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政治与人:先秦政治哲学的三个维度郝长墀9787562043959
  • 正版
    • 作者: 郝长墀著 | 郝长墀编 | 郝长墀译 | 郝长墀绘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郝长墀著| 郝长墀编| 郝长墀译| 郝长墀绘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60000.0
    • 页数:33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2043959
    • 版权提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郝长墀
    • 著:郝长墀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562043959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8-01
    • 页数:337
    • 外部编号:120033986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部分 单维政治哲学
    章 韩非子:自爱与纯粹政治的人
    节 政治和算计的人
    1.1 政治制度(社会)的起源
    1.2 人
    1.2.1 人的自私与关系
    1.2.2 趋利避害的本
    1.3 权力结构和运行
    第二节 无形的监狱和率的权力制度
    2.1 赏罚与形名相符关系
    2.2 权力与监视
    . 权力与制度
    第三节 在利益的天平上评判道德
    3.1 道德与权力
    3.2 道德感化与民智
    3.3 忠孝理论与政治上的混乱根源
    3.4 道德理念与政治混乱
    3.5 道德与人
    3.6 泛道德化的思维错误
    3.7 道德与工具思维
    第四节 韩非子对于宗教的批判
    4.1 上古时代天命思想与政治生活
    4.2 韩非子眼中的“天”
    4.3 韩非子对于龟策、星术、鬼神等宗教活动的批判
    4.4 天命、孝祖、保民
    第五节 韩非子哲学的意义
    5.1 政治世界中的人的概念:自爱与不确定的他者
    5.2 政治等级制度的起源
    5.3 自爱的延伸
    第二部分 二维政治哲学理论
    第二章 孔子:道德、政治与人的塑造
    节 孔子的问题
    1.1 何谓礼
    1.2 礼的来源
    1.3 礼的作用对象
    1.4 人与使命感
    1.5 道德真理
    1.6 君子理想人格与平凡生活
    第二节 孔子的道
    2.1 作为观念的“道”与作为成就的“道”的区分
    2.2 道与人
    . 道德与实践
    2.4 作为道德理想的道与个人生活
    第三节 人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1 孔子哲学中“学习”的道德和政治含义
    3.2 学习的例子
    3.3 学习是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
    3.4 人是工艺品
    3.5 学习之道
    3.6 道德与能力
    第四节 治之道(政治生活与道)
    4.1 圣王的理想
    4.2 正名
    4.3 孔子的道德理想与政治现实
    第五节 孝与爱有差等
    5.1 孔子的政治道德思想体系
    5.2 人在尽孝道中成为自我
    5.3 父亲意志的,家庭的神圣
    5.4 孝与时间、不朽
    第六节 《论语》中“天”、“鬼神”观念
    6.1 天的概念
    6.1.1 具有意志的天
    6.1.2 天与天命
    6.1.3 天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人类世界
    6.1.4 天与语言
    6.1.5 天与道德
    6.2 鬼神的观念
    第三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节 义与利的问题
    1.1 政治的基础:利还是礼?
    1.2 物质生活与乐(le与yue)
    1.3 道德与政治权力
    第二节 孟子论人(一)
    2.1 本心与本真存在
    2.2 工艺品比喻论
    . 流水比喻论
    2.4 生之谓论
    2.5 仁内义外的论
    2.6 义内论
    第三节 孟子论人(二)
    3.1 善定义与四善端
    3.2 善论核心概念:亲亲之爱
    3.3 善与有机物比喻
    第四节 孟子论人(三)
    4.1 不忍之心与善
    4.2 不忍之心与四端
    第五节 孟子论人(四)
    5.1 尽心、知、事天
    5.2 天爵与人爵
    5.3 万物皆备于我矣
    第六节 道德修养与道德责任
    6.1 道德行为与道德语境
    6.2 道德修养是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根源
    6.3 道德修养不需要特殊技能
    6.4 道德修养之路与家的观念
    6.5 被选中的意义与道德责任
    第七节 《孟子》中天与政治的关系
    7.1 天与政治
    7.2 天意与禅让制
    7.3 天与圣贤之师
    7.4 天与人:两种荣誉
    第八节 墨子、孟子、杨朱:三种爱
    8.1 孟子对于杨朱和墨子的批判
    8.2 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
    8.3 儒家的亲情之爱
    第三部分 三维政治哲学理论
    第四章 《诗经》、《尚书》与墨家政治神学
    节 殷周的核心信念、《诗经》、《墨子》
    1.1 “上帝”与“天”没有实质的区
    1.2 商朝人的“尊天事鬼”;西周的德孝之分
    1.3 《诗经》的政治神学思想
    1.4 《墨子》与《诗经》政治神学的相似
    第二节 《尚书》的政治神学思想
    2.1 《虞夏书》:敬畏天命
    2.2 《商书》:天命与
    . 《周书》:天子与民主
    2.4 《论语》中的《诗经》
    第五章 与爱:政治神学的思维方式
    节 民主政体的问题
    1.1 民主政治思维方式局限
    1.2 民主政体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二节 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政体
    2.1 神、人之分
    2.1.1 苏格拉底的智慧
    2.1.2 苏格拉底之生
    2.1.3 苏格拉底之死
    2.2 真理与意见
    2.2.1 多数人的意见与真理的区分
    2.2.2 正义、法律和城邦、多数人的意志
    第三节 墨子:天意、兼爱
    3.1 两种
    3.1.1 人类与天意
    3.1.2 众义、天意、政治制度的建立
    3.2 自爱与兼爱
    3.3 正义与爱
    第六章 墨子是功利主义者? 节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我”的概念
    第二节 墨子的兼爱:“他人”的概念
    第三节 儒家的仁爱:“我们”的概念
    第四节 莱维纳斯:我与他人关系的不对称
    附:荀子论天与
    后记

    郝长墀,河南新乡人。2001年12月在美国Fordham大学获得哲学博士,曾在哈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在贝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武汉大学克雷茨曼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主包括象学、先秦哲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与著述以揭示人的宗教、伦理、政治三个维度的含义为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