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我是中师生曾维惠
  • 正版
    • 作者: 曾维惠著 | 曾维惠编 | 曾维惠译 | 曾维惠绘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曾维惠著| 曾维惠编| 曾维惠译| 曾维惠绘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60000
    • 页数:352
    • 开本:32开
    • ISBN:9787229158026
    • 版权提供:重庆出版社
    • 作者:曾维惠
    • 著:曾维惠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6.00
    • ISBN:9787229158026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页数:352
    • 外部编号:3124160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写在前面
    章 路漫漫
    第2章 伤离别
    第3章 藏心事
    第4章 终诀别
    第5章 不负韶光
    第6章 各自珍重

    曾维惠,笔名紫藤萝瀑布,儿童文学作家,中作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九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出版著作100余本,发表作品2000余篇(首)。作品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重庆市文学奖、重庆市巴蜀青年文学奖、“上海好童书”奖、“中国校园文学奖”、台湾省“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奖、台湾省“好书大家读”奖等奖项。

    1.录取前后初夏。当地里的麦芒闪耀着亮光播报着丰收的喜悦的时候,我们这些初三的学生,正在经历着中的煎熬。
    在初三那段紧张难熬的日子里,经常听老师们说:“中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考,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中考,决定你将来端铁饭碗还是瓦钵钵。”“中考,决定你将来穿皮鞋还是穿草鞋。”“中考,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跳出农门。”……老师们个个都严肃,把中考说得那么残酷那么重要。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是茫然的,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在哪里。一位老师对我说:“江月,你们家底子那么薄,也没有钱供你上高中上大学,你好,直接考师范校吧,费用很低,学校有生活补贴,给家里减轻负担,三年后当老师,就有工资了……”我永远记得中考预考出来的那。班主任老师来到我们家门前,大声地唤着我的名字:“江月,江月……”听到老师的声音,3我赶紧从屋里跑出来,站在离老师大概有五六米远的地方,愣愣地盯着老师,不再往前走,也不说话。老师把我的预考分数报出来,并且告诉我:“上预选线了,从明天开始,到学校集中复习一个月,准备到县城参加中考……”我还是愣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后来,老师说:“江月,通知预选线那天,你那表情,就像听我裁决命运一样……”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复习,我们学校过了预选线的二十几个同学,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到城里参加了中考。我们住在一家名为“津城旅馆”的小旅馆里。为可怕的是,临到了,我觉得所有的知识点都回忆不起来了。老师告诉我:“想不起来没关系,这叫空白。现在只管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到了考场上,拿起笔,自然就想起来了。”老师说得没错,到考场上,一提起笔,学过的知识便从脑子里涌出来了。
    还记得,中考的时候,我所在的考室临近河边,河风很大,仿一不小心就要把试卷给卷跑一样。然而,书桌上有贴心的监考老师们为我们准备的小小的鹅卵石,可以用来压试卷。监考老师还拿着扇子,见你热了,他会走过来给你摇几扇,还告诉大家:口渴了可以喝水,如果文具没带齐可以举手向老师要,等等。那时候的我哪里知道,监考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样子,便是自己多年以后站在教室里的样子。
    中考结束后,便是紧张的面试和体检。说是紧张,原因在于这两项都是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说起面试,我至今记忆犹新。跑、跳、掷这三项,都是我的强项,肯定不是问题。唱歌这一项,我唱了事前练习过的《没有没有新中国》。在练习的时候,音4乐老师说我节奏很准,所以我在唱歌的时候也自信,这肯定也不会有问题。绘画这一项,照着给出的实物来画(上了师范校后才知道那叫素描),我想我的确是照着给出的实物来画了,但肯定不是素描的标准,自然拿不到多少分。在回答问题这一环节,面试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当老师,我当然说了一些很早就想好的理由,无非就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等等。问到我的特长的时候,我说我喜欢打排球,面试老师微笑着说:“我们师范校需要爱打排球的学生……”我暗自高兴,觉得这一项应该能拿到高分。
    整个面试让我脸红的要数写毛笔字了。中抽时间练过毛笔字,但这哪是几天就能练好的呀。我想,面试写毛笔字这一项,我应该会是零分。毛笔那个软呀,软得简直没办法写字,横不平竖不直,这样写出来能得分?关于体检,老师让我们不要紧张,相信自己是健康的。测身高体重量血压吹肺活量……逐项进行。
    体检结束后,班主任带着我们沿着长江边步行回家。班主任悄悄告诉我:“总分和分数线都出来了,你考上了江津师范校,回去等通知书吧。”终于盼来了四川省江津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初中时的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我的家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问自己:“我应该是跳出农门了吧?我是不是端上铁饭碗了?我将来是不是有皮鞋穿了?”我把录取通知书念给不识几个字的爸爸妈妈听:“四川省江津师范学校新生录取通知书。江月同学:根据《四川省中师招生简章》的规定,报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你被录取为我校一九九5*级统招新生,学制为三年,希你按入学注意事项,于一九九*年八月三十日至三十一日准时来校报到入学。学校地址:江津县白沙镇……”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爸爸妈妈,见我考上了师范校,三年后就能当老师,领工资吃饭,虽然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那高兴劲儿一眼便能看得出来。
    录取通知书背面的“入学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让我给他们念了好多遍,兴许是担心哪一项没有准备好而影响我开学。
    入学注意事项一、凭准考和此通知报到。途中注意安全。
    二、户口迁移(姓名以准考为准,不得有误)和粮油、副食品供应从一九九*年九月一日起转移到我校。
    三、自备被褥、蚊帐、运动衫、裤、运动鞋等生活用品;自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及学习用具。
    四、团员案及关系经乡团委转到我校。
    五、自备锄头一把、箩筐一挑、扁担一根,报到时缴验。
    六、缴近一寸半身正面脱帽照片四张。
    七、预缴学期书籍课本费……爸爸按录取通知书上的要求,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到公社去给我办户口迁移,转粮食关系等。这样一来,我考上了师范校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开了。于是,各种各样的说法铺天盖地而来:“哎呀呀,这是我们生产队个靠读书当工人的。”“啧啧啧,不得了,平时不爱说话的姑娘,哪想到还有大出息。”“人家那姑娘读书好勤快哟,跟她老汉种庄稼一样专积(专积:方言,专心积极的意思)。”“这下子跳出农门了,不用日晒雨淋了,福气啊。”……我们一家人都在快乐地为开学做准备。
    爸爸亲自给我编了一挑箩筐,还说,大家都要带箩筐,怕弄错,便找来红漆,让我在两只箩筐外侧分别写上了“月”字。妈妈找来红布,一圈一圈地缠在锄头把上,缠得很紧实。妈妈说:“这样好认,还不磨手。”学校规定的劳动工具准备好了,还得准备全套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和运动装。家里经济条件差,要添置全套床上用品,还真是困难。乡卫生院的徐婆婆知道我考上了师范校,特意送来一床新棉絮和一床锦缎被面,妈妈再给我买了白布做了包单,铺盖就这样解决了。听妈妈讲,当年我出生时,便是徐婆婆接生的。另外也收到了老师和亲戚们送来的一些东西:枕头套是英语老师代老师送的,箱子是姨妈送的,暖瓶、香皂盒是舅娘送的……剩下的如凉席、洗衣桶、洗脸盆、牙膏牙刷毛巾、搪瓷碗、勺子筷子等,妈妈也一应为我备好。
    妈妈在为我准备好了两套运动装(说是两套才方便换洗)后,还特意为我添了两套新衣服:一件的确良白衬衫加一条深蓝色的确良长裤,一件的确良红花衬衫加一条浅灰色的确良长裤。望着两套新衣服,我感到很开心,记事以来,还没有过一次添两套新衣服的喜悦呢。
    “小月,那两件棉布罩衫和两条蓝布裤子还可以将就穿,开学7的时候也带去。”妈妈对我说,“屁股上补过疤的裤子就不要带了,回家来的时候穿穿。”“嗯。”我回答着。
    我脚上的橡胶凉鞋已经补过几次了,近鞋襻儿又断了。爸爸如往常一样,在往年穿坏了的旧凉鞋上剪下一块橡胶来,把火钩烧烫,把鞋襻儿的两头烙软烙化,再把那块橡胶给粘上去,断了的鞋襻儿又接上了。我用剪刀把多余的橡胶块修掉,尽量修得齐整些看起来顺眼些,因为我觉得我要穿着这双凉鞋去开学。
    妈妈盯着我这双凉鞋看了一阵后,第二天,便咬牙为我买了一双新的水晶凉鞋,蓝晶晶的,很漂亮,不到开学,我舍不得穿,只是时常拿出来看看。师范校的体育课要求准备运动鞋,我原本有一双白网鞋,虽然补过两次,但还可以穿。妈妈还是为我添了一双白面绿底的白网鞋。妈妈说:“开学要穿新的,补过的那双也带去,在下雨天和参加劳动的时候穿。”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在翻着日历数着时间准备开学的日子里,我畅想着未来的中师生活。
    2.报到闯祸日历终于翻到了8月31号这。我在屋侧掐了一柄蕨草,夹进日记本里,便准备向着新的生活奔去。
    把缝好的铺盖以及枕头都塞进一个蛇皮编织袋里,几套衣服以及牙膏牙刷等极小的生活用品都装进箱子里,再加上凉席、胶水桶等,正好放在箩筐的两头。爸爸挑着满箩筐的东西,锄头自然由我负责扛着走。
    我和爸爸走了一段原本可以坐车的路,节约了一元钱的车费。等到白沙的公共汽车到了,我们每人花两元钱买了车票,坐上了开往白沙的公共汽车。这一路的心情是快乐的。车上的人很多,车里很闷热,我有点晕车,但想到这公共汽车是朝着向往已久的师范校奔去,坐车的感觉便渐渐美好起来,连汽车在马路上卷起的尘土都是美好的。
    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了白沙汽车站。下了车,爸爸一路打听师范校在哪里。我们穿过街巷,沿着江边,来到了渡口。这个渡口很特别,并不是要渡过江去,而是在江的内侧再横着一条河(进校后听班主任介绍,才知道这是驴溪河),需要横穿过这条河,才能到达对面的江津师范校。渡口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需要坐船过河,而是用几条船搭成的船桥,每人需交过河钱才可以通过船桥,到达对岸。
    船桥上人来人往。爸爸挑着满箩筐的东西走在前面,我提着锄头走在后面。我并没有把锄头扛在肩上,而是用一只手提着,我是担心如果扛在肩上会伤到走在我后面的人。可是,尽管我很小心地把锄头提在手中,尽管我走得小心翼翼,我还是闯了祸。
    突然,我感觉手中的锄头的尖角钩到了什么东西。这一瞬间,不只是我停下了脚步,一位刚从我身边经过的阿姨也停下了脚步。她回转身,低下头来,掀起那条漂亮的长裙看,啊,裙子被钩破了一个小口子。我可吓坏了,心想:“这可怎么办?要赔好多钱10吧?我们可没有多余的钱啊……”一向憨厚的爸爸见这情景,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阿姨看了看我提在手中的锄头,看了看我爸爸肩上挑着的满箩筐的铺盖凉席箱子胶水桶等,应该知道我是到师范校去报到的学生,她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就离去了。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位阿姨,在我中师生活的天,便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待人要宽容。
    穿过船桥,爬一小段陡坡,便来到了立有四根柱子的校门口。当时我很奇怪:这么神圣的学校,校门就是这四根柱子吗?但如果说这不算校门,那学校的校门又在哪里呢?
    踩着长满了青草的大操场,一路往前走。噢,前面有一幢古色古香的楼,排面上排着十六个大字——勤奋学习,实事求是,尊师爱生,严肃活泼。
    来到咨询台前,知道了应该先在办公楼前去查看分班情况。在办公楼前,终于发现了校牌——四川省江津师范学校。大门两侧书有一副对联:上联“甘做春蚕蜡炬”,下联“毋忘国运民情”。这一刻,我才真正有到了新学校的感觉。
    在办公楼前的那块黑板上的公示栏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分到了三班,还在名单上看到了班主任的名字——高修远。我不禁想起屈原《离骚》中的句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一幢老教学楼里,找到了属于我的教室。
    “叮咚、叮咚——”因为是木板楼,所以上下楼的声音很响,11跟打鼓一样,时而缓,时而急,时而稍显安静,时而特别嘈杂。
    趁排队等候的时机,我打量着我们的班主任高修远老师:二十几岁,国字脸,宽额头,剑眉下有一双深沉的大眼睛。说话的声音很响亮,但能听出声音里的柔情。他身穿一套蓝色运动装,想必是个喜欢体育的班主任。
    “总务处在那边,去缴费吧。”高老师站起身,走出教室,朝总务处的方向指了指,对一个女同学说,“女生院也在那边。”这时候我才发现,高老师真是高啊,应该有一米八几吧。
    我拿出录取通知书,递给了高老师。高老师给我开出了报到单,便让我去总务处缴费,缴了费再来他这里报到注册。
    爸爸在教室外的巷道上守着行李,我去总务处缴费。我走出教学楼,再穿过一条林荫道,便来到了总务处。趁着排队的时机,我开始打量着不远处的女生院。女生院是土墙瓦房,院门口有女生和家长们进进出出,有挑着箩筐的,有背着背篓的,有扛锄头的,有提尼龙编织口袋的,也有只提着空水桶的,或是端着一个空盆儿的……等我缴了费再回到教室来报到注册的时候,教室里热闹起来了。
    “都不要挤都不要挤,排队排队。”一个女生说话很快,像放连珠炮似的,她飞快地翻动着那两片薄嘴唇,继续说,“喜欢挤的,都排到后面去,等大家都注册完了再来……”我打量着这个女生:中等个儿,圆脸,小嘴巴,薄嘴唇,扎着短马尾,上身穿一件雪白的衬衫,配一条刚到膝盖的黑色一步裙,一副很干练的样子。她在队伍的前后穿梭,马尾一翘一翘的,12仿在给它的主人威。
    “你插队没有?”女生指着一个男生问。
    那个男生不紧不慢地抬起头来,不紧不慢地把女生打量了一番,没有说话。不过,他的眼睛分明在说:“你觉得呢?我插队了吗?”女生仿看懂了男生的神情,她说:“刚刚看到你还在后面的。”男生并没有急于解释,他看了女生好几秒,才慢吞吞地说:“刚刚就是之前,之前的情况,会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吗?事情总是发展变化着的。”“你……”女生一时语塞。
    女生没有看男的脸,而是看男生手上缴费的收据。
    “杜大星。”女生看了这个叫杜大星的男生一眼,说:“杜大星,我认识你了。”“早晚都是要认识的。”杜大星平静地说。
    女生意味深长地盯了杜大星一眼,便又忙去了。
    那个叫杜大星的同学,和我之间隔着两个同学的距离,我打量着他:瘦个儿,少说也有一米七,戴着一副黑边眼镜,黑发里夹杂着些许白发,就是大家说的少年白吧。不管是之前和那女同学说话的时候还是现在,他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神情,看起来像一个小老头儿……“哎哎哎,排队排队。”又是那女生的声音,“把队伍排整齐,开学天,要拿出点精神劲儿来,跟隔壁班比一比。”这时候,闯进来一个小个子男生,他东张西望着,应该是刚刚找到这里吧。
    “排队排队。”女生一边请他排队,一边看他手上拿着的录取13通知书,念出了声来,“郭东。”“你看你,今天早上吃的是泥巴呀?”女生笑着问。
    “嘿嘿——”那个叫郭东的男生伸出手来,擦了擦嘴,再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这一擦不得了,他把刚才从嘴上擦下来的泥,再擦到了脸上。
    “郭东,要不要我借个镜子给你照一照?”女生说,“免费照。”郭东知道自己的脸花了,便扯着袖子擦脸。哪知他的袖子上也有泥,擦得额头上也花了。这时候,他真成一只大花猫了。
    “嘻嘻嘻——”有人忍不住笑了。
    “郭东,东郭先生。”有人喊了出来。
    “嘻嘻,邋遢大王。”有人开了个玩笑。
    这时候,又一个小男生挤进了教室,满头大汗,大声喊道:“哎呀,队伍排得这么长啊?都排成一条长虫了。”“哈哈哈!”终于有人忍不住,大声地笑出来。
    一直忙着登记注册和讲解注意事项的高老师也被逗乐了,他抬起头来,望着这个说“排成一条长虫”的小男生,说:“这么说来,我肩上的担子可就重了啊,得把一条长虫变成一条长龙。三年后,可不能放一群大虫出去当教师,为害人间啊。”小男生挤了挤小眼睛,捂着嘴,笑了。
    “小虫,你叫什么名字?”杜大星问那个小男生。
    “你,是在和我说话吗?”那个小男生问。
    “当然。”杜大星说。 “小虫站不改姓坐不改名,小虫名叫刘胜。”小男生说。
    “噢,牛神。”杜大星一本正经地说。14在我们的方言中,“刘”和“牛”没什么区别,“胜”和“神”也仅仅是音调的区别。
    “吴亚妮同学,你去女生寝室帮我看看女生们铺床的情况。”高老师对那个一直跑来跑去的女生说。
    “好的高老师,我马上去。”那个女生说完,便风风火火地出了教室,朝女生院奔去。
    我知道了,那个干部模样的女生叫吴亚妮。我在脑子里记住了刚才那几个名字:小老头儿——杜大星、干部——吴亚妮、东郭先生加邋遢大王——郭东、牛神——刘胜。真好,刚来一会儿,我就认识了四个同学。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和缴费的收据,在高老师那里报了到,注了册,领到了一沓油印的纸质票——一个月的饭票和菜票,还有一沓开水票。
    “爸,这是饭票和菜票,还有开水票。”在往女生院走的路上,我拿出厚厚的票,一样一样地对爸爸说。
    “好,吃饭和用热水都不要钱。”爸爸高兴地说,“三年读完,就领工资吃饭了。”我和爸爸很快就来到了女生院门口。门口有一处修鞋的小摊儿,好几个女生正排队修鞋。进了女生院,看见一片忙碌景象:有晾衣服的,有洗头的,有提着热水还走得飞快的,有大声呼喊的,有在屋檐下收拾东西的,有在寝室门口等人的,有急匆匆赶路的……我找到了属于我们班的3号寝室。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我来帮你找床铺。”吴亚妮很热情地说,“每个床铺的床沿上都写了名字。”15吴亚妮在正对着门的床的上铺整理衣服。
    “江月。”我一边说,一边自己寻找床铺。
    找到了,我的床铺在进门靠墙往里走第二个床位,是上铺。我的名字下面写着“李心雨”三个字,我知道,我将要和一个名叫李心雨的同学成为上下铺的室友了。而且我发现,下铺已经铺好了。
    “你好!我是李心雨。”正在这时候,一个穿着粉色泡泡袖连衣裙的女生微笑着跟我打招呼。
    面对新同学的礼貌,我突然紧张起来,但理智告诉我,应该回应新同学的问候,我赶紧说:“你好……我是江月……”我悄悄地打量着她:中等个子,剪着短发,圆盘似的脸上略带羞涩。
    “要不要我帮你铺床?”李心雨问。
    “不用了,谢谢你!”我说。
    见我不让帮忙,李心雨便站到对面的床铺前,看着我和我爸爸收拾床铺。
    爸爸爬到上铺,开始给我挂蚊帐。挂好蚊帐后,爸爸便准备离开师范校了。
    “小月,我走了。”爸爸说。
    “吃了饭再走。”我说。
    “不了,我回去吃。”爸爸说。
    “嗯,坐车回去,不要走路,很远。”我对爸爸说。
    昨天晚上,我听见爸爸对妈妈说,他把我送到学校后,会走路回去,节约两元钱的车费。16“哎呀,怎么没有找到我的名字呢?我都找了两遍了,不会把我安排到别的班上去了吧?”一个女生在尖叫。
    “你叫什么名字?”吴亚妮问。
    “我叫林涛。”那个女生说。
    “我来帮你找。”吴亚妮说完,便挨着床铺找林涛的名字。
    然而很遗憾,没有找到写有“林涛”的床铺。
    “林涛,是‘波涛’的‘涛’吗?”吴亚妮问。
    “对。”林涛说。
    “哈哈,我敢保,你被分到男生寝室去了。”吴亚妮说,“不信,你去问一问高老师。”不一会儿,林涛从教室里跑回来,一进寝室,便大声嚷嚷着对吴亚妮说:“你还真猜对了,真把我当成男生分到男生那边的109寝室去了。”正好吴亚妮的下铺空着,这床铺便属于林涛了。
    收拾好了床铺。我看着床前的劳动工具,在考虑应该将它们放在哪里。李心雨说:“统一放在外面屋檐的角落里。”“我帮你拿劳动工具,你自己把洗脚桶和洗脸盆拿到屋檐下去,全寝室的都要放在统一的地方。”吴亚妮走过来,麻利地拿走了我的箩筐和扁担,我也拿着洗脚用的胶水桶和洗脸用的搪瓷盆跟了出去。
    吴亚妮走到放箩筐扁担的地方,先是把扁担竖着立在角落里,然后把我的箩筐重在别人的箩筐上面,她又捡起散放在一旁的箩筐,一边重放在我的箩筐上一边说:“不放个规整,二十几个人的箩筐,哪里放得下哟……”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我在心里说:“这个吴17亚妮,跟管家婆一样……”我正在想该做什么的时候,李心雨对我说:“我们一起去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好不好?”“嗯。”我应答道。李心雨的提议,正合我意,刚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每一条路每一个角落都是新的,是应该去熟悉一下。
    我和李心雨先熟悉女生院。女生院分前院和后院,我们住在前院。后院再往里走,便是厕所和澡堂。澡堂有一个大的公共洗澡间,也有一些间隔开来的独立的单间。
    我们走出女生院的大门,想熟悉一下我们的校园,正巧遇上一位善解人意的师姐,她主动提出带我们逛校园。
    我们沿着女生院前的小路往下走,只见右侧有一处集中的洗衣槽,洗衣槽分两侧摆布,每侧有十余个石槽供同学们洗衣服用。洗衣槽上并没有配水龙头,在洗衣槽的一头,登上两步石级,那里有两个水龙头供大家接水。洗衣槽的内侧有一条小路,通往音乐室和琴房。师姐指着琴房说:“那里面有许多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里都摆着一架脚踏风琴。将来你们学琴法了,便会到那里去练琴。”师姐这话,说得我心痒痒的。
    走过洗衣槽,前方便是一方荷花池。池里有荷花正在美丽地绽放,每一朵婷婷的荷花,都如含羞的仙子,娉婷在这方池中。池中有一座化雨亭,一看就是看书和谈心的好去处。荷花池边上,依次是老师们住的芭蕉院、新教学楼和男生院。
    沿着男生院和新教学楼中间的石级往上,便到了大操场。大操场朝着四根柱子校门那一侧的,是体育保管室和老师们住的大桥院。
    穿过操场,便到了我们的教学楼,师姐指着教学楼旁的山说:18“看,这是象形山,这可是同学们喜欢待的地方,在这里吃饭,看书,吹牛,都是不错的选择。”老教学楼的一侧依次是厕所、老师们住的临江院、学校的小卖部。再往前走,便是学校的第二食堂、老师们住的望江院。师姐指着前方说:“从这条小路再往前走,便到了马项垭,那边有邮局,还有买东西和吃饭的地方。”沿着石级向上,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大礼堂、图书馆,往回走的时候经过了行政办公楼一幢房老室,来到了开水房、网球场和食堂。从食堂往上走,便又回到了女生院。
    师姐临走的时候告诉我们:“食堂里的肉是五角钱一份,炒菜是两角钱一份,汤菜一角钱一份,馒头是一两票买一个,稀饭一两票可以买到一大勺,差不多有一小搪瓷碗。关于饭票的分配,我们可以按我们传统的‘三三四’来分配,早上四两,中午三两,晚上三两。如果你们节约点儿吃,可以拿剩下的饭菜票去学校的小卖部换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平时也要合理安排饭菜票和开水票,可别还没有到月底就没有票了……”我和李心雨都很感谢师姐带我们熟悉校园。师姐走后,我和李心雨坐在山旁聊了一会儿。
    “你多大?”李心雨问我。
    我想,李心雨这样问我,一定是觉得我比她高,可能年龄也会比她。“刚满15。”“你年龄好小啊,还这么!我都满16了。”李心雨说,“都是规定7岁才能上小学呀,你怎么6岁就上小学了?”19“我是提前混进小学的。”我笑着说。
    “我们班还有比你小的。”李心雨说,“在报到注册的时候我看见有个叫郭东的男生,才14岁。”“东郭先生啊?”我想起了报到时教室里发生的笑话。
    “嗯,你可别小看东郭先生,人家要么是5岁就开始上学,要么是小学或初中跳过级。”“嗯,神童。”我说。
    我和李心雨回到寝室,发现好多床铺位都铺好了。在紧邻我们床铺的下铺,坐着一个和我差不多高但极为瘦削的女孩,瘦得像薄薄的纸片,似乎来一阵风便可以把她吹走。她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前方,小脸小鼻子小嘴都安静得仿是画在纸上似的。她的头发的长度仿不太合适,扎起来太短,不扎又太长,现在看起来有点乱。
    我瞥了一眼贴在床沿上的名字——黄芹。
    我在打量她的这一小段时间里,她一动也不动,两只手不停地搓着揉着。
    我没敢和她说话,李心雨朝我使了个眼神儿,示意我爬到上铺去。她也跟着我爬到了我的上铺。我们拿出饭菜票打量起来。油印的饭票菜票还有开水票都很薄,不能揉捏,更不能沾水。面值不同的票,颜色也不一样,便于在使用时区分开来。
    我们开始盘算怎样分配这些饭菜票。这个计算难度,可不低于做一道初三时的综合数学题。
    “饭票很好分配,每天一斤的样子,早上一两稀饭三两馒头或点心,中午三两米饭,晚上三两米饭。”李心雨说。20“嗯,就是师姐说的‘三三四’。如果偶尔遇上不太饿,可以少买一点,便可以节约一点饭票。”说到这里,我乐了,仿已经节约下一堆饭票来,可以买很多学习用具或是生活用品。
    “菜票呢?”李心雨问。
    “早上可以不吃菜,中午不吃肉的时候可以吃一份炒菜和一份汤菜,晚上只吃一份汤菜或一份炒菜。”我说。
    “这道数学题好像有点复杂呢。”李心雨笑着说,“不打草稿好像还算不出来。”“中午吃肉的时候,就不再打炒菜和汤菜。”我说。
    “嗯,这样安排应该够用。待会儿回去在笔记本上规划一下,看一个月吃几次肉合适。”李心雨说。
    “哎哟哟,算得这么细呀?”一个声音从寝室中间那两列床铺的下铺传了过来。
    我循着声音望去,一个梳着过腰长辫子的高挑女生,穿着一条洁白的荷叶边连衣长裙,正站在巷道里朝我们这边张望,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带着不屑的神情。
    我和李心雨都没有说话。
    那女生把长长的麻花辫拉到胸前来,理了理,慢条斯理地说:“这有什么好算的啊?用完了管家里要就是,难不成还让我们饿着肚子上学?”说完这话,她把麻花辫往身后一甩,踩着“咯噔、咯噔”的节奏,出了寝室门。
    望着已经没有了背影的寝室门,我和李心雨都目瞪口呆。
    “咳——”一个坐在不远处的上铺的女生那故意的咳嗽声,把我们的目光从寝室门口给拉了回来。21“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吧?她叫柳婷婷。看,那里写着呢。”女生朝写着姓名的床沿上努了努嘴,继续说,“人家呀,爸爸妈妈都是的工作人员,家里不缺钱。你们过来看看,这铺盖,这枕头,这皮箱,床底下的皮鞋,都比我们的高档,你们过来看看就知道了……”嗯,刚才那“咯噔、咯噔”的声音,就是高跟鞋踩出来的。
    这女生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真是让我感到惊讶:今天才来报到,她怎么就知道这么多呢?我还没有缓过神儿来,那女生已经出了寝室,兴许是到食堂打饭去了。
    “我去看看她叫什么名字。”李心雨下了床,赶紧跑过去找那个女生的名字。
    “她叫林莉。”李心雨说,“江月,走,我们也打饭去。”我一边拿着要带走的饭菜票,一边想:“她爸妈都是的工作人员……家境那么好……唉,难怪人家那么大的口气……”这时候,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情绪,或许就是自卑。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