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逆旅主人(精)/陈舜臣随笔集[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
  • 正版
    • 作者: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著 |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编 |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译 |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绘
    •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著|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编|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译| 【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绘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85000
    • 页数:20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4619515
    • 版权提供:中国画报出版社
    • 作者:【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
    • 著:【日】陈舜臣著;孙晓宁 译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14619515
    •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1-01
    • 页数:208
    • 外部编号:3104342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001 / 至桂平
    012 / 街边的荔枝树
    020 / 刺桐城清净寺
    028 / 不起眼的小镇
    036 / 酒泉传说
    044 / 孔子之城(一)
    052 / 孔子之城(二)
    060 / 典礼
    068 / 诗人之墓
    076 / 人造岛随想
    084 / 景德镇盛衰记
    092 / 逆旅主人
    101 / 普陀山记
    109 / 从梅福到慧萼
    117 / 发丘中郎将
    125 / 昆曲
    133 / 禁火节
    141 / 海贼林凤
    149 / 百、千、万及
    157 / 天河之石
    165 / 蝉鸣
    174 / 哈卡里的季节
    183 / 从“椿”谈起
    191 / 评分
    200 / 后记

    陈舜臣(1924—2015),以创造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五十余载,但是其文化随笔的价值却常常被忽略。他善于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深刻的渊源,并将其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文风儒雅,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其随笔展现了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日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孙晓宁,在日本获得、硕士,在北京大史学系获得博士,专业为日本史。现就职于新华社,担任编辑职务,译著《从幕末到明治》(2017)。

    至桂平正如许多中国人除本名之外,还有字、雅号、室名(好比书名中的六甲山房属于室名),我则自称六甲山房主人。中国的不少街道也有其别称。比如,福建省福州市因多种榕树而被称为榕城。
    榕树为热带植物,从树干与树枝上生出的气根垂至地面,看似多株丛生,实则只有一株。在日本,榕树(gajumaru)之名为人们所喜爱,从发音来看当属琉球语。别名榕城的福州在过去曾设有琉球馆,因此,近福州市与那霸市结成了友好都市,大抵也是与榕树有着不解的缘分。
    4世纪初期,晋代嵇含撰写《南方草木状》一书,有“十亩之榕”这样的形容。榕树因长有树瘤且枝干弯曲而无法做成器具,树干上褶皱纹路过深而难以用作木材,投入火中不能燃烧而被排除在薪柴之外。正是由于毫无用处,人们几乎不砍伐榕树,导致它疯狂生长,不断向周围成片扩展。
    然而,以气根为支柱,覆盖十亩之宽的榕树,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可以乘凉小憩的树荫。人世间并不存在毫无用处的事物,即使是看似无用的榕树,也能用树荫为热带的人们带来一丝凉意。如果我的计算无误,魏晋时期的十亩相当于如今日本的一千五百坪1以上。
    我曾三次到访福州,但停留时间过短,别说十亩之榕,甚至连引人惊叹的榕树也未曾见过一株。在我看来,榕树中的非同一般者并非指榕城的那些,而是广西桂平县招待所门前的两株。据说那两株榕树的树龄均已超过400年。广西的简称是“桂”,其中还有一个被称为“桂林”的地方,这样看来,当地的有名物产不该是榕树,而应是桂树。
    虽然中日两国都有汉字,但同一汉字在中文和日文里代指不同含义的情况十分常见,这其实容易导致理解上的混乱。好比“柏”和“桂”这两个字。“桂”,在日本指连香树科落叶大乔木,在中国则指木犀科常绿小乔木。桂林的含义就是木犀树之林。木犀花盛开的时候,桂林的大街小巷里都萦绕着木犀花的香气。
    我于1979年3月到访过广西桂平县。1850年,洪秀全等人举兵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的地点金田村就属于桂平县。
    如果不是为了太平天国的取材,我大概很难有机会来到这个位于广西深山处的僻静之地。虽然我说它地理位置偏僻,但是在壮族的72个县之中,桂平县却是人口多的。全县总人口达110万,仅县城就有3万的人口。根据日本的制度,人口达到3万的地方就具备了成为“市”的资格,因此,若是在日本,桂平县就是可以成为“市”一级的地方了。
    我从桂林乘坐火车大约8小时抵达南宁市,留宿一晚后乘坐汽车去往桂平县城。我在笔记中写道,上午8点从南宁明园饭店出发,下午1点10分到达桂平县招待所。车程虽然长达5个小时,因为路况不错,我并不感到过分疲惫。总长250千米的道路全程用柏油铺设,但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限速20千米”的标识牌。倘若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行车,恐怕这段路程要花10小时以上了。我们的司机笑说:“大概只有那帮铁牛才不会超速吧。”司机所说的“铁牛”,是拖拉机的别称。路边还有不少“禁开英雄车”的标志,我一看就领会到这是禁止飙车的意思。我所搭乘的汽车大约以限速两倍的速度稳步行驶,这个速度也远远达不到飙车的地步。
    从地图上看,由南宁开往桂平的线路其实是朝桂林方向返回的线路。从桂林出发向南宁,不知为什么乘坐火车花了8个小时。这是由于地图呈现的距离与实际行驶所需的时间未必成正比吧。目前我居住在库县神户市,相较于从神户去往同县的日本海一侧的路途,从神户到东京的旅程更轻松,即使从距离上看后者要比前者遥远得多。这样的感受大概要取决于路况与交通的好坏吧。从南宁到桂平的路况就是这样舒适,虽然我们必须时不时地为水牛和鸭子让路,然而这也十分的惬意。美中不足的是,途中我稍感身体不适,具体来说就是我的肠胃出了些问题。
    一旦作息发生变化,我就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那天上午8点从南宁的宾馆出发后,刚过一个小时我就察觉到隐隐的不适。那时正值我乘车朝着东北方向前进,从五塘村进入丘陵地带的时候。
    9点07分过了九塘。山中有石制华表。
    9点16分进入宾阳县境。
    我记录中的时间开始变得频繁,这表示我在旅途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了情绪上的紧迫感。旅行社的一位年轻女坐在我的邻座,为了以防万一,我还从包里掏出一大把纸巾塞进了口袋。笔记中提到的“华表”,就像北京前矗立的华表那样,是一种在宫殿、官厅、陵墓等地的入口处树立的石柱,柱体雕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或纹样。我见到的那座山中华表应当是作为墓地的标志而存在的。华表大多为石造,但我却在笔记里写成“石制华表”,可见我当时心志的动摇。
    抵达县城大概得10点左右。我感觉自己大概忍耐不到那个时候了,尽管怀着万分羞意,我还是说明了我的实际情况。司机告诉我前方不远的太守村里有一个公共厕所,建议我在那里解决。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前方不远”这种说辞有很大的空间,但我下决心忍耐到刻。
    汽车恰好在9点30分到达太守村的公厕前。虽说是公共厕所,其实是一行并排的狭长埋柱式小屋,开有10扇门,刚好容下10人同时上厕所。我想,离公厕近的民居大约在50米开外的地方。在农村,人的粪便是极为珍贵的肥料,正因为每家每户彼此共同劳作,所以才将厕所集中建设的吧。
    村民们也都从各自的家里跑到此处来解手。虽然附近荒烟,总归是带门的厕所。想着终于能一解燃眉之急,我飞快地跑进了公厕。
    我并未在公厕里待上很久,解过手之后,随着我把厕所的门“嘎吱”一声打开,眼前的景象令我惊吓不已。公共厕所前聚集了黑压压的人群,其中有不少小孩子。我回忆自己跑进厕所前,四周几乎还没有出现什么人影,这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猜想,此刻村里的孩子们应该都聚在这里了。
    我乘坐的汽车“上海”是车,停在这个叫“太守”的小村子里尚属罕见,瞧见它的孩子们忍不住好奇,从远处纷纷跑着围过来。直到回到车里,我系上安全带的时候仍在思考,在当今中国缺少的、需要补给的东西里面,毋庸置疑,娱乐应当是排在前列的。
    即使在标记详尽的地图里,也找不到我记忆中的“太守村”这一地名。在省一级的地图集中,过了九塘后的区域被标识为“昆仑关”。矗立着华表的地方和我去解手的地方都是这个被称为“昆仑关”的古战场的一部分。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广源州1蛮族的首侬智举兵反宋,攻入广州,宋仁宗派遣枢密院副使狄青叛乱。在这场战役中,部将陈曙因急功近利而擅自领兵进攻,大败于昆仑关,全军将士覆没。狄青以陈曙违反军令为由将其斩杀,亲自率兵突袭昆仑关,终于攻破敌军。狄青也因与部下同甘共苦、赏罚分明而在军队中颇有威望。凯旋后,狄青被提拔为枢密使,作为宰相处理国政,可谓是北宋首屈一指的名将。前文提及的华表,说不定与狄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我身体状况的好转,这趟路程也逐渐变得惬意且舒适起来。我们未在宾阳县城休憩停留,经过贵县一路向东边的桂平县驶去。考虑到眼下急于到金田村取材,我打算回程时再绕道贵县。说起贵县,以将领石达开为首的大平天国运动的很多参与者出身于这里。
    贵县的总人口有108万,仅次于旁边的桂平县,当属广西的第二大县。我曾经先入为主地以为太平天国发端于偏僻之地,如今看来必须改变自己的成见了。大概是因为对金田村与紫荆村这种地名的印象,才造成我所谓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吧。实际上,广西发生的叛乱皆起源于人口相对较多的地方。
    汽车所行驶的道路北侧,排列着许多在桂林风景照中常见的奇形怪状的大山。与其说是“排列”,不如说是一座又一座山峰从各处拔地而起。道路的南侧则是绵延无尽的低缓山脉。据说,当地人往往把北侧的山叫做“山”或“峰”,而将南侧的山称为“土山”。大概因为“土”字有着“司空见惯的”或是“乡村气息的”微妙感觉吧。桂林的山确实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贵县多矿山,该地为数众多的矿工都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清曾关闭银矿,致使许多人瞬时沦为失业者,这一举措简直像是倒逼民众参与反叛一样。太平天国的起义者在攻城之时,挖掘地道,设置炸*,炸毁了部分城墙,得以拿下这座城池。这是太平天国十分得意的战术之一,毫无疑问战术的实行者正是那批失业矿工。
    贵县城内有不少四层建筑,仅从车窗向外看,挂着招牌的建筑只有百货商店和林业研究所两栋,的几乎都是普通住宅。这些住宅呈现出小型化与公寓化的格局,令我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
    近,标语在中国变得越来越罕见了。就在不久前的1979年,标语还随处可见,那些激动人心的文字传递出一种中国人多力量大的感觉。从南宁到桂平的途中,我从车窗向外望时常看见如下标语:热烈欢迎勇敢战士们胜利归来这样的标语既有写在拱门上的,也有印在横幅或是条幅上的,目的是欢迎从越南战争中归来的士兵,那时正值中国军队士兵从越南战争的战场上逐渐复员的时期。我曾在南宁市亲眼目睹满载着复员士兵的卡车突然停下来,其中有一人跳下车去与路旁的一名士兵紧紧相拥的场景。我暗自猜测,可能是找到了分属不同队伍的战友,两人热泪盈眶地感慨着“太好了!你居然还活着”吧。
    上述这些欢迎条幅都是新做成的,我在一个叫黎塘的地方,看到了正在制作中的条幅。这些标语当中,有我能读懂的具有年代感的条幅,上面写着“庆祝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鉴于广西省改称为壮族是1958年的事,20周年也就是前年了。
    广西有36%的人口属于壮族,现在大约有800万壮族人民居住在广西。同时,壮族也是中国人口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位居第二的少数民族是因丝绸之路而为人熟知的维吾尔族,人口大致有400万左右。由此可见,壮族在人口数量上以显著的优势位列少数民族位。贵县属于壮族人口众多的地域,我在回程途中路过贵县取材,区别汉族与壮族于我而言实在是困难至极。若参考清代的《广西通志》,壮族不分男女皆崇尚青色,民族上以蜡染花纹点缀,颇有华丽之感,口及口均有由五色丝线织成的刺绣。我试图在人群中发现身着传统服饰的壮族人,却未能如愿。大概壮族人在诸如祭典之类的场合才会穿上民族服饰吧。平日里他们身着普通的衣服,实在难以区分。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出生于一个从广东移民至贵县的家庭,其父为石昌荣,其母为某周姓妇人,也有资料(《起义报告》)称其母是当地熊姓僮人1,僮即壮族之意。“僮”通常有“僮仆”这样的称呼,有童仆或生手之意,做民族名称使用稍显失礼,因此改称为“壮”字。使用“僮”字这一称呼的话还勉强过得去。清代文献中大多也用“獞”来称呼壮族。
    12:00出贵县城外,离开怪山林立的区域后驶起伏缓的旷野。这一带种植着一年两熟的水稻和一年三熟的小麦。已经入桂县境内了。
    这段笔记显示,据我之观察,此后路旁就再难看到怪山奇峰,周围尽是“土山”环绕,土山裸露出来的地表略微发红。
    就这样,下午1点10分我顺利到达桂平县招待所,被门前的巨型榕树所震惊。
    发源于柳州的黔江与流经南宁的郁江在桂平县城相汇,改称为浔江,流入广东省境内,途经珠江三角洲,汇入大海。现在的县城从宋代开始建立,在此之前的县城位于西山。西山也称思陵山或思灵山,位于距离招待所开车5分钟之处,我们一行人把行李放下后就立刻奔向了那里。在我们看来,同样是休憩之地,比起百无聊赖的招待所,可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绿意盎然的西山显然是更好的去处。
    如果说招待所的标志物是那两株大榕树,那西山的标志物大抵就是因树叶呈鱼尾形状而被称为“鱼尾葵”的树木了。西山有一座建于唐末的尼庵,名为“洗石庵”,其临近的龙华寺如今已经改成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陈列馆”。
    横渡黔江后就是金田村,从这里举兵起义的太平天国军,两度的渡江战役均以失败告终。之后他们长驱直上,占领南京并改其名为“天京”,仿不曾离开过故乡的县城一样。虽然太平天国将桂平县城改名为“秀京”,但实际上看,该地到都默许了清朝的统治。从西山的中山飞阁俯瞰下方,河流原来是这样的啊,令人感到十分遗憾。中山飞阁是广西地方派系首领李宗仁为了纪念孙文而建成的楼阁,抗日战争中原建筑被烧毁,现在的楼阁是之后重建的,保存至今。

    “浮云不会永远停留在一处,而逆旅也是一样的漂泊无定。没有火是寂寞的,但看不见的火苗在我们心中熊熊燃烧。”作者以碎片随笔聆听经纬之音,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时刻在提醒我们:我们身处在不断流淌的历史长河中。
    推理小说家被人忽视的文化随笔
    陈舜臣以创作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与东野圭吾同为获得江户川乱步奖、直木文学奖和推理作家协会奖的“三冠王”,但是其文化随笔的价值却常常被忽略。
    陈舜臣的随笔笔触生动而又富有哲思,文风儒雅;独特的视角可让读者在琐碎日常中发现中日文化的诸多差异,感受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
    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可读,具有双重文化的意蕴
    本书收录了陈舜臣在《世界》杂志(1985年1月号至1986年12月号)上两年来连载的全部随笔,一共24篇。原有名为《六甲山房记》,本版取其中一篇随笔之名《逆旅主人》为书名。在看似跳脱的每篇随笔题目之间,有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其中见的时代变迁,亦提醒我们:我们身处在不断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浮云不会永远停留在一处,而逆旅也是一样的漂泊无定;没有火是寂寞的,但看不见的火苗在我们心中熊熊燃烧。
    全套系开创出版
    本套系是陈舜臣随笔集抢先发售在国内出版,系列书目:《1964年的便笺》《披蝶而舞》《爱唠叨的幸兵卫》《麒麟之志》《随缘护花》《桃李章》《雨过天青》《三灯书斋》《仙药与鲸》《东眺西望》《史林有声》《九点烟记》《含笑花之树》《英雄长在》《七福神与曼陀罗山》《论语抄》《作为地球人》《逆旅主人》等。
    全套系随笔可以多角度、立体全面地展现作者对历史、对文化、对中日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读陈舜臣的随笔,恰似一杯香茶陪伴。听其侃侃而谈,无处不闻历史之苦涩、记忆之浓香。人生难免与无奈和躁动不期而遇,此书恰似一剂良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