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精神分析与无神论--弗洛伊德的贡献姜艳
  • 正版
    • 作者: 姜艳著 | 姜艳编 | 姜艳译 | 姜艳绘
    •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姜艳著| 姜艳编| 姜艳译| 姜艳绘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39000
    • 页数:178
    • 开本:32开
    • ISBN:9787567142534
    • 版权提供:上海大学出版社
    • 作者:姜艳
    • 著:姜艳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67142534
    •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178
    • 外部编号:3120835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弗洛伊德无神论思想研究概述
    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生平
    节 弗洛伊德无神论思想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宗教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投论:“原始父亲”形象的投
    节 宗教投论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中的“投”
    第三节 上帝形象源自“原始父亲”
    第四节 评价与小结
    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论:从个体心理到集体心理的俄狄浦斯情结
    节 从神话到理论建构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罪疚感
    第三节 宗教的心理起源
    第四节 评价与小结
    第五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功能论:科学终将替代宗教
    节 弗洛伊德对宗教功能的评判
    第二节 弗洛伊德论宗教功能的替代
    第三节 评价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姜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接受中法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家庭治疗培训、“同济一弗莱堡”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硕士班等长程心理治疗专业训练和个案督导。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宗教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近10篇。

    章弗洛伊德无神论思想研究概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人,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之一
    ,西方现代弗洛伊德主义哲学学派的巨臂,被誉为“与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一样的世界伟人”。他将哲学概念中的潜意识(unconscious)引入精神病学领域,拓展了潜意识的内容,并提出人格结构地形学,强调欲理论,特别是幼儿心理欲。在精神分析之外,他的论著涉及宗教、文学、
    艺术等诸多领域。作为20世纪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和理论从问世至今一直饱受争议,但这并没有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代哲学、艺术、宗教、文学、语言学等领域
    的渗透和影响,特别是他所构建的潜意识理论带来的认识论的转变,对宗教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宗教的论述,弗洛伊德曾正式发表作品,从《强迫行为与宗教活动》(ObsessiveActionsandReligiousPractices)(1907)直到他临终前部作品《摩西与一神教》(MosesandMonotheism)(1939),这期间宗教问题一直是他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他的宗教著述涉及图腾的起源、
    人神关系、圣餐、宗教观
    念产生的根源、宗教教义的功能、罪恶感的分析,以及对于摩西与一神教的考察等。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融入叔本华、尼采开创的现代西方非理主义思潮之中,潜意识理论也被认为是科学和哲学叠融的产物。
    因为它既建立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是一系列推测和思辨的结果,这使得精神分析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经验说的质。
    在精神分析理论日趋成熟的时期,弗洛伊德着
    手将从个体神经症症状的治疗中所构建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宗教领域,这样的诠释必然有其可商榷之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他的宗教研究围绕着人类不仅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经受苦难,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在承受生存的困扰。他将研究主题从精神分析理论转向宗教,转向人们普遍存在的痛苦,获得幸福的限制,如何生
    活的伦理问题。在《一个幻觉的未来》中,他明确提出精神分析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爱以及痛苦的减少”,这样的关注也是人文科学研究核心的出发点。
    节 国内研究现状一、精神分新理论及其评述的译介在国内,对精神分析思想的研究从翻译弗洛伊德的著作开始,主要涉及三部分:一是关于弗洛伊德作品的翻译,二是翻译国外学者对弗洛伊德思想的论述,三是关于弗洛伊德传记的翻译。
    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学者零散翻译了弗洛伊德的部分文章,如《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1936)、《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1936)、《群众心理与自我分析》(夏斧心译,1929)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精神分析一度成为理论研究的禁区,涉猎。80年代后,对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日渐增多,直至现今,精神分析成为国内众多学者密切关注的领域。截至2020年,
    新的、相对全面的翻译文集是车文博教授主编的《弗洛伊德文集》12卷本(九州出版社2014年6月版)。该套文集依据英国伦敦霍格思出版社(TheHogarthPress)1956—1974年出版的《标准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24卷)》翻译而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部关于弗洛伊德的文萃译著,将英文标准版全集中标重点符号的代表著作全部译出,如:《癔症研究》《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释梦》《爱情心理学》《精神分析新论》《自我与本我》《自传》等论著与集,共计12卷。此套文集也包含了弗洛伊德论述宗教的代表作品,包括《图腾与禁忌》(1913)、《摩西与一神教》(1939)、《一个幻觉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缺憾》(1930)。部分与宗教相关的作品暂无中文版本:()bsessiveActionsandReligiousPractices(1907)、The“Uncanny”(1919)、GroupPsychologyandtheAnalysisoftheEg(921)、AReligiousExperience(1928)、ACommentonAnti-semitism(1938)。
    在精神分析学的评述方面,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有学者陆续翻译介绍了对精神分析学的著述,如《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董秋斯译,1940)、《精神分析与辩唯物论》(董秋斯译,1947)、《弗洛特心理分析》(赵演译,193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者翻译引入了大量的世界各国学者对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发展的分析资料,使得精神分析在国内获得了快速的传播和发展,弗洛伊德的名字也被大众所熟悉。
    P1-3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