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增长的动力西奥·范德克伦德特
  • 正版
    • 作者: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著 |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编 |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译 |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绘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著|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编|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译|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绘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80000
    • 页数:242
    • 开本:32开
    • ISBN:9787521707373
    • 版权提供:中信出版社
    • 作者:西奥·范德克伦德特
    • 著:西奥·范德克伦德特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5.00
    • ISBN:9787521707373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1-01
    • 页数:242
    • 外部编号:3080797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导论 
    部? 历史视角下的经济理论
    章? 新兴的市场
    一、大转型
    二、财产权保护
    三、制度的协调
    四、评价
    第二章? 重新审视政治经济学
    一、总体情况
    二、抽租模型
    三、美国经济史
    四、评价
    第三章? 增长的引擎
    一、从外生到内生的技术变化
    二、通用目的技术
    三、鉴赏理论
    四、评价
    第四章? 追随者
    一、复制技术
    二、赶超和制度
    三、结构转型
    四、评价
    第二部分? 理论视角下的历史发展
    第五章? 长波理论
    一、衡量、记录、解释
    二、金融不稳定说
    三、划分
    四、评价
    第六章? 两个大陆的故事
    一、进取和追赶
    二、福利
    三、的多样
    四、评价
    第七章? 世界经济
    一、条件趋同
    二、结构主义
    三、增长放缓
    四、评价
    第八章? 陷入困境的民主
    一、政治三难困境
    二、欧洲一体化
    三、新兴和世界经济
    四、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荷兰知名经济学家,出生于1936年,1962年于欧洲知名经济学研究机构之一的荷兰蒂尔堡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1964年范德克伦德特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归来,被蒂尔堡大学聘为经济学和经济史教授。从1972年起,他一直担任荷兰中央计划局经济政策研究委员会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荷兰文学和科学院院士。

    为了阐明本书的结构,这里对本书的各个章节进行简要概述。部着重考察了若干经济理论。章讨论了的起源。波兰尼概念体系中的术语“大转型”的提出,这代表了与政治统治者保持了距离,并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的开端。就像阿夫纳?格雷夫强调的,为消除财产被征收的可能,就必须确立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此外,还需要合同履行制度来规范生产和贸易行为。合同履行制度或者由私人自行设定,或者在强制实施特定规则时,赋予该制度以公共属。上述两种制度的恰当组合能够推进市场机制的繁荣。然而这并非事情的终结,自工业以来,的发展都建立在技术变革与创造破坏的基础之上。那么,事态可能会超出预期。投机、不平等和排外等现象可能会摧毁市场机制的稳定,从而要求确立额外的调控措施。这暗示着双重运动存在波兰尼的观点当中,表明了经济学的理论建构特征。财产权利和企业自由对于培养创新和推进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的自由会导致越轨行为,从而亟待合理规则的协调。
    章的讨论明确了经济活动和政治决策具有内在关联。为了阐明这种共生关系的意义,我们必须转向政治经济学领域。正像爱德华?格莱泽(EdwardGlaeser,2005)洞悉的那样,“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不亚于政治对经济的影响,这一见解居于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第二章致力于对该领域的概述。从总体上定位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分配进程之后,我们开始讨论政治经济学的形式模型。在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Acemoglu,2009)的中,产要素的配置以及随后的收入分配取决于政治体制。经济运行的精英人士将通过对经济生产活动征税来收取租金。在弗朗索瓦?布吉尼翁(Fran?oisBourguignon)和蒂埃里?维迪尔(ThierryVerdier,2010)的解读中,相对于纯粹的政治精英来说,商界精英甚至会收取更多的租金。商界精英也可能会在能力建构和提升等方面,从而提升租金收取当中的收益。在可能的失去权力的情形下,精英会采取措施避免政治权力向工人转移。当精英与工人之间的政治权力以随机模式发生转换时,分析过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在达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DaronAcemogluandJamesRobinson,2008)的模型中,随机政权更迭在有工人剥削现象的寡头政治体制,以及工人根据边际产量获取薪金的民主制度之间发生。这种更迭在特定程度上类似波兰尼总结出的双重运动。然而,以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形式呈现的的动态力量,并未纳入研究视域。为填补空缺,我们会讨论美国经济史。通过呈现资本积累不受制约的财阀威权时期与存在更多市场调控的民主时期之间的交替过程,双重运动的关联得以阐明。总而言之,模型化与描述这两种方法,可以说都以其各自的方式诠释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关键议题。
    技术变革是体制下资本积累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考察分析上述现象的不同方法。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变革被视为外生要素。在新近的文献中,技术变革则被诸如做中学和研发投入等要素所诠释。然而,在多数模式当中,技术变革呈现为平稳的过程,因而伴随关键变量保持恒定增长率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够被获取。骤然将通用目的技术纳入考量时,这种可靠的图景会发生剧烈变化。一项通用目的技术就是一项技术创新,其形式表现为生产创新、产品创新或者激发强大潜能的组织突破,引发诸多技术应用以及向部门技术外溢。像埃尔赫南?赫尔普曼和曼纽尔?特杰腾伯格(ElhananHelpmanandManuelTrajtenberg,1998)的模型所呈现的,一项通用目的技术的引入可能会导致暂时的增长放缓,因为需要建构新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在该模型中引入新的通用目的技术要求生产相关的投入要素,而这也需要时间。然而,该项技术的出现会导致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的变化,例如资本积累、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司治理等。此外,引入通用目的技术要随着时间的推进遵循特定模式,而通过逻辑曲线的方式可以阐释这个过程。通用目的技术之间也可能重叠或者相互强化。简言之,为了理解通用目的技术的完整意义,一种描述分析,或者在理查德?利普西、肯尼思?卡劳以及克利福德?贝克尔(RichardLipsey,KennethCarlawandCliffordBekar,2005)的术语体系中值得赞赏的理论化分析,再次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于落后经济来说,技术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受赶超进程所主宰。正如第四章将讨论的,赶超意味着人均GDP的增长率超过技术。随着该过程的推进,后发经济的增长率会逐步回落到所达到的水准。尽管如此,如果初落经济未能适时满足适应要求,这种趋同依据人均GDP水平可能仍然是不完备的。这种情况在达龙?阿西莫格鲁、菲利普?阿吉翁以及法布里奇奥?奇李博迪(DaronAcemoglu,PhilippeAghionandFabrizioZilibotti,2006)所建构的模型中得到了阐明。为了实现完善的经济趋同状态,依然后进必须及时从以为基础的策略转为以创新为基础的策略。前者建立在长期关系和大规模项目的基础之上;而对于后者来说,选择具备创新能力的经理人则构成经济活动的核心。转向以创新为基础的策略的决定由强调利润化的资本家做出,而制度也在背后发挥着制约作用。
    可能通过补贴或者限制竞争的方式,使以为基础的策略更具吸引力。更少的竞争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和缺乏主动调整策略的理由。后进经济体须应对的问题,要远比宏观经济手段所表现的更加庞杂。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的转型,都必须得以展开。可能再次因为促进上述转型的需要而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这里还要强调一旦制度在失效时,就需要不断调整。上述举措的落实依赖于政治团体以及相关组织拥有的政治权力。
    在第二部分,世界的历史发展构成首要议题。第五章考察了约50年长波效应的存在、意义和影响,其“存在”问题仍有很大争议。如果想要说明长波效应是构成发展的关键因素,这里有两种研究方法。直接的方法是将统计技术应用于宏观经济数据的时间序列当中,从而鉴别出循环模式。而此方法近的一个例子是由安德烈?科罗塔耶夫以及谢尔盖?泽瑞(AndreyKorotayevandSergeyTsirel,2010)所做的研究,他们采用频谱分析技术,将世界产量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分解为不同幅度和长度的周期。他们发现从1820年到2007年,可以辨别出五个长波或者他们所称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然而,直接方法对于导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因素的探索并无益,而且,通过使用世界产量的增长率来验长波效应存在的设,显得牵强。辨识长波的间接方法克服了上述不足,其根本理念是技术变革导致了长波效应。这就意味着为了发现长波效应的据,就必须关注技术发展;同时也意味着追溯塑造前沿经济史的技术特征重要。克里斯?弗里曼和弗朗西斯科?卢桑(ChrisFreemanandFranciscoLou??,2001)运用技术创新集群、渠道分支、核心投入、基础设施和组织变更等概念来辨识长波效应。他们还区分出五种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2002)得出了相似结论,而其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周期起止的时间节点划分上与学者的观点不同,而且强调长波是引入具备第三章所探讨特点的通用目的技术所导致。
    在另一种方法中,海曼?明斯基(HymanMinsky,1964)的金融不稳定说诠释了长波效应的存在。依据该理论,企业和银行会在经济繁荣时期处于极度乐观的立场。由此招致的大量债务会产生资本泡沫,后者则会在现实经济呈现萧条征兆时爆发。理想的做是技革新与金融不稳定说应当结合起来。然而,截至目前仍没有什么令人满意的有效举措,但佩蕾丝却基于通用目的技术的出现,尝试将金融发展纳入研究。就此而言,虽然长波效应的存在尚无定论,但不同的理论和经验观察揭示出体制以长期的不稳定形式为特征。这一点基于第二章所得出的结论,已经被的周期规律所确认和实。现实经济的周期循环模式也可以在政治领域有所反映,因而构成了波兰尼意义上的“双重运动”。
    第六章对欧洲和美国的发展进行了比较。20世纪初前后,技术地位从英国移至美国。在佩蕾丝所提到的第三次经济飙升时期(1875—1928年),英国并未像电力、钢铁和化学等新的工业部门,而欧洲工业化进程开展得更晚。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生产效率(每小时产量)上与美国拉开差距,而对技术赶超从1950年以后才开始。同时,随着欧洲多国的工会和社会派获得政治影响,欧洲的政治权力开始倾向于左派。根据阿尔伯特?艾莱辛那和爱德华?格莱泽(AlbertoAlesinaandEdwardGlaeser,2004)的观点,这是次世界大战后动荡局面所带来的后果。因此欧洲出现了以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险的形式,实施财富在不同收入人群之间再分配的福利。关于欧洲不同在再分配领域的差异说明的运作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然而,就“多元化”主题展开的讨论,主要还是处理经济活动合作化的差异问题。
    彼得?霍尔和戴维?索斯凯斯(PeterHallandDavidSoskice,2001)通过区分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型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调。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合作建立在竞争市场模式基础上;在协调型市场经济中,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不完全契约、网络监控与协作关系的基础上。自由市场经济的由盎格鲁-撒克逊组成。与之相反,协调型市场经济的则由西欧大陆和日本组成。经济学著作中有大量关于这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即欧洲大陆模式(也被称为莱茵模式)在宏观经济语境下比在不受制约的市场经济语境下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表现更差。经验研究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然而,上述讨论与第四章中关于从以策略为基础转向以创新策略为基础(而经济趋同也在同时发生)的问题同样重要。因而,其核心议题是,一旦创新成为经济扩张的主要力量,经济应当严格地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结构进行规划。
    第七章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赶超。在以大样本分析研究20世纪后半叶不同赶超进程时,充分考量了需要纳入各项的条件并未在宏观经济水平上看到无条件趋同。巴里?博斯沃思和苏珊?柯林斯(BarryBosworthandSusanCollins,2003)提供了一项的信息,指出经济趋同依赖于单个初经济发展状况。与之相反,玛格利特?麦克米伦和丹尼?罗德里克(MargaretMcMillanandDaniRodrik,2011)则指出无条件趋同也会出现于生产部门。麦克米伦和罗德里克将分析限制在近期密集的全球化进程,即从1990年到2007年,并采用了仅含38个样本范例。因为生产部门显示出相对较大规模的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就主要由这些部门的扩展而带动。如果劳动力从高生产率的部门转向低生产率的部门,那么整体的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打击。麦克米伦和罗德里克认为拉丁美洲与非洲的例子就印了这个结论,而亚洲则基于结构转型提升了经济增长率。通过相应遵循政策,就能够解释上述不同。比如,有些希望使其活力的部门在世界市场获得竞争力,而通过寻求有效方式以达到上述目的。与之相反,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实际汇率高估造成传统行业利润缩减,而在世界市场上,传统行业的利润空间本身就有限。
    赶超过程伴随着自我约束,经济增长率也会逐步下跌。巴里?艾肯格、朴炫和申宽浩(BarryEichengreen,DonghyunParkandKwanhoShin,2011)基于大量不同样本,预估大幅经济增长的概率下降。这种概率下降依赖于人均GDP以及若干变量,例如贸易开放、支出结构和下跌前的增长率。将此结论应用于中国,可以发现中国未来面临经济增长下降的可能为73%。而这种判断并不符合经验研究结论,后者认定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会保持高增长率。发展中会开始或者继续赶超,这一问题重要,原因主要在于其对全球范围内权力平衡与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力。
    第八章探讨了国际合作的模式以及民主的意义。在丹尼?罗德里克(DaniRodrik,2011a)看来,各个相关要在三种可替代方案中做出抉择。全面自由市场意义上的全球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实现。,相关可以就某些事务与相关组织展开合作。第二,全球化可以与民主发展受到制约的民族相结合。第三种可替代方案,就是杜绝罗德里克所称的超全球化来挽救民主。在第三种情形下,特定遵循“薄弱”或者“完整”的全球化路径,意味着各个强调维护其自主的社会安排、规则与制度的权利。那么国际经济布局的目的就是确立相应规则,来协调不同制度与重叠。的问题当然就是,相关拥有该选项或者它们接受国际竞争压力下的超全球化,其中的各类相关要素由围绕欧洲经济一体化问题而得到部分诠释。在这方面,欧洲货币联盟的执行力会激发我们的兴趣。没有政治统一的货币联盟或货币区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麻烦,尤其是当欧洲货币联盟核心以及周边面对多样化价格水平的时候。由于周边过高价格水平,真正的问题就体现为竞争力的缺乏。这意味着债务危机在实质上就是GIIPS(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支平衡危机。汉斯-维尔纳?辛恩(Hans-WernerSinn,2011)提议在这些采取相应措施来恢复其市场自治并提供临时帮。然而,真正能够有效拯救欧元的举措,可能正是欧盟协其成员履行部分角色,例如,对所有欧盟成员实施财政硬约束等。在特定程度上,在欧盟语境下已经出现了上述举措。实际上,就像查尔斯?萨贝尔与乔纳森?泽特林(CharlesSabelandJonathanZeitlin,2007)提出的,欧盟已经处于“试验式治理模式”的新阶段。就此来说,欧洲可以被视为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的先行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