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明代复古的众声与别调余来明
  • 正版
    • 作者: 余来明著 | 余来明编 | 余来明译 | 余来明绘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20-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余来明著| 余来明编| 余来明译| 余来明绘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20-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90000
    • 页数:408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1149142
    • 版权提供:中华书局
    • 作者:余来明
    • 著:余来明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2.00
    • ISBN:9787101149142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12-01
    • 页数:408
    • 外部编号:3105199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明初”诗人的类型与明初诗史再认识
    一、“明初”诗人的类型
    二、明初诗史的理解与误读
    三、走进文学史:重建明代诗史的图像
    第二章 明诗“盛于国初”辨
    一、明诗“盛于国初”观念的形成
    二、明诗“盛于国初”观念的检讨
    三、余论
    第三章 文人的遗绪:张宇初诗歌创作的意趣与情调
    一、《岘泉集》考原
    二、张宇初诗歌的情感书写
    三、余论
    第四章 流动的文本:多维视域下的文集重编与解缙诗歌作品考实
    、顺、嘉靖、万历三本所录诗歌之比照
    二、明刻本的问题
    三、康熙本、乾隆本之渊源
    四、解缙集中的部分伪作及其来源
    五、余论
    第五章身份与作诗:宋—明“诗儒分合”观念的展开及其文学史意义
    一、作诗不为闲言语:宋代理学家眼中的诗儒之分
    二、以濂洛而兼风雅:元人的诗儒合一观及其表现
    三、诗为道之华:明代诗儒分合观念的升降
    四、余论
    第六章 主流话语与地域传统的竞合:明代诗史视野中的《迪功集》批评
    一、《迪功集》批评与诗学立场的发现
    二、作为批评工具的《迪功集》
    第七章 别立新宗:明中期六朝、初唐诗歌的重新发现
    一、作为批评方法的六朝与初唐
    二、嘉靖前期六朝、初唐诗风的复兴
    三、余论
    第八章 作为思想资源和批评工具的杜甫——杨慎杜诗观的时代及其诗史意识
    一、回到杜诗本身:“诗史”说的辨正
    二、盛唐不必皆杜甫,杜诗之外有盛唐
    第九章过渡时代:嘉靖前期诗坛的多元格局
    一、京城诗人群体的流转
    二、南京诗人群体风尚的变迁
    三、时代风气转移与吴中文学传统的再发现
    第十章“前七子”复古之后诗坛的众声与别调
    一、易“气骨”而讲“声调”
    二、由“尚体格”到“关情”
    十章重建地方传统:晚明“楚风”崛起
    视域下派兴起的历史考察
    一、派对楚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
    二、楚地心风与“灵”文学观念的勃兴
    三、山水书写与派文学的新境界
    第十二章 复古之后的抒情声音:袁宏道的人生意趣与诗歌创作
    一、人生的苦闷与适意
    二、抒写自由的灵世界
    第十三章 交往的诗学——《诗归》的编选策略、传播路径与竟陵诗学的兴起
    一、与世异同:《诗归》打造个化古、唐诗选本的思想与实践
    二、钟、谭交往文本的《诗归》叙说与竟陵诗学的登场
    二、余论
    附录一 竟陵派研究综述
    附录二 重建中国古典文理论史状貌的坚实努力——读陈文新教授《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
    附录三 《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编纂的文献学意义和文学史研究价值
    主要引用参考文献

    余来明,1978年生。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入“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先后为文学所、美国哈大学东亚系、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访问教授。主持社科重点项目、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特别资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撰写、主编《元代科举与文学》、《“文学”概念史》等著作10余部,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近100篇。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