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地球信息科学导论廖克 等
  • 正版
    • 作者: 廖克 等著 | 廖克 等编 | 廖克 等译 | 廖克 等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廖克 等著| 廖克 等编| 廖克 等译| 廖克 等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3-01
    • 版次:1
    • 印次:3
    • 字数:725000
    • 页数:508
    • 开本:16开
    • ISBN:9787030186867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廖克 等
    • 著:廖克 等
    • 装帧:平装
    • 印次:3
    • 定价:128.00
    • ISBN:9787030186867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3-01
    • 页数:508
    • 外部编号:120234481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言

    前言

    上篇 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方与技

    章 地球信息科学的缘起、发展及应用 3

    节 地球科的诞 3

    一、地球科产的背景 3

    二、地球科的诞 6

    第二节 地球信息科学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8

    一、地球信息科学的质、定义与内涵 8

    二、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 9

    三、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的结合 11

    四、地学信息图谱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 12

    第三节 地球信息科学在地学中的应用 12

    一、资源清与管 13

    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决策与管理 13

    三、城市规划与现代化管理 14

    四、农业规划决策与生产管理 14

    五、灾害预测与灾情评估 15

    六、环境污染与生态变化监测 15

    七、全球变化监测与研究 17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其在地球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19

    节 GPS概况 19

    一、G术的发展 19

    二、GPS的特点 20

    三、GPS的组成 21

    四、GPS的用户政策 24

    第二节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25

    、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 25

    二、GPS坐标系统 26

    三、坐标系统转换 28

    四、时间系统 29

    第三节 GPS定位和导航的基本原理 30

    一、概述 30

    二、伪距测量 31

    三、载波相位测量 32

    四、GPS定位与相对定位 35

    五、差分定位 36

    六、GPS卫星导航 38

    第四节 GPS测量误差来源及影响 38

    一、GPS测量主要误差分类 38

    二、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39

    三、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39

    四、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40

    第五节 GPS测量的实施 41

    一、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41

    二、GPS测量的外业实施 42

    三、GPS测量的作业模式 43

    四、数据预处理及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核 44

    第六节 G术的应用 45

    一、GPS在测绘中的应用 45

    二、GPS在线路勘测及各项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47

    三、GPS在地籍测量与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47

    四、GPS在海洋测绘与考察中的应用 48

    五、GPS在各类定位与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48

    六、GPS在地球动力学及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49

    七、GPS在气象信息测量中的应用 50

    八、GPS在弹道轨迹测量中的应用 50

    九、GPS在地球信息科学中的应用集成 51

    参考文献 52

    第三章 遥感对地观测数据应用多元综合分析 53

    节 空间图像信息的特及其地学应用能 54

    一、空间图像信息的基本属 55

    二、资源卫星图像应用能 56

    三、空间图像信息地学分析应用 57

    第二节 遥感专题信息识别的地学参数分析 58

    一、空间图像信息的背景参数应用分析 58

    二、空间图像信息和区域参数应用研究 63

    第三节 遥感与地理信系统一体化的整合应用 68

    第四节 基于地球信息科学的遥感地学应用多元分析 71

    参考文献 73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方技 75

    节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75

    第二节 基于GIS的地球信息处理方法 78

    一、基于GIS的地球信息处理 78

    二、栅格数据 79

    三、矢量数据 80

    四、矢量与栅格数据转换 83

    笫三节 基于GIS的地球信息分析方法 85

    一、空间信息量算 85

    二、空间信息分类 86

    三、覆盖叠置分析 87

    四、网络分析 88

    五、缓冲区分析(邻域与分析) 89

    六、空间统计分析 90

    笫四节 地球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技术 91

    一、集中式GIS计算技术 91

    二、客户机/服务器GIS计算技术 91

    三、基于Internet的GIS计算技术 92

    四、基于WebService的地球信息服务技术 93

    五、基于元数据地球信息服务技术 96

    六、空间信息网格与地理信息服务网格 97

    笫五节 地球信息分析与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06

    参考文献 107

    第五章 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 109

    节 地球信息理论 109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 109

    二、地球信息的基本特征 113

    三、地球的物质信息 115

    四、地球的能量信息 118

    第二节 地球系统理论 118

    一、关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9

    二、地球系统概要 120

    三、地球系统科学 124

    第三节 地球系统的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 131

    一、耗散结构的基本概念 131

    二、地球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132

    三、分形分维与自相似理论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六章 地球信息空间数据库技术基础 135

    节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与应用 135

    第二节 空间数据存储 136

    一、二进制大对象存储 137

    二、结构化存储 137

    三、关系拓扑存储 138

    第三节 空间索引与查询 139

    一、R-Tree系列索引 139

    二、d-Tree系列索引 141

    三、Grid索引 143

    第四节 事务管理与版本管理 144

    一、长事务 144

    二、版本管理 145

    第五节 SuperMap SDX+介绍 145

    第六节结语 147

    参考文献 148

    第七章 地球信息空间分析模型 149

    节 空间信息分析的对象和学科基础 149

    一、空间分析的对象 149

    二、空间信息的特殊 149

    三、空间信息分析的学科基础 150

    第二节 地球科学的空间分析 150

    第三节 地球信息空间分析的体系 152

    一、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 152

    二、空间分析和预报模型的五种建模途径 154

    三、空间模型解法 156

    第四节 若干综合的重大基础问题 156

    第五节 地球信息空间分析软件包 157

    一、地理学空间分析软件包主要功能模块 157

    二、地质学空间分析软件包主要功能模块 158

    三、有关软件包 158

    第六节 地球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前沿方向 158

    参考文献 159

    第八章 地理信息共享 161

    节 地理信息共享的一般原理 161

    一、信息与地理信息 161

    二、信息共享及地理信息共享 162

    三、地理信息共享的意义 164

    第二节 地理信息共享的本源 166

    一、地理信息共享本源的内涵 166

    二、地理信息共享的功能依据 167

    第三节 地理信息共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68

    一、地理信息共享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动力 168

    二、地理信息共享发展的过程 169

    第四节 作为地理信息共享客体和重要财产形式的地理信息资源属 173

    一、地理信息的属 173

    二、地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178

    第五节 地理信息共享的支撑条件 181

    一、信息标准是地理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 181

    二、地理信息共享管理是共享实现优化高效的保 190

    参考文献 203

    第九章 地理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 204

    节 地理信息标准化概述 204

    一、标准和标准化 204

    二、地理信息标准和标准化 208

    第二节 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210

    一、目标、任务和工作范围 210

    二、国际标准的制定程序 211

    三、组织形式和工作项目 212

    四、国际地理信息标准的主要研究内容 214

    第三节 行业和地区地理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218

    一、开放式地理信息互操作规范 218

    二、地理信息地区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221

    第四节 我国地理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221

    一、标准化系统工程管理 221

    二、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程序 2

    三、国际标准的采用 225

    第五节 地理信息标准的实施 227

    一、标准的宣贯 227

    二、一致 228

    三、一致测试 0

    四、一致测试报告的认 1

    第六节 空间数据质量标准化

    一、空间数据误差的来源

    二、空间数据质量的概念 4

    三、数据质量元素和子元素 5

    四、数据质量的检验和评价

    第七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地球信息可视化的方与技 240

    节 可视化与地球信息可视化 240

    一、可视化的概念 240

    二、地球信息可视化 241

    三、地球信息可视化的过程 245

    四、地球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框架 245

    第二节 地球信息可视化的方法 246

    一、地球数据的特点 246

    二、地球信息可视化的形式 246

    三、地球信息可视化的工具 249

    第三节 多媒体地学可视化 250

    一、多媒体技术筒介 250

    二、多媒体技术在地球信息可视化中的作用 252

    三、多媒体集253

    第四节 动态地图可视化 257

    一、计算机动画技术 257

    二、地图动画与动态地图可视化 259

    三、地图动画的类型 259

    四、地图动画的设计与实现 260

    第五节 网络地图可视化 261

    一、网络地图的类型 262

    二、网络地图的特点与功能 263

    三、网络地图的设计 264

    第六节 虚拟现实与地学三维可视化 268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虚拟现实268

    二、基于OpenGL的地形三维可视化 270

    三、基于GeoVRML的网络三维可视化 272

    参考文献 274

    第十—章 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75

    节 地球信息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与制图方法 275

    一、综合制图的理论依据 276

    二、综合制图的基本环节 276

    三、综合制图的不同形式及其制图方法 278

    第二节 遥感综合系列制图 279

    一、农业自然条件遥感综合系列制图 279

    二、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 283

    第三节 综合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的特点和方法 290

    第四节 综合制图的统一协调 294

    一、分类分级与图例的统一协调 294

    二、轮廓界线的统一协调 295

    三、综合制图科学内容统一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297

    第五节 在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综合制图 298

    参考文献 299

    第十二章 地学信息图谱 300

    节 图谱的基本概念 300

    第二节 地学信息图谱的探讨 302

    一、地学信息图谱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302

    二、地学信息图谱的定义与内涵 303

    三、地学信息图谱与地学图谱的区别 303

    四、地学信息图谱的种类 304

    第三节 地学信息图谱建立的基本过程与步骤 305

    第四节 地学信息图谱实例之——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 307

    一、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设计和建立的原则与方法 308

    二、中国自然景观图谱的表现形式 310

    第五节 地学信息图谱实例之二——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 312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和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意义 312

    二、设计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目的与要求 313

    ……

    下篇 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

    第十三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化 327

    第十四章 数字省区和数字城市 354

    第十五章 地球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395

    第十六章 农业信息化研究进展及其示范应用 419

    第十七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以福建省为例 452

    第十八章 中巴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 465

    作者简介 48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