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西部彩陶异品鉴藏梁钦
  • 正版
    • 作者: 梁钦著 | 梁钦编 | 梁钦译 | 梁钦绘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梁钦著| 梁钦编| 梁钦译| 梁钦绘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508000
    • 页数:44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9465537
    • 版权提供: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梁钦
    • 著:梁钦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88.00
    • ISBN:9787519465537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11-01
    • 页数:440
    • 外部编号:3165356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 西部彩陶异形器与稀见纹饰专题收藏 20 年
    上编 史前异形古陶
    一 原始独立陶塑
    (1)马家窑类型陶塑人像
    (2)马家窑类型陶塑人面
    (3)半山类型犬形陶塑
    (4)半山类型陶塑动物
    (5)半山类型陶祖
    (6)马厂类型彩陶臂站像
    (7)马厂类型素陶站立形男人像
    (8)马厂类型陶塑男女连体人像
    (9)马厂类型彩陶羊
    (10)马厂类型彩陶(11)马厂类型彩陶鸟
    (12)马厂类型彩陶雌雄连体鸟
    (13)马厂类型陶祖
    (14)齐家文化陶塑人头
    (15)齐家文化陶塑雄鹿
    (16)齐家文化陶羊
    (17)齐家文化陶蛇
    (18)齐家文化陶鱼
    (19)齐家文化陶水獭
    (20)齐家文化陶塑“阳乌图腾柱”
    (21)四坝文化陶鱼
    (22)四坝文化陶()四坝文化陶狐狸
    (24)四坝文化陶猫
    (25)卡约文化陶龟
    (26)寺洼文化陶鸡
    (27)寺洼文化陶猪
    (28)寺洼文化陶祖
    二 器皿附属陶塑
    (29)庙底沟类型堆塑蜥蜴纹带嘴罐
    (30)马家窑类型人面形器口
    (31)半山类型附塑人头彩陶钵
    (32)半山类型附塑陶鸟双耳壶
    (33)马厂类型器腹附塑人头单耳壶
    (34)马厂类型附塑陶熊双耳壶
    (35) 马厂类型堆塑双蛇纹彩陶壶
    (36) 齐家文化附塑骷髅头单耳罐
    (37) 齐家文化器口附塑人面双耳罐
    (38)辛店文化附加形陶塑双耳罐
    三 人形器
    (39)四坝文化彩陶人形双耳罐
    四 鸮面器
    (40)甘肃东部地区齐家文化师赵村类型鸮面罐
    (41)甘肃东部地区齐家文化长眉长喙形鸮面罐
    (42)甘肃中部地区齐家文化猴面形鸮面罐
    (43)甘肃中部地区齐家文化单穿双目鸮面罐
    (44)青海东部地区齐家文化柳湾类型鸮面罐
    (45)青海东部地区齐家文化柳湾类型大型鸮面罐
    (46)青海东部地区齐家文化柳湾类型小头缩颈形鸮面罐
    (47)青海东部地区齐家文化柳湾类型雏鸮形鸮面罐
    (48)青海东部地区齐家文化带系鸮面罐
    (49) 辛店文化鸮面鬲
    五 鸟形器
    (50) 半山类型斜管状流鸟形壶
    (51)半山类型罐形口大型鸟形壶
    (52) 半山类型雏鸟形单耳鸟形壶
    (53) 半山类型鸟形钵
    (54) 马厂类型罐形口鸟形壶
    (55) 马厂类型雏鸭形壶
    六 鳖形器
    (56) 马厂类型鳖形壶
    (57) 齐家文化鳖形壶
    七 葫芦形器
    (58)仰韶文化葫芦形素面陶瓶
    (59)马厂类型双腹耳葫芦形彩陶壶
    (60)马厂类型瓶形口双腹耳葫芦形彩陶壶
    (61)马厂类型罐形口双肩耳葫芦形彩陶壶
    (62)马厂类型双卧腹罐相叠形葫芦形彩陶壶
    (63) 马厂类型三节葫芦形彩陶瓶
    (64) 马厂类型敛口葫芦形彩陶罐
    (65) 齐家文化束腰罐
    八 靴形器
    (66) 马厂类型彩陶靴形器
    (67)马厂类型靴筒附塑人面彩陶靴形器
    (68)齐家文化附加堆纹单耳靴形器
    九 带盖器
    (69)马厂类型乳形纽带盖罐
    (70) 马厂类型鼻形纽带盖罐
    (71) 马厂类型杯形纽带盖罐
    (72) 马厂类型陶祖形纽带盖罐
    (73) 马厂类型宝珠形纽带盖罐
    (74) 马厂类型瓜蒂形纽带盖罐
    (75) 齐家文化圆饼形纽带盖罐
    (76) 齐家文化红陶乳形纽带盖罐
    (77) 齐家文化黑衣陶乳形纽带盖罐
    (78) 四坝文化矛头形纽带盖罐
    十 陶器盖
    (79) 马家窑类型瓜蒂形纽陶器盖
    (80) 马家窑类型鹰首形陶器盖
    (81) 马厂类型人头形纽陶器盖
    (82) 马厂类型四乳形纽陶器盖
    (83) 齐家文化蹲犬形纽陶器盖
    (84) 齐家文化羊头形纽陶器盖

    梁钦,河南嵩县人,1963年入伍,多年从事宣传工作。出版藏族民俗文化著作《江源藏俗录》。退休后,致力于甘青河湟地区古代艺术品收藏与研究。

    半山类型附塑陶鸟双耳壶高2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9厘米,泥质橙黄陶,侈口、卷唇、长颈、圆肩、双耳、平底。施纹,颈至腹部在七道平行宽带纹界定的图案带内分别绘斜线纹、平行线纹、连续折线纹,下部绘垂弧纹,属半山早期边家林遗物。在肩部一侧,附塑一陶鸟。陶鸟通高6.6厘米,体长10.7厘米,其陶质陶色与壶体相同。尖喙、曲颈、椭圆腹,尾扁宽呈扇形,双腿塑成圆柱形,头部两侧锥刺双眼,腹部两侧各锥刺三个凹点,尾端呈锯齿状,近尾端处饰三个平行排列的穿孔。整体造型呈仰立状,圆腿立于壶肩,尖喙紧对壶颈,如同啄木鸟一样,好像正在啄食什么食物,塑制得既形象而又逼真。所施纹饰亦为,鸟头绘竖线纹,颈绘平行线纹,背绘网格纹,腹至足部绘平行带纹,这些应是鸟羽的抽象表示(见下图)。
    这件附塑陶鸟彩陶壶,是我藏品中的重器之一。但在初编写本书时,并没有将其收录进去,其原因就是存在一疑点,那就是鸟腿与壶体衔接处有一明显接痕。该陶壶是我2004年连同那件堆塑有陶熊的彩陶壶一起从一位姓藏友处购买的,购时已有接痕。据先生讲,他购买时原来是完整无损的,后来由于妻子不慎将鸟体弄掉,是他又重新粘接上去的。这竟是售者所言,不足为信。到了2006年8月,甘肃临夏彩陶鉴赏家马友礼先生因事来到我家,看到这件陶壶和另一件附塑陶熊彩陶壶后,惊奇地问:“这两件东西怎么在你这里?”原来二器早就是他从乡下购回兰州的。这件附塑陶鸟彩陶壶购自兰州西部的永靖县,另一件则购自青海民和县,时间是6年前的2001年。马先生再三向我说明,为防止这类珍贵彩陶流失海外,仅此一件他就花去1万多元,这在当时已是相当高的价格。因此,他在购买时慎重,对鸟体与壶体衔接处等关键部位都进行了反复检查,当时的确是完好无损的。当谈到鸟腿和壶体的接痕时,老马说,鸟体确实是先生妻子不慎弄断的,当时就如何修复问题,他还征询过我的意见,是我建议他原样粘接的。这就实当我购买时先生的介绍并非虚言。说来也巧,2007年7月,民和县核桃庄乡老安来兰办事,遂邀其到家里闲谈。安先生也是一位彩陶鉴赏家,我们相识也有10多年。当说起民和县出土的彩陶异形器时,他无意中谈到,几年前,那里曾出土过一件半山类型彩陶壶,壶上塑了一只小鸟,生动。我听后心里一震:“莫非是我收藏的这件陶壶!”当我将陶壶拿出来请他看时,他惊奇地说:“没错,就是这件!”原来,这件彩陶壶初也是出自青海省民和县,具体出土地为西沟乡南塬村附近,时间是2000年10月。出土第二天,货主即将他请了过去。当时因索价太高,未能如愿购买。后来被永靖县一彩陶贩购买,再后来才转入老马之手。据老安回忆,当他眼看见这件陶壶时,体表还粘有湿漉漉的泥土,除局部脱彩外,无论壶体、鸟体,还是二者的接合部,均完好无损。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件彩陶壶从出土到我收藏,前后历经5年时间。其间至少曾转过四道手,不但有明确的出土地可查,而且从位目击者到后来的几位收藏者,尤其是从鸟腿折断到粘接的过程,都是有名有姓的,也可以说是传承有序的。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对这件彩陶壶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介绍,主要是怕因其有伤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以后,不管该器流入何人之手,或为博物馆所藏,以免再为一道小小的接痕研究来、讨论去,使这件史前珍宝蒙受不白之冤,甚至被当作赝品而被抛弃。
    据安先生讲,十几年前,民和县还出土过一件半山类型彩陶壶。颈、肩一侧附塑一陶羊,羊嘴紧贴壶颈,四肢站立于颈肩接合部,整体呈仰立攀山状,与该器陶鸟姿态大致相同。可以看出,在青海东部半山类型的器皿附属陶塑中,将附属陶塑品单另塑制好后,再选一适当位置粘接于器物上,应是这一地区半山人喜欢采用的一种装饰手法。而且,陶塑品粘接的位置及摆放的姿态也有许多雷同之处。但这类陶塑品极易脱落。无论出土时已经脱落,还是后来藏者不慎将其弄掉,然后再重新粘接上去,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能盲目地去否定。退一步说,即使制者想拼凑这样一件组合器,要想找一件这样的陶鸟也是不容易的,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彩陶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是早期人类智慧的象征。早于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本书介绍的彩陶,主要为异形陶器和稀见纹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青海东部地区,在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中,有着独特的史前文化遗存。其后数十年来,不断有考古学家及考古、文博部门在这一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或考古发掘,大型史前遗址就有有名的柳湾墓地、阳山遗址、阳洼坡遗址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史前遗物,为世界考古界所震惊。因此,无论收藏者,还是经营者,对于这一地区的彩陶,有清醒的认识,掌握其辨伪的经验,都是十分必要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