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慢即是快 透视多元资产杨培鸿97875430
  • 正版
    • 作者: 杨培鸿著 | 杨培鸿编 | 杨培鸿译 | 杨培鸿绘
    •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萌萌哒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杨培鸿著| 杨培鸿编| 杨培鸿译| 杨培鸿绘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01
    • 字数:271000
    • 页数:28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3233065
    • 版权提供:格致出版社
    • 作者:杨培鸿
    • 著:杨培鸿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5.00
    • ISBN:9787543233065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2-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01
    • 页数:280
    • 外部编号:120257002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1多元资产策略简介

    多元资产的演变

    多元资产策略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多元资产策略的机遇

    2多元资产辨析

    多元资产与择时

    多元资产与行业轮动

    多元资产与大类资产配置

    多元资产与FOF

    3多元资产的运行

    业务模式

    团队架构

    投研系统

    讨论会

    4适应战略资产配置

    战略资产配置的考虑要素

    适应战略资产配置的功能

    适应战略资产配置的常见考虑因素

    5长期回报预测

    企业行为与者回报:微观视角

    经济增长与盈利增长的历史视角

    市场的实际稀释效应

    长期回报的驱动因素

    A股长期回报设及其应用

    6动态战术资产配置

    为什么要做战术资产配置

    战术资产配置的多因子框架

    动态战术资产配置框架示例

    动态配置框架使用示例

    7组合构建探讨

    经典的组合构建模型

    如何处理战术观点

    核心—卫星组合构建

    8风险平配策略研究

    风险平配策略的时间维度

    风险平配策略的风险溢价维度

    风险平配策略的理论基础:长期视角

    风险平配策略的实分析

    风险平配策略的杠杆问题

    小结

    9执行工具研究

    主动策略与被动策略的选择

    主动策略的评估与选择

    被动策略的评估与选择

    小结

    10风险管理与业绩评估

    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示例

    业绩分析与评估

    参考文献

    多元资产辨析2016年被认为是中国的FOF元年,多元资产的概念迅速流行开来。但是,由于该业务相对较新,不少者把多元资产等同于择时,或者大类资产配置、行业轮动和FOF。我们认为这些认知都只是反映了多元资产的部分特征,多元资产在内涵上要更丰满。本章将对相关的概念进行辨析,从侧面揭示出多元资产的一些特征。者在预备市场调整或试图预测市场调整时所遭受的损失要远大于市场真正调整时的损失。
    ——彼得·林奇

    多元资产与择时
    尽管择时在国外者群体中背负恶名,但是不少国内者对它情有独钟,经常会把多元资产尤其是其战术资产配置部分与择时进行关联,认为战术资产配置就是战术择时。但是,在我们看来,多元资产与择时有相当大的差异。差异体现在多方面。
    从目标来看,多元资产的目标并不是获取收益,而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这些目标具有较高差异度,有的目标稍微偏重收益,有的目标偏重定期支付压力,有的目标偏重通胀防护,不一而足。但是,很少有多元资产者的目标仅仅是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我们从风险收益特征的角度来分析,多元资产需要在满足特定目标的前提下使得收益增长路径更为平滑,因此,风险管理是多元资产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择时的目标就相对更为单一,主要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择时者试图通过追逐在下一阶段可能表现更好的资产来获得好的回报。换句话说,多元资产的收益目标与风险容忍度永远是一体两面,抛弃任何一个都是有偏的,但是择时会刻意地低估风险管理的价值。
    从理念来看,多元资产会重视战略资产配置,而择时完全相反。择时会抛弃不喜欢的资产而去选择可能更优的资产,但是多元资产即使不喜欢某一类资产也大概率会保留其配置,只不过会降低配置比例,降低的程度会受到风险预算的约束。原因在于多元资产会由战略资产配置来控制组合整体的风险收益特征,战术资产配置只会围绕着战略资产配置来运动,但是不会抛弃战略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对择时者的约束力相当弱,或者喜欢择时的者的框架里根本就没有战略资产配置的位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念,在实践难以存。信择时的者会轻视资产配置的作用,而相信资产配置的者会对择时不屑一顾。
    从实践和对国内外者行为的观察来看,我们坚信资产配置才是多元资产的核心生命力,而择时不是。抛开风险管理的择时甚至是有害的。Campbell和Harvey(1996)分析了1980—1992年间份简报的所有择时建议,他们发现,77%的择时建议都落后于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更有趣的是,这两位研究者发现,当择时者给出错误的择时建议之后更有可能继续给出错误的择时建议,但是给出正确的择时建议之后并不会有继续给出正确择时建议的倾向。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择时难度较高之外,还有可能和择时者的赌徒心态有关。择时的成功概率与扔硬币差不多;正如每一次扔硬币都是独立事件,只要者的分析不发生系统偏差,每次择时成功概率就都是随机的,不具有连续。因此,择时的结果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很难持续。但是,一旦作出了事后明是错误的择时决定,并因此遭受了损失,这类者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损失厌恶特征,会变得更加偏好风险,系统地估小概率事件,使分析出现更大的偏误,对下一次择时下更大的注,错误的择时建议因此容易出现连续。不成功的择时使得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就像硬币已经不再是一枚均衡的硬币,变成了有偏的硬币。这种属的变化会令择时失败,这也是择时在国外者群体中很难获得认同的原因。无论是原理还是实际的样本都明了这一点。
    ……
    当然,相信择时的者坚信自己能避免市场的大跌并收获不错的回报。的确,如果错过差的100个交易日,1991年年初的1美元到2019年6月将变成927美元,是买入持有策略的57倍,年化收益率也从买入持有策略的10.26%变成了27.09%。表2.2如果错过差的交易日确实能带来回报。因此,择时讨论的关键在于双向正确的可能。成功的择时需要既抓住上涨又避免下跌。为什么择时很难做对呢?这与资产价格的运行有关。资本市场往往是小幅上涨逐步积累,突然出现大幅下跌,之后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几个单个交易日大幅上涨的情况。这种模式决定了择时很难双向正确。如果之前不能在一片祥和中避开突如其来的大跌,就相当于损失了择时一半的效果。如果在突如其来的大跌之后决定降低风险,又可能错过即将到来的大幅上涨,继续犯第二次错。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