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1953-2011)郭庆然
  • 正版
    • 作者: 郭庆然著 | 郭庆然编 | 郭庆然译 | 郭庆然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郭庆然著| 郭庆然编| 郭庆然译| 郭庆然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00000
    • 页数:26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304433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郭庆然
    • 著:郭庆然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301304433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7-01
    • 页数:261
    • 外部编号:120191757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导论
    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基础与研究动态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与技路线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分期依据与数据来源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演进(1953—1978)
    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二、外部条件
    第二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7)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
    三、工业化的曲折发展与城市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
    第三节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条件比较封闭
    二、产业结构畸形导致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重工业优先发展与城市体系不合理
    四、农业和农村服务于工业与城市发展
    五、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波动的幅度较 第四节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一、城市化率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率Ⅰ
    二、城市化率轻微滞后于工业化率Ⅱ
    三、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城乡的分割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对城市化认识的不科学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
    三、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化的动力不足
    四、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
    五、经济体制的转变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章体制转轨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演进(1979—2011)
    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二、外部条件
    第二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一、轻工业优先发展与恢复城市化阶段(1979—1983)
    二、二次工业化与二元城市化阶段(1984—2000)
    三、第二次重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展阶段(2001—2011)
    第三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强劲发展
    二、城市化发展支撑工业化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成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力量
    第四节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一、城市化率低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发达
    二、城市化率低于发展水平相当的
    三、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Ⅰ与工业化率Ⅱ
    第五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对外过度依赖严重影响互动系统的内生
    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城市化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阻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消费需求不足阻碍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五、城市功能滞后弱化了工业化的支撑能力
    第四章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研究
    节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机制研究
    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一般逻辑
    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机制研究
    一、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一般逻辑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二、体制转轨时期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三、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已初步形成
    第五章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实研究
    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二节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一、功效函数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系统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第三节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定量测度
    一、变量与样本数据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四、工业化对城市化影响的定量分析
    五、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因素的定量分析
    第六章中国对外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模式的借鉴
    节西方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影响因素
    二、发展特征
    第二节拉丁美洲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影响因素
    二、发展特征
    第三节亚非转型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影响因素
    二、发展特征
    第四节中国对外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一、中国对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借鉴
    二、中国对发展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借鉴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历史启示
    节研究结论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严重失调
    二、体制转轨时期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升
    第二节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历史启示
    一、注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创造能力
    二、注重文化发展,推进文明进步
    三、注重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四、正确处理产业与就业的关系
    五、正确处理城乡统筹与城市级别的关系
    六、完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七、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生
    八、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