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藏书票之话(精)[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
  • 正版
    • 作者: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著 |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编 |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译 |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绘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著|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编|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译| [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绘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00000
    • 页数:28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5522050
    • 版权提供:金城出版社
    • 作者:[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
    • 著:[日]斋藤昌三著,魏大海 译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15522050
    •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3124259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中文版序(陈子善)
    序(小岛乌水)
    序(斯塔尔博士)
    再版序(斋藤昌三)
    自序(斋藤昌三)


    前言
    藏书票的主旨
    制作的种类
    贴附的位置
    制作的准备
    第二章
    藏书票的起源
    日本藏书票史
    装帧与藏书票
    第三章
    藏书票爱好者与收集趣味
    日本藏票界与藏票会
    藏书票制作者
    附录
    日本藏票会作品概评
    藏票同好会作品
    冈崎藏票会作品
    藏书票余谈
    插图索引
    中外译名对照表

    本书从藏书票的主旨、种类、贴附位置等入手,讲述了藏书票的起源、日本藏书票的历史、收集趣味,以及日本的藏票会、藏书票制作者等藏书票的全面知识,随文有近百张世界各国藏书票插图,尤为珍贵的是收录了夏目漱石、竹久梦二、田山花袋、志贺直哉等个人和机构收藏的26张藏书票,被誉为“东方藏书票的”。

    前言
    各种趣味中,为尚者莫过于读书与爱书。实际上,人类至高无上的爱好就是“喜欢读书”与“爱好书籍”!
    而藏书印与藏书票,正是爱好书籍带来满足和愉悦的体现。
    藏书印发达于东洋,而藏书票诞生于欧洲。二者虽言趣味不同,目的却同一。论及藏书印,三村竹清氏早在明治末年就编纂了《藏书印谱》。而日本至今论及藏书票。不才学浅,借本书弥补缺憾。
    从近年的统据看,我国出版物的数量暂且不论,单从种类上讲已远超德国列为世界。但其中大部分是西式装帧的书籍,传统的藏书印与之实不谐调。藏书票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发展。然而在全盘欧化的现今,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西式装帧。那么,为何藏书票没有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流行呢?为何依旧使用传统形式的藏书印呢?
    究其根源,或因藏书印使用简便,且经历了长久的传统调整与融合。那么与西洋书籍的调和果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吗?笔者并不想贬抑传统藏书印,但实际上比比皆是的藏书印大半煞风景。更有甚者,许多已破坏了书籍原有的美观。这又为何呢?想来,可以归咎于雕刻的原因。印师、名家或爱好者制作的藏书印颇富雅致,这些印章自然为书籍增添光彩与价值。恰如贴切的落款提高作品的品位,通过藏书印亦可判断出藏书家的趣味与品格。但若街头随处可见印章铺刻制的藏书印,蘸上劣质的印泥胡乱加印书上,书籍的寿命自然也会缩短。因此不妨说,藏书印实乃雕刻家或书法家创造出来的一种趣味。
    藏书票当然也是如此,即使偏于恶俗也聊胜于无,但若图案设计巧妙,使用效果比藏书印更为有趣。本来在木版印刷技术方面,我国在全世界负有盛名。若以木版制作藏票,自然可匹。但藏票制作不仅限于木版印刷,凸版、铜版、网版或石版印刷皆适用,根据原画选用不同的印刷方式,对照使用的书籍可谓趣味盎然。
    这种藏书票十五世纪以来在欧美开始流行,而日本开港以来六十余年,至今未有普及迹象。想来也是一个“奇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