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海尔智慧胡泳
  • 正版
    • 作者: 胡泳著 | 胡泳编 | 胡泳译 | 胡泳绘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胡泳著| 胡泳编| 胡泳译| 胡泳绘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1-01
    • 版次:1
    • 字数:无
    • 页数:237
    • 开本:16开
    • ISBN:9787111640844
    • 版权提供: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胡泳
    • 著:胡泳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59.00
    • ISBN:9787111640844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20-01-01
    • 页数:237
    • 外部编号:307714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章 通往知识自由之路
    节 知识塑造企业
    知识为王
    创造知识的企业:野中郁次郎
    布满沟壑的新经济
    第二节 无法设计的组织
    建构与自发
    知识与自由
    无能为力的顶层设计
    第三节 让个体自由起来
    永不消逝的风险与不确定
    至高无上的个体
    网络时代的员工能力
    第二章 结构与决策I:结构
    节 后组织时代
    历史无法决定未来
    超文本组织
    组织不死
    第二节 网络个人主义
    尼采与新经济
    管理回归到“人”
    “关系”取代“生产力”
    第三节 求变的海尔
    失效的“变化管理”
    持续失衡
    海尔的平台逻辑
    第四节 海尔的创新单元:小微
    作为语言的变革
    理解海尔变革的四个关键词
    组织新范式:社群
    野中郁次郎:第三种知识
    第三章 结构与决策II:决策
    节 重塑管理
    寻找“管理模式”
    交响乐队与爵士乐队
    第二节 破局绩效主义
    流程宗教
    组织的时代病
    谷歌的OKRs & 海尔的二维点阵
    第三节 中层困局
    从“工具层级”到“价值层级”
    如何理解“消灭中层”
    第四节 黑客文化与新组织理论
    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
    破坏“管理”
    为了告别的聚会
    张瑞敏对“集中/分散”的思辨
    第四章 创造型企业家崛起
    节 从物理到管理
    牛顿、爱因斯坦以及量子力学
    新旧知识的不可通约
    打造高维组织
    张瑞敏掀起了管理范式的第二次
    海尔之痛
    第二节:创造型企业家
    实践智慧:浮士德、王阳明和英式橄榄球
    张瑞敏谈老子思想与互联网
    重新定义管理
    制度企业家+基因术士=创造型企业家

    节 知识塑造企业知识为王1958年,加尔布雷思出版《富裕的社会》一书,指出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批量生产富人的社会,或者一
    个富者愈富的社会,而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享受经济上的安全的社会。2001年,德鲁克为《经济学人》杂志描绘了“下一个社会”,这个社会身为知识社会,但其深刻内涵并不在于知识是这个社会的首要资源,知识工作者构成劳动人口的核心力量,而在于:知识工作者拥有比经济安全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社会地位。
    善于从历史中引的德鲁克举了这样一个例子:1纪50年代,英国失去了工业经济的地位,先是被美国,然后是被德国超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既非经济的,也非技术的,而主要是社会的。从经济上,特别是从金融上来看,英国直到次世界大战之前都属世界强国;在整个1纪,它的科技成就也很夺目。合成染料,现代化学工业的批结晶,是在英国发明的,汽轮机也是如此,但英国却从不承认技术发明人员的社会地位。说来也奇怪,很少有像英国那样给予“科学家”极高的荣誉,它1纪在物理学方面人才辈出,韦尔(JamesClerkMaxwell)、法拉第(MichaelFaraday)、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星光熠熠。相形之下,技术发明人员始终剥离不了“技工”的身份,他们成不了“绅士”。
    德鲁克说,20世纪中叶以来的所谓“信息”实际上是“知识”。计算机只是一个触发器,软件才是关键,它将传统的工作根据世代的经验予以重组,其中凝聚了知识的应用和系统的逻辑分析。换言之,起作用的是认知科学。由此不难得出一个判断:在经济和技术上保持的要诀是知识专才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他们的价值的承认。如果他们在组织中仍然被当作“雇员”看待,就会重蹈1纪的英国人把发明家看作“技工”的覆辙,其后果如何,历史业已给出了。
    德鲁克的这一分析触及知识的质。在传统的社会里,知识是清而个的。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知识的功用就是“自知之明”(self-knowledge),意即自我在智力、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常和苏格拉底辩论的普罗塔格拉斯则认为:知识要达到的是知道如何说、如何说得好的能力,这种能力会让人看起来有“形象”。中国文化对知识的概念亦很接近。“述而不作”作为孔子基本的知识价值观,即是说,知识的应用只停留在思想的层次。而对道教徒和禅师而言,知识是走向启蒙和智慧的途径。不论东西方对知识的含义的看法有多大的不同,它们对知识不表示什么持完全一致的意见:知识不表示做的能力,功用从来不是知识,而是技能。
    18世纪的西方,知识开始应用到工具、流程和产品上,创造了工业。工业的贡献是,摆脱了农业经济的财富创造模式,财富的累积由算术级增长转为几何级增长。从此,“和技术征服全球,创造了世界文明”(德鲁克语)。在这一阶段,分工制度与近代教育奠基,各种技术学校纷立,知识开始经由系统的教育而不是个人经验的传递得到推广。技术成为工业的要
    素,并迅速转化为经济与财富的强大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就是依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转变社会和文明的。
    然而,社会价值的演变是缓慢的,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知识和技术仍有不同,因此社会对拥有“技能”的人虽给予相当的尊重,但仍然不视他们为“有知识的人”。经过1纪末始于泰勒的生产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的管理(用德鲁克的术语,前者是将知识应用于工作,后者是将知识应用于知识和系统创新),人们才改变了对知识的看法:“我们现在认为的知识是知识显示于行动之中。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是在行动中有效的信息,着重于效果的信息。”回顾德鲁克笔下整个知识含义演化的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传统的知识只能提升个人的教养,现在的知识却能通过的企业系统扩张成为对全人类有益的经济商品;知识终于直接和经济联结,人类社会进入到知识经济化的时代。在这一时代,知识是个人所拥有的基本的资源,也是整个经济活动中基本的资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些经济学家从不离口的传统的生产要素没有消失,但它们却转为次要的了。只要有知识,就能得到它们,而且能轻易地得到。
    P2-4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