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温病学心法任启松 著9787507751475
  • 正版
    • 作者: 任启松 著著 | 任启松 著编 | 任启松 著译 | 任启松 著绘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任启松 著著| 任启松 著编| 任启松 著译| 任启松 著绘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00千字
    • 页数:345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7751475
    • 版权提供:学苑出版社
    • 作者:任启松 著
    • 著:任启松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07751475
    •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1-01
    • 页数:345
    • 外部编号:12014464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上篇
    章温病名词诠释
    一、感
    二、伤寒有五
    三、疫
    四、温病
    五、伤寒、温病、疫病三者的区别
    六、新感与伏气
    七、新感热伤风
    第二章伏气
    一、伏气的概念
    二、伏气的隐匿时间
    三、伏气的产生
    1.伏气总纲
    2.四时伏气
    3.暑病温热伏气
    4.疟疾伏气
    5.湿热伏气
    第三章温病提纲
    一、温病的典型特征
    1.内外同病
    2.必传脏腑
    3.表里双感
    4.传变无定
    5.必合六经
    二、岐伯热病六经提纲
    第四章温热病
    一、温热病的特点
    1.论温热四时皆有
    2.论温热即是伏火
    3.论温热与风寒各异
    4.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
    二、论温热五种辨法
    1.辨气
    2.辨色
    3.辨舌
    4.辨神
    5.辨脉
    三、燥火症治
    1.总纲
    2.实火,多肝胆郁热,宜清解火郁
    3.虚燥,多肺肾阴亏,宜清金润燥
    第五章湿温病
    一、湿火症治
    1.总纲
    2.湿重于热
    1)上蒙清窍
    2)下滞肠3)中入肌肉,发为阴黄
    4)内结于脾,成湿霍乱
    5)小结:热从湿来,宣通气分,湿走热止
    3.热重于湿
    1)肺热渴饮
    2)肌肤斑疹
    3)饮停胸膈
    4)瘀遏肌肉,发为阳黄
    5)郁遏肝胆,耳聋干呕
    6)胃肠实邪,神昏谵烦
    7)湿热食滞,互结胃肠
    8)肠胃蓄血,膀胱蓄血
    9)化燥伤阴,发痉发厥
    10)邪袭精窍,小便涩痛
    4.伏暑
    1)病状似疟,湿遏热伏
    2)外邪一解,伏邪自现
    3)里邪已尽,余热阴虚
    4)邪伏血分,病多凶变
    5)伏暑初起,宣解上焦
    第六章湿病、暑病与痉病
    一、湿病
    二、暑病
    三、痉病
    下篇
    章《四圣悬枢》
    1.太阳经
    2.阳明经
    3.少阳经
    4.三阳经汗法
    5.三阳传胃
    6.三阴入脏及治法
    7.太阴经
    8.少阴经
    9.厥阴经
    10.脏腑治法
    第二章《湿热病篇》
    第三章《温热论》
    第四章《陆懋修医学全书》
    一、节选文
    二、陆九芝为温热病选方
    三、陆九芝《不谢方》选录
    第五章《温热逢源》
    一、论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
    二、论伏气发温与暴感风温病原不同治法各异
    三、论伏邪外发须辨六经形
    四、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
    五、伏温从少阴初发治
    六、伏温由少阴外达三阳治
    七、伏温热结胃腑治
    八、伏温上灼肺金发喘逆咯血咳脓治
    九、伏温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治
    十、伏温外窜血络发斑疹喉痧等治
    十一、伏温化热郁于少阴不达于阳
    十二、伏温化热内陷手足厥阴发痉厥昏蒙等
    十三、伏温挟湿内陷太阴发黄疸肿胀泄利等
    十四、伏温阴阳淆乱见错杂
    十五、伏温外挟风寒暑湿各新邪为病
    十六、伏温兼挟气郁痰饮食积瘀血以及胎产经带诸宿病
    第六章《温病条辨》
    卷一上焦篇
    一、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二、暑温
    三、伏暑
    四、湿温寒湿
    五、温疟
    六、秋燥
    卷二中焦篇
    一、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二、暑温伏暑
    三、寒湿
    四、湿温(疟、痢、疸、痹附)
    卷三下焦篇
    一、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二、暑温伏暑
    三、寒湿
    四、湿温
    五、秋燥

    任启松,安徽濉溪人士,出身中医世家,四代家传,幼承庭训,学验俱丰。复于陕西中医学院,临数十年,渐臻融通之境。先生由易入医,遍读古今医书,不得其要。后读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如拾旧物,而明医易一理,别无二致。悬象观物,诸般藏象脉理,如洪炉点雪,通彻洞明。
    先生退休后,现于北京平心堂和宝天中医门诊等地悬壶济世。先生融通医易,提出天人相应,共此阴阳的气行理论。治病立足一元盈缩之象,合于四象枢土之行。临立方独尊仲景,同时融会黄坤载、郑寿全、胡慎柔之学。用药每法经方,不出仲景规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