学生印自己对于讲演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提问,活跃和深化了对于讲演的讨论和理解,而通过学生们的提问和讨论,在场的教员对他们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这个集子中的文稿绝大多数是根据讲演录音整理而成,其中大多数文稿经过讲演人的审阅校订。少数文稿未经讲演人审阅,原因据称是他们太忙,没能按期交回审阅稿。但我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想交回更为完善的稿子,一时抽不出足够的时间罢了。但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我怕他们大改这录音稿,添加许多学生们在讲座中不曾听到的东西,以致讲座上的评议、提问和讨论互动失去了根据。因此,我没有坚持去催稿。此文集中的一些稿子,后来的确也被讲演人经过加工完善后投放到了一些刊物和专著中去发表,但这并不是我顾忌的,因为通过这个文集,我想反映的除了是这些作者的起初成果和思想之外,而且还有这些作者当时与民大师生的教学互动。为此,除了因没能收集到更为完整精细的加注讲稿而觉得有些遗憾之外,我也还心怀侥幸地以为,这些作者或许也还是喜欢以这种方式发表其讲稿的,因为这竟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他们当初的讲演,及其引来的评议、提问和讨论,较为充分的反映了他们讲演时与听众发生互动的真实场景。 ,我想说的是:谢谢民社院的各位领导!没有您们在资金和人事安排上的大力支持,这个讲座将难以为继。谢谢民社院会的各位同学!没有您们提供的组织支持,讲演录音整理,办成这个讲座和编成这个文集将十分艰难。谢谢周末前来参加这个讲座的所有师生!没有您们在场,这个讲座将毫无意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