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异托邦:现代法治思想之光陈皓
  • 正版
    • 作者: 陈皓著 | 陈皓编 | 陈皓译 | 陈皓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皓著| 陈皓编| 陈皓译| 陈皓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05-01
    • 字数:149000
    • 页数:209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1321522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陈皓
    • 著:陈皓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301321522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1-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5-01
    • 页数:209
    • 外部编号:3115801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拉德布鲁赫:法对人的关心

    韦伯:法治的“理想型”

    哈特:为“法律就是法律”的辩护

    富勒:程序之治与交往理

    德沃金:法律的论

    拉兹:权利的“依系”与“独立”

    戴雪:英国现代法治的自我生成

    马里旦:权力悖论与感法治

    霍姆斯:司法说理的根据在于对法律的认知

    卢埃林:规则之治的怀疑与确信

    菲尼斯:正义之治的客观叙事

    施塔姆勒:正义法对形式法的矫正

    哈耶克:法治与自由

    埃利希:法律强制与活法之治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法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涂尔干:社会规范的神圣本源

    福柯:权力与自由

    弗兰克:司法审判中的人格因素

    昂格尔:预言法治的未来

    附文:法律正义的古典与现代
    后记: 我奶奶和一枚纪念章的故事

    陈皓,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法律思想史。在《法制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发表多篇;参与、北京市社科等课题项目;出版著作《卡多佐:司法传统的革新》《侵权法的矫正正义论》《保险与侵权法:参与限度的研究》;自2016年起至今在《报》开设“现代西方学家法治”“艺术图像与法律思想”学术专栏。主要讲授学导、法理学、法学方、法律图像学等课程。

    两个故事:对富勒法治观点的误读与正解富勒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然而究其论说,并无“自由”“正义”“安全”“平等”的言论,法律成之为法律的道德要求,不是别的,而是“程序”。可是,程序是道德吗?法律符合正当程序的要求,就意味着法律与道德不可分吗?富勒将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用“边际效益”解释“愿望的道德”,用“经济交换”解释“义务的道德”,道德和经济难道是一回事吗?当我们一口气读完《法律的概念》,心里充满了对哈特那种解剖式分析思路的赞叹,赞叹经典确实为经典。然而,当我们断断续续地读完《法律的道德》,心里充满了太多的疑问。
    为了找到,让我们重新回到他讲述的那些故事中,去追寻富勒的真意!
    故事之一。一位久病不愈的母亲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多年来在病榻前照顾,另一个女儿则不闻不问。这位母亲未曾留下遗嘱便离开了人世。从我们的道德感觉上,那位孝顺的女儿应当得到全部遗产。但是,根据法律规定,这份遗产将会被平均分配。有的时候,法官会努力地从规则和事实中作出一些解释,使得孝顺的女儿获得更多的“奖励”。富勒问,我们都知道“勿取属于他人之物”这样的道德规则,但是我们如何“确定”哪些东西是属于别人的?富勒回答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诉诸法律而不是道德”。
    富勒说,“美好的生活需要的不是良好的意愿,而是明确的规则”。他举例说,在因纽特人中间好像没有明显的规则界定一项婚姻关系的开始和结束。由此导致,在一个人看来是公平竞争一位女士的行为,在另一个人看来却是对他家庭的侵犯。于是,因纽特人的社会出现大量由嫉妒导致的暴力争斗,而这些争斗转而又导致很高的率。因此,道德本身并不能形成良好秩序,采取某种明确的措施来界定和稳固婚姻关系才能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和这番论说,我们首先了解到,关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富勒强调法律中的价值观念,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密不可分,并不意味着认可法律对道德的服从,而是相反,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通过法律得以明确,道德准则依赖于法律的标准,通过法律的支持而在人类事务的运作中得到实现。
    这样,我们获得了一种有别于分析法学者、又有别于自然理关于法律和道德关系的看法。法律不能与道德明确地区分开来,然而,法律的道德并不是自然法所讲的“至上至高”的判断依据,而是法律程序本身的明确、一般、公开等品质,通过法律的品质,使得空泛的道德理念得以现实化——法律就是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
    在富勒给出的这个法律的定义中,既包含了分析法学所强调的“规则之治”,又包含了自然理中所强调的法律的价值维度。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通过法律,确切地说,通过程序的设计来获得明确和强制力,那些说不清的是非善恶,通过说得清的程序标准,使得人们获得了可以一致服从的准则。
    如果说,法律内在道德是基于层面的程序设计,那么,在富勒早期有关司法审判的论述中,他也列明了若干程序准则。他认为,倘若所有这些条件都能够得到满足,审判作为一项秩序的原则,将达到限度的道德强制力:(1)法官的活动并非其本人主动发起,而是经争议当事人双方或一方申请而进行。(2)法官与案件的结果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联,甚至也没有情感上的兴趣。(3)法官的判决局限于呈现在他面前的争议,而且并未试图问当事人此种争议以外的关系。(4)提交给法官的案件包含了某种实际存在的争议,而非仅仅是对当事人将来发生分歧的预期。(5)法官仅以当事人提交的据和论为基础决定他的判决。(6)双方当事人都具有充足的机会来表述自己的意见。
    道德通过法律得以实现,然而法律对道德保持中立的态度。在富勒看来,法律的道德并不意味着对罪犯的宽恕和仁慈,中饱含某种“高尚”的动机。他甚至反对教育改造(rehabilitative)的“人道”理念在刑法中的滥用。他认为,这种理念可能会使刑法变得更加残酷。当教育改造被当作是刑法的目标的时候,所有对于正当程序以及何为犯罪的明确定义的关注都会消失。如果被告可能遭遇的坏情形只是获得一个机会利用公共经费去进行自我改造,为什么还需要担心公正审判的问题?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法律对道德保持中立的态度,法律如何明为“善”?如果良好秩序来自程序的实现,程序自身“良好”又源自哪里?让我们一起进入富勒的另外一个故事。
    故事之二。一座位于大西洋海岸的大学城新建起来,初这地区的每一个路口都没有设置红绿灯,行人通常都是找机会穿越车流过街,只有某时过于莽撞,会遭到当值交警的言语训斥。后来,街区的过街信号灯安装起来,路边也竖起了警告标语,那些不守规则的行人被处以罚款。短期之内,危险的过街行为有所缓解,然而情况很快恶化。因为行人发现,在交通不繁忙的时段,根本没有交警在场,所以他们开始在这些时段无视交通信号灯。继而,这种无视规则的现象又延伸到交通繁忙的时段。随着时间推移,机动车司机也寻找机会在红灯亮起的时间抢行。现在,决定对哪些人进行处罚,变得困难。因为违法已经成为集体的。此时,法律控制系统已经崩溃。
    交通秩序崩溃的原因不在于没有规则,也不是没有制裁,而在于人们对规则的信任和尊重的丧失。人们对规则的信任和尊重,就是富勒所说的法律是人们遵守规则之治的“事业”(enterprise)。英文中,“事业”内含着“人们共同去做某事”的意思,它意味着“合作”。规则和程序的意义就在于营造公民之间有序互动,者与守法者之间的相对稳定的互惠预期。
    一套法律系统的运作有赖于者与守法者之间的合作。法律的成功,依赖于公民与之间的自愿合作以及负责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各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
    …………如果富勒的法律的内在道德应当被称为一种“道德”,那么,法律的道德存在于人的“理”中,法律并不是规则的堆砌,而是“交往理”的凝结。
    法治即“德”治?东西方的“道德”之辨据说,富勒烧得一手中国菜,他在某篇中也曾了了谈及中的儒和法家关于“法治”的观点。他的一位学生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和对华政策,有没有受到过他老师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富勒强调法律的价值、法律的目的、法律的道德,这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德治”似乎有一致之处。真有一致之处,我们可以在此一辨。富勒所称的法律的道德,指的是“法律的内在道德”,法律的内在道德即法律程序的要求,法律程序所反映的是社会中理诸个体之间的互动、交往。所以,富勒语境中的道德是人的“理”。
    那么,儒家所讲的道德是什么呢?儒家的道德先是体的德行。所谓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的德行,对待别人为孝、悌、信、爱、仁,对待自己为温、良、恭、俭、让。(学而篇)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称之文质彬彬,既有“质朴”,又有“文饰”………………这样,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区分儒家的道德和富勒的道德。富勒的道德是头脑中的道德,是“理”;儒家的道德是内心中的道德,是“仁心”。“仁心”因个人修为而有不同,道德秩序体现为“等差”的要求;而建立在理上的道德,蕴含着“平等”的要素,人人具有理,故而平等。

    十九位现代知名思想家,六十多部经典著作,本书将带领读者高效精读西方原典、走进各位思想大家的思辨空间。在思想的异托邦中,让我们一起探寻现代法治重要命题的多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