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国香事(精)李萌主编
  • 正版
    • 作者: 李萌主编著 | 李萌主编编 | 李萌主编译 | 李萌主编绘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萌主编著| 李萌主编编| 李萌主编译| 李萌主编绘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25000
    • 页数:24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8425914
    • 版权提供: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李萌主编
    • 著:李萌主编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168.00
    • ISBN:9787518425914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4-01
    • 页数:248
    • 外部编号:3095696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叙香史
    始于上古:燎祭馨香重,甲骨黍稷香
    香奉神明,祭祀用香之先声
    先秦之“香”非今“香”
    花椒:有椒其馨,胡考之宁
    初展于汉
    香路通,异香兴,香料使用趋于成俗
    汉初香草有限,为主
    汉武帝开边,异香大量涌入
    汉武帝尚香,推动香文化发展
    苏合香:香出苏合国
    兴盛于唐:万国来朝贡异香,馥郁芬芳飘长安
    香品种类丰富,制作技术考究
    朝堂焚香成制,宗教之香兴盛
    香料贸易活跃,用香之风下移
    麝香:唐代州郡的珍贵贡品
    广行于宋:专事香贸,百姓雅事焚香
    皇家香药库,香药专卖榷易院
    四司六局掌筵席,香婆香人事香铺
    香贸市场繁荣,香药应用广泛
    龙涎香:名香出海隅
    渐微于明:香至明代再无高峰
    郑和出使西洋,促进中外香贸发展
    炉瓶三事,桌案
    胡椒:以物代俸的“硬通货”
    第二章 述香用
    以香为使
    沉香:众香之首
    檀香:旃檀妙香
    乳香:接近神的气息
    降真香:久成紫香,能降诸真
    行香:礼敬神
    以香为用
    除秽,清净除秽
    美容香体
    计时宴客
    宴请熏香
    以香为养
    第三章 品香韵
    生闻
    燃香
    煎香
    煮香
    第四章 鉴香品
    香材
    香粉
    香膏
    香丸
    香饼
    线香
    盘香
    塔香
    签香
    第五章 赏香器
    香之重器:香炉
    春秋战国:青铜燎炉、豆形香炉
    汉代:博山炉
    随身香器:香囊
    取暖香衣:熏笼
    燃香工具
    第六章 咏香志
    以文会友,馨香在野
    《西园雅集》
    《兰亭雅集》
    《玉山雅集》
    以香抒意,体物传情
    先秦:吟香诗歌的华夏之源
    唐代:诵香古诗的极盛时期
    宋代:歌香曲词的黄金时代
    苏轼:沉香山子赋
    黄庭坚:黄太史四香
    明清:书香小说的繁荣时期
    以香载道,著书立说
    跋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

    先秦之“香”非今“香”香气从周代起在祭礼中发挥重要的沟通作用,自两汉至唐,随着道兴盛及西域和南海大量异域香料的流入,“香通神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
    “香”字源于谷物之香。
    甲骨文中的香字似盛黍稷于器之形,以见馨香之意。禾黍边上的小点,表示谷粒或者黍粒。香字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甜美。《说文解字》:“香,芳也。”舯部曰:“芳,卿香也。”《大雅》曰:“其香始升。从黍从甘。”《春秋傅》曰:“黍稷馨香。凡香之属皆从香。”先秦时期祭祀用香主要
    体现为燃烧香草和供香酒。《诗经·生民》记载用焚烧染有油脂的萧祭路神:“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孔疏:“萧,香蒿也。爇,烧也
    。言宗庙之祭,以香蒿合黍稷,以合其馨香之气,使神歆飨之,故此亦用萧,取其馨香也。”郑玄笺:“取萧草与祭牲之脂爇之于行神之位,馨香既闻。”萧,即牛尾蒿,有香气,嫩芽、嫩叶可生食或蒸食。
    古人采蒿与黍稷共同烧煮,以香气享神,或用香草煮成的水,作为祼礼的盥洗之用。
    香草和香酒是祭祀活动中敬献神灵的重要祭品。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就记载古人以香草和酒作为祭品:“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诗中的“桂酒”“椒浆”并非仅是美称,而是实际的祭祀物品
    ,蕙、兰、椒、桂,皆属芬芳之物,旨在强调祭品
    的芳洁美好。朱熹注曰:“此言以蕙裹肴而进之,又以兰为藉也。奠,置也。
    桂酒,切桂投酒中也。浆者,周礼四饮之一,此又以椒渍其中也。四者皆取其芬芳以飨神也。”意思是说用蕙草将肉包裹,并用兰叶置底用作铺衬,将桂
    椒渍于酒中酿制成芬芳琼
    浆,以此让祖先神明得以安享,以求更多福佑降临。
    桂本身具有自然之芬芳,用桂所酿的酒浆清醇芳香,符合献享物品“贵质尚本”的要求。桂酒在“祭之以酒”的古代社会生活中,因为神明祖先所喜爱,成为□佳的祭祀物品。用桂酒祭祀神明的习俗在汉代依旧盛行,《汉书礼乐志》载:“尊桂酒,宾八乡。”意指古人将香酒尊献于祖先神明,以此表达人们对其□恭谨虔诚的礼敬。期望以香酒为媒,与神沟通,望神佑人安,幸福康乐。
    用郁金香和黑黍酿制的鬯酒也是祭祀的重要供品
    。《周礼春官宗伯》云:“郁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郁草即为郁金香,《说文》曰:“郁,芳草也,谓用百草之华,煮以合酿黑黍,以降神香也
    。或说今郁金香是也。”《礼记·郊特牲》云:“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此时的“香”并无香料的含义,指的是祭祀时牺牲、黍稷及酒、
    柴所释放的香气。
    宋人在作《香谱》时,将“香通神明”追溯至三代祭祀之礼。宋人叶廷珪在《香录》中有观点认为,“古者无香,燔柴炳萧,尚气臭而已,故香之字,虽载于经,而非今之所谓香也
    。至汉以来,外域入贡,香之名始见于百家传记。”又《颜氏香史》中说,“焚香之法,不见于三代。汉唐衣冠之儒,稍稍用之。”到了清代,《钦定四库全书·子部九·香谱·谱录类一·器物之属提要》中显示四库馆臣对南宋《陈氏香谱》的评价,就认为将“龙涎迷迭”的源头追溯为“左传馨香”是“殊为无谓”了,可见
    彼时博学的四库馆臣,已不觉得香事与“黍稷馨香”有什么关系了。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香通神明”的“香”在范围上与今时有异。首先在“香”的含义上,先秦时期的“香”指兰、蕙、椒、桂、郁、鬯等散发的香气,表现在祭品
    上就是香草、动物油脂和粮食的燃烧之香气,而不是现今人们所熟悉的“焚香”;其次,“神明”的范围也扩大了,今时的神明在祭祀
    天地四方与祖先之外,呈现了官方祭祀之神与道及各种民间信仰神明的混融。
    P-2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