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算学与经学 中国数学新史朱一文9787100224116
  • 正版
    • 作者: 朱一文著 | 朱一文编 | 朱一文译 | 朱一文绘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朱一文著| 朱一文编| 朱一文译| 朱一文绘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09-01
    • 版次:1
    • 印次:1
    • 页数:292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0224116
    • 版权提供:商务印书馆
    • 作者:朱一文
    • 著:朱一文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98.00
    • ISBN:9787100224116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9-01
    • 页数:292
    • 外部编号:120312044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与方法

    一、辉格解释

    二、文献史料

    三、古为今用

    四、实作转向



    第二章 郑玄与《九章算术》

    一、郑玄引《九章算术》以注经

    二、郑玄以《九章算术》注经的历史语境

    三、郑玄以数学注经的历史影响



    第三章 南北朝数学的分途与合流

    一、南北传统算学的分途与合流

    二、经算的兴起与算学的再次分途

    三、重述南北朝算学史



    第四章 初唐的学术与政治

    一、李淳风生平

    二、李淳风对晋朝律历体系的态度

    三、李淳风对前史律历志的态度

    四、李淳风的律历体系

    五、初唐学术与政治之关系



    第五章 初唐的算学与儒学

    一、贾公彦算法

    二、孔颖达等算法

    三、甄鸾撰、李淳风等注释《五经算术》

    四、两家算法之观念与制度基础

    五、初唐数学与儒学之关系



    第六章 朱熹的数学世界

    一、朱熹的数学实作——以《仪礼经传通解》为例

    二、朱熹的数学观

    三、宋代数学与儒学之关系



    第七章 宋代的算学与易学

    一、大衍筮法与大衍总数术

    二、河图洛书与中国数学起源论述、纵横图

    三、宋代数学与易学之关系



    第八章 明清之际的数学、儒学与西学

    一、《同文算指》与西方笔算的传入

    二、黄宗羲的数学、礼学与西学

    三、方中通的数学、易学与西学

    ……

    第九章 清中叶以降的算学与考据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朱一文,1981年生,上海人。科学技术史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学史,近年来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数学与儒学的关系史、数学史研究方、数学哲学与数学编史学等理论议题。在国内外哲学、科学史学术刊物发表独著中英文30余篇,主持社会科学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等重量项目3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际数学史学会颁发的蒙特卡奖(Montucla Prize)提名(2017年)、中国数学史学会颁发的青年奖(2017年)和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2020年)。

    本书旨在从算学与经学关系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数学史,推进世人对于中国数学的多元传统与混杂本质的理解。中国传统数学的特色可以归纳为:采用构造的术统率应用问题的文本形式,机械化的筹算过程虽然寓理于算、却也与术文有相互作用。这些特点完美体现在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唐初编撰的十部算经之中。在这一传统之下,中国筹算数学在宋元时代达到其高潮,产生了贾宪、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等一批杰出的算家。明代以后,由于珠算的逐渐行用和西方数学的传入,使得中国数学发展的主流发生了转变。这些传统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其不同之处反映了中国数学的多元,而其相同或相近之出又折出中国数学的混杂。从本书的研究来看,我们应该把数学知识的传承与数学知识的发现、创造分开来看。数学知识的传承主要取决于学脉与教育制度,数学知识的发现与创造则主要取得于思想的自由度及不同思想之间的互动,两者的发展步调并非始终一致。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