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全新大学何为陈平原 著9787301263563
  • 正版
    • 作者: 陈平原 著著 | 陈平原 著编 | 陈平原 著译 | 陈平原 著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平原 著著| 陈平原 著编| 陈平原 著译| 陈平原 著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3
    • 印次:1
    • 字数:230000
    • 页数:411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1263563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陈平原 著
    • 著:陈平原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5.00
    • ISBN:9787301263563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411
    • 外部编号:1201211095
    • 版次:3
    • 成品尺寸:暂无

    “大学五书”小引
    自序
    辑大学之道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大学排名、大学精神与大学故事
    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从“文化的观点”看“大学”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之道”
    为大学校长“正名”
    我为什么反对学者当校长
    我看“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辑北大情怀
    大学三问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我的大学观
    我看北大变革
    北大边缘人
    书法的北 “好读书”与“求甚解”——我的“读博”经历
    第三辑学院内外
    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答《人民日报》记者徐怀谦问
    博士只是一张入场券——答《中华读书报》记者祝晓风问
    学院的“内”与“外”——答《读书时报》记者熊彦清问
    学者与传媒——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许燕问
    我的“八十年代”——答旅美作家查建英问
    陈平原、饶毅教授共话北大发展
    修订版后记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地区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曾被教委和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获得者”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当代中国人文观察》等。

        自序     将近年所撰关于大学的文章结集成书,总该有个理由。比如,跟本人已刊诸书相比,有所推进?相对于学界同仁的著述,又有哪些特点?即便没能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起码也得在学术思路或写作策略上显示自家面目。记得小时候过年,常见的对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可这不能成为爆竹声中编排新书的充足理由。还是略为回顾各文的写作经过,也算是给自家著述添加若干略带广告质的注脚。     作家查建英采访时,曾追问我在2003 年北大改革论争中的立场:“那场争论当中,人文学者是反对张维迎改革方案的主力,而社科学者,特别是经济学家们,则是支持的主力。我觉得你的态度在人文学者里比较少见,你始终保持一个温和的调子来讨论问题,你赞成的似乎是一种‘保守疗法’,一种稳健的逐步的改革。”(参见本书《我的“八十年代”》一文)这是一个很敏锐的观察。确实如此,我谈北大改革四文,虽然也入各种集子(如沈颢主编《燕园变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年9 月;博雅主编《北大激进变革》,华夏出版社,2003 年9 月;钱理群、高远东编《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 月;甘阳、李猛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1 月),但不是这场论争的代表论述。因为,针对不强,基本上是自说自话;作为辨章读,不过瘾。 为什么?并非不晓得报章文体倾向于“语不惊人死不休”,只因我更欣赏胡适创办《独立评论》时所说的,作为专家而在公共媒体上发言,要说负责任的话,既不屈从于,也不屈从于舆论。大学改革,别人说好说坏,都可以斩钉截铁,我却深知兹事体大,休想快刀斩乱麻,其功于一役。历史明,那样做,不只不现实,而且效果不好。 相对于论战诸君,我之立论稍微不同,很大原因在于,我对中国大学(尤其是北大)有过若干研究。已经刊行的《北大旧事》《老北大的故事》《北大精神及》《中国大学十讲》等,不敢说有多精彩,但起码让我对中国大的史与现状有较多的了解。理解大学问题的复杂,理解改革的代价,也理解各种冠冕堂皇的口号背后,很可能隐含着利益争夺甚至各种卑污的权谋。因此,与其说我在参加论战,不如说我在延续已有的叩问与思考——叩问大的史与现实,思考大学的理念与实践。 正如德里达说的,“大学存在于它企图思考的世界之中”,要想承担起历史责任,组织一种创造的抵抗——“抵抗一切(政治、司法、经济等)(对大学)的重占企图,抵抗一切形式的主权形态”(参见杜小真、张宁主编《德里达中国讲演集》134 页),其实是十分艰难的。尤其在当代中国,谈论大学改革,涉及理想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制度与精神、个人与等,远不只是制订若干操作手册那么简单。 在《大学三问》中,我特别强调:“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而在《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中,我又认定:“大学不像工厂或超市,不可能标准化,必须服一方水土,才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北大,其迷人之处,正在于她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跟多灾多难而又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一起走过来,流血流泪,走弯路,吃苦头,当然也有扬眉吐气的时刻。你可以批评她的学术成就有限,但其深深介入历史进程,这一点不应该被嘲笑。如果有,我们把北大改造成为在西方学界广受、拥若干诺贝尔奖获得者,但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进程无关,那值得庆贺。”如此强调大学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情境,无法简单复制,故全书以《大学之道》起兴,而不以关于北大改革诸文开篇。在我看来,后者只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大学改革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好戏——或者烂戏——还在后头呢。 “中国经验”,尤其是中国大学史,是我理解“大学之道”的关键。我当然明白,今日中国的大学制度,主要是“旁采泰西”而不是“上法三代”的结果。因此,在思考及论述中,除了孔夫子以降的历史经验,更倚重西贤有关论述。比如,关注“大学的理想”(参见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也探究“大学的功用”(参见Clark Kerr 著、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思考“学术责任”(参见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也努力“走出象牙塔”(参见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等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进入“美国校园文化”(参见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也面向“21 世纪的大学”(参见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等译《21 世纪的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教育学家的著述固然精采,以下三段关于大学的评说,同样或者更让我感动: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每一任务借参与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150 页,北京:三联书店,1991) 为了实现人的潜能,为了克服我们政体不易于理解各种重要政体形式的倾向,大学必须站出来帮孤立无援的理。大学是容纳探索和思想开放的地方,它鼓励人们不是功利地而是为了理而利理,它提供一种气氛使哲学怀疑不至被道德风尚和占上风的势力吓倒,它保存伟大的行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以使对潮流的挑战和置疑能够得到滋养。(布鲁姆著、缪青等译《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268 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即应该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杜小真、张宁主编《德里达中国讲演集》61 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布鲁姆(AllanBlom,930—1992)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这三位大学者,政治立场以及学术面貌迥异,或存在主义、或保守主义、或解构主义;但作为哲学家或政治学家,他们都聚焦大学在急遽变化着的当代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都将人文学作为大学的核心,关注其跌宕起伏的命运,这是我所感兴趣的。或许,正因为他们是教专家,不太考虑技术层面的教育组织、教育管理、教育经济等,而集中精力在文化、精神、价值层面上思考大学问题,这样一来,反而能在“教育名著”视野之外,开辟广阔的思考及论述空间。而这也正是我切入“大学”的角度——在我来的大学改革,需要教育家史学家、哲学家以及一切对教育感兴趣的读书人的共同参与。 谈论中国大学,可以是专业,也可以是专题演讲,还可以是随笔、短论、答问等。不完全是为本书之体例驳杂辩解,如希望兼及历史与现实,确实不一定非高头讲章不可。或,或短棒,或,或弹弓,只要有效,不妨十八般武艺一起上。我之不薄“演讲”,是因为特别看重公众对于“大学”这一社会组织及文化传统的自我反省能力。书中好些章节,是作者应邀在北大、清华、华师大、首都师大等为大学生、所做的演讲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的前四节是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研讨会(成都)上的专题演讲,后两节则是在陕西电视台“开坛”节目中与各民办大学校长的对话。《大学之道——书院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以及《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叙事”》虽是专业,却也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并获广泛。至于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上所做的专题演讲“中国大学”(文稿刊《中国大学教学》2005 年10 期),因主要观点已见《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中的同名,这次不再收录。 一般说来,“演讲”以及“答问”,远不如“”专深,好处是体现一时代的文化氛围。如你的拟想读者是教专家,而是关注中国大学命运的读书人,那么,采用这种现场感很强的“对话”姿态(包括保留听众的提问),未尝不是“讨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类型、一种论述策略、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独特文体,“对话”是人类探索真理以及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不满足于传递或接受专业知识,更希望学习思考,追求真理,参悟人生,那么,永无止境的“叩问”与“对话”,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么说,类似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所自嘲的“戏台里喝彩”。其实,将与随感、演讲与答问、历史与现实、宏大叙事与私人记忆等掺和在一起,造成一种明显的“对话”状态,在我,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歪打正着。本书之“未完善”,正好对应着中国大学改革的“进行时”——正因为中国大学仍“在路上”,既非十全十美,也不是朽木不可雕,这才值得你我去追踪,去思考,去参与。 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学术思路”比“著述文体”更值得重视,那就是:从历史记忆、文化阐释、精神构建以及社会实践等层面,思考“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有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丙戌正月初六,是日阳光普照,气温零下十度,浓郁的水仙花香中,编定全书并撰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