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冯契 著9787567540026
  • 正版
    • 作者: 冯契 著著 | 冯契 著编 | 冯契 著译 | 冯契 著绘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冯契 著著| 冯契 著编| 冯契 著译| 冯契 著绘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63千字
    • 页数:373
    • 开本:32开
    • ISBN:9787567540026
    • 版权提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冯契 著
    • 著:冯契 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67540026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373
    • 外部编号:120134647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第二篇
    秦汉――青代(战争以前)(上)
    第五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节 独尊儒术以及哲学论争中心的转变
    第二节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
    一、“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二、天人感应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
    三、“顺命”、“成”与“防欲”
    四、“形神”之辩上的“尊神”
    第三节 《淮南子》与西汉儒道之争――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
    第四节 《易纬》与杨雄的象数之学
    第五节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
    一、《论衡》的批判精神
    二“自然之道,非或为之”
    三、关于必然、偶然以及“命有二品”
    四、“有善恶”与学以“成德”
    五、“精神依倚形体”和“知物由学”
    六、“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第六节 张衡和王符的宇宙论
    第六章 玄学盛行与儒、道、释的鼎立
    节 名教危机与玄学之兴起
    第二节 王弼:“贵无”说
    一、“崇本举末,形名俱有”
    二、“以无为本”和“体、用”范畴的提出
    三、“天命无妄”,“圣人有情”
    四、“寻言观意”,“得意忘言”
    第三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一、“非汤武而薄周孔”
    二、论“自然之和”
    三、对宿命论的挑战
    四、“得意忘言”,“越名任心”
    第四节 裴颁“崇有”论以及辩析名理的思潮
    一、裴颁“崇有”论反对“贵无”说
    二、欧阳建“言尽意”论反对“言不尽意”说
    三、辩析名理的思潮与鲁胜《墨辩注序》
    四、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逻辑思想
    第五节 向秀、郭象论“有而无之”――“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一、向秀、郭象与《庄子注》
    二、有无统一,“独化而相因”
    三、“遇”即是“命”
    四、关于人的自由(逍遥)以及质用(能)的统一
    五、“体与物冥”与“因彼立言”
    第六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
    第七节 学的玄学化
    一、僧肇:“非有非无”,“即动求静”
    二、僧肇:“般若无知”
    三、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和“顿悟成”
    第八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唯物主义的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
    一、战斗的无神论者
    二、“森罗均于独化”
    三、“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四、《神灭论》的“穷理”逻辑
    第九节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科学方法
    第七章 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
    节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及其对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 天台宗论“三谛圆融”
    第三节 相宗“一切唯识”与华严宗论“法界缘起”――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一、玄奘的“法相唯识”学说
    二、法相宗与因明
    三、法藏关于“理、事”的学说
    四、宗密的“判教”理论
    第四节 禅宗“顿悟”说
    一、“凡夫是,世间即出世间”
    二、“自心是”与“顿悟成”
    三、“对法”――相对主义反对烦琐哲学
    四、关于“传法”(传授世界观)的方式
    第五节 李筌论“盗机”
    第六节 韩愈、李翱:理学的先驱
    一、韩愈:以儒排
    二、韩愈:“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
    三、李翱:《复书》
    第七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
    一、对儒、道、释的分析批判态度
    二、对气一元论的发展
    三、在更高阶段上向“明于天人之分”的论点复归
    四、柳宗元论历史演变的“势”
    五、柳宗元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理论
    本卷征引文献要目
    索引
    初版整理后记
    增订版整理后记

    冯契(1915-1995),原名冯宝麟,20世纪中国有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经过一生的沉思,建构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代表作有“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哲学史两种”(《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进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