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琴学存稿王风 著9787229096311
  • 正版
    • 作者: 王风 著著 | 王风 著编 | 王风 著译 | 王风 著绘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风 著著| 王风 著编| 王风 著译| 王风 著绘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50000.0
    • 页数:291
    • 开本:16开
    • ISBN:9787229096311
    • 版权提供:重庆出版社
    • 作者:王风 著
    • 著:王风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28.00
    • ISBN:9787229096311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291
    • 外部编号:120128479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叙
    琴史
    故宫藏琴曲《秋鸿》图谱册因及元明徐门琴考
    南宋浙派古琴源流并及琴曲《秋鸿》作者考辨
    王世襄郑珉中先生交办三游洞琴事铭刻考据
    琴器
    俪松居旧藏唐至德丙申“大圣遗音”伏羲式琴
    北宋晚期“官琴”典型器“松石间意”宣和式琴
    古琴国手管平湖常所用“猿啸青萝”变体霹雳式琴
    琴言
    人话
    源流
    琴派
    谱本
    解题
    嘶器
    鉴赏
    乱弹
    序跋
    《闽派琴宗李禹贤》跋代序

    王风,福建福州人,现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文学史、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工作,学术工作在行内颇得。费时12年编的《废名集》获第二届图书奖。古琴方面,习琴二十余载。九十年代中期,因王世襄先生之介,拜师故宫博物院郑珉中先生,学琴之余,于鉴定方面多所问教,乃得以入门。後成为郑珉中先生主编《故宫古琴》的主要手,负责所有琴器的文字说明写作。近年成为嘉德、保利等大拍卖公司古琴方面的首要鉴定顾问。又感于琴学研究的水平孱弱,多年来亦抽暇用力于琴史。

    序一 这本单薄的小书,比原计划的出版时间,整整晚了一年。去年初拙著《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印出,书末“作者小传”,我将本书书名顺带写了进去,想着反正快出来了。转念又想其时两三篇稿将成,拖上两三个月补入,则显得不那么寒碜也说不定。结果这一拖就是一年,那几篇打算插进去的文章依然是未完稿。疏懒成加多头做事,首尾不能相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见到我那“广告”的认识或不认识的琴友,不免狐疑乃至抱怨,以为“卖个破绽”,这儿是一总要告罪的。 说起来,我的所谓“专业”,是所谓“文学”。“文学”也没做多少,不过从没有出版社主动约稿。反是这看似“玩票”的古琴,前后有五六家动议,几乎让我幻觉入错了行。如今总算凑了出来,接近是严晓星兄督促的结果。数年来,有规律的电话、函件,每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责之以大义,终于让我感到无所逃于天壤之间。而能有这么些文字,则来源于龚敏兄的一个错觉。六七年前,由他居间“始作俑”,港台几家学术机构组织古琴学术会议,前后办了五届。这一系列学术会议有个奇长的名称,“‘古琴、音乐美学与人文精神’跨领域、跨文化靠前学术研讨会”。当年他想当然地以为我对古琴有“研究”,不容分说,必须襄赞。而事实上,天地良心,我确实什么都没做过。固然《故宫古琴》的琴器说明我动过笔,但那只是替郑珉中先生“码字”而已,借机学习。如今被逼着“研究”,也就只能现抓题目。于是有了“截搭”故宫《秋鸿》图谱册的文章,在我是以此记念与郑先生的因缘,让我感怀终身的对我的栽培。 于是,渐渐有了琴史方面的一些工作,刚开始处理宋明间徐门琴时,发现对我有效的前研究,居然是远在一个甲子之前,饶宗颐先生的《宋季金元琴史考述》,不免让我大出意外而大感震惊。接着因为另外一些缘由,又有了涉及民间重器的一些文字,只是本书写及的几床琴器,郑珉中、王世襄先生早有论述,在我无非“衍义”而已。不过这些个文章,主动做的一篇没有,统统属于朋友“拉夫”的结果。拉来拉去,大家好像觉得我真的很懂古琴似的。三年多前,中国靠前广播电台王肖兄辗转寻到北大,要我上她的“孔子学堂”讲古琴。这个栏目的名称实在太过严重,已不是班门弄斧,或关公门前耍大刀的问题了。顶着圣人的牌位谈圣人之器,毋需天大的胆也要斗大的胆。不过终究拗不过,还是去了。大大超出原来的计划,弄出十二期来,从2012年8月1日开始,一周一会,聒噪了三个月之久。这组节目被命名为“知‘音’古琴十二拍”,我不太明白其微言大义,只是提出说“十二拍”于古无征。王兄大有兴趣足成个“十八拍”,我只好落荒而逃土遁而去。 一年多前凑这本小书时,发现文章实在没有几篇,就打起这个节目的主意。节目每期只剪辑有25分钟,王肖于是安排人员从原始素材录音中还原文字,字数几近十万,却原来录制时胡说乱道了如许。我做过媒体,知道那是随风而逝的东西,如今要落为文字,呈堂供,真是看得心惊胆寒,深感言多必失的古训是多少血泪的结晶。不得已裁切归并,分为八题,总曰“琴言”,随后东添西补,终于还是左支右绌。无奈找相熟的朋友把场,郭平、林晨、顾迁等诸兄均批注掷回。看那言下之意,似有不以为然,却又无可奈何,见我什么都敢说,总之想必都替我捏把汗。 如此终至于杂体混陈,自然不像个东西,勉强分为数组。本书副题“论说杂集”,确是有“论”有“说”,杂处一地。循名责实,名实相付,这是本书专享可以自信的了。 这不多的一些文字,也还劳动诸多小友的帮忙。以《秋鸿》为由头的两篇文章,袁一丹、王芳和刘汭屿、梁苍泱分别为我核对了引文和注释。书内的图片,包括各琴器照片的“抠图”,全赖蔡函力君收拾。另外如郑阳、张迪、张一帆、黄纯一等诸公,也从不同方面对本书有所帮。孙峻峰兄及其伙伴,作为出版方,更是投入诸多心力。在我虽觉得不免有负雅望,也只能无以言谢了。 与古琴结缘,算来也有四分之一世纪了,时作时辍,浅尝辄止,而蒙前辈们的关照和关心不可缕述。领我入门的李禹贤先生仙逝有年,书末短短的一篇文字实在不能尽意,也只有待来日了。李莉师妹编辑的李老师作品集,起名着眼于地域,在我实以为未必可以范围。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郑先生早先的题签“李禹贤古琴艺术”。复思二十年前拜会王世襄先生夫妇,承蒙错爱,荐师赐器,寄望悠远,饮水思源,不免怅然。此戋戋小册,珉中先生亦为题写书名,友朋见之辄谓人书俱老。册中的这些浅陋文字,尚不敢呈于先生左右以蒙教诲。希望将来能出息些,做出可以向先生请教的文章。此之谓善颂善祷欤,谨为先生寿。 乙未大寒之日写于燕园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