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生命美学论/国当代美学前沿丛书潘知常著
  • 正版
    • 作者: 潘知常著著 | 潘知常著编 | 潘知常著译 | 潘知常著绘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潘知常著著| 潘知常著编| 潘知常著译| 潘知常著绘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80000
    • 页数:24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0043329
    • 版权提供: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潘知常著
    • 著:潘知常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8.00
    • ISBN:9787550043329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8-01
    • 页数:240
    • 外部编号:3122528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章 生命美学:“我将归来开放”/1
    一、“出自心灵,但愿它能抵达心灵”/1
    二、“真正的美学应该是光明正大的人的美学、生命的美学”/9
    三、“美学的觉醒”/19
    四、生命美学已经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尊严/28
    第二章 生命美学:从“康德以后”到“尼采以后”/30
    一、“美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30
    二、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美学家/50
    三、美学的终结/73
    四、四大转换/82
    五、思的任务:生命美学作为未来哲学/111
    第三章 关于生命美学的“”与“”/117
    一、“”与“”是美学的命/117
    二、完全无视生命美学的“”与“”/125
    三、生命美学的“”与“”被肢解分化为别人的“”与
    “”/139
    第四章 关于生命美学“信仰转向”的“批判”之“批判”/154
    一、无实事求是之心,一切从“批判”的需要出发/156
    二、抢占道德高地,为“批判”而“批判”/164
    三、有话好好说,事实胜于雄辩/177
    第五章 生命美学:归来仍旧少年/184
    一、生命美学:曾经说过什么/184
    二、生命美学:想说的是什么/200
    三、生命美学:还能够说些什么/221
    四、生命美:“史开始了”/225

    潘知常,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大学筹备委员会执行主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创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省民盟,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央委员会委员、省青联,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顾问,澳门特别行区政文化产业委员会、二届委员会委员,澳门国际电影节秘书长,澳门国际电视节秘书长,澳门比较文化与美学学会会长等。198年被为省、市“青年精英”,并被分别授予荣誉称号,1992年获特殊津贴,1993年获聘教授。中山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文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江苏社会主义学院、贵州铜仁学院客座教授。

    一、“出自心灵,但愿它能抵达心灵”三十六年前,1985年,当我在1985年期《美与当代人》(现在更名为《美与时代》)发表自己关于生命美学的初思考的时候,无疑并没有想到直到三十六年后的2021年,人们还会记得生命美学。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生命美学,甚至,现在还会把生命美学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学界的重要成果来加以纪念。
    生命美学的诞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恰恰就是生命美学的新时期。数十年中,生命美学披荆斩棘,艰难前行,固然离不开美学界众多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但是,没有人能够否认,改革开放才是生命美学数十年来一路迤逦前行、不断茁壮成长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就没有生命美生命美学引论学的问世。生命美学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见。
    具体来说,没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冲破牢笼”,就没有生命美学。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首先就是源于思想解放,突破陈规。正是当年那场缘起于南京大学的思想解放的大讨论催生了我们改革开放。自由的思想一旦被束缚在牢笼之中,就一定会导致一个僵化、保守的时代的到来,想象力就会萎缩,创造力更会退化,“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沉闷局面也是必然的。也因此,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应该是一条清晰的可见的生命线、主旋律。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就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没有各种观念的激烈冲撞、各种思想的深刻嬗变,整整四十年的大思路、大决策、大提速,都是无法想象的。
    对于生命美学而言,自然也是这样。思想解放的滚滚春潮,激励着一代学人意气风发、锐意创新。在提出生命美学的设想的1985年,我还是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躬逢其盛,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在这个思想创新的时代成长起来。当时,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试,大胆闯”的呼唤激励着所有的国人,也激励着所有的美学学者,更激励着我这个年轻的学人。而且,也仍旧是这个时代,亟待思想观念的相互撞击,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探讨,以便让传统观念在碰撞中更新,让真理越辩越明,让创新的思想通过激烈论战喷涌而出,并且能够像那样迸发出巨大的裂变。这就正如《国际歌》里所唱道的:“让思想冲破牢笼。”确实,思想解放就是要“冲破牢笼”,美学的思考也是这样。必须看到,在改革开放之初,美学思想的桎梏是十分严重的,“打棍子,戴帽子,抓辫子”的做法也时有所见。要“冲破思想的牢笼”,也确实并非易事。何况在创新与探索的道路上,不但要与别人的陈腐思想做斗争,而且要与自身的陈腐思想做斗争;不但要否定他人,而且更要否定自己,恰似破茧化蝶,进步恰恰与痛苦同在。值得庆幸的是,生命美学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也没有愧对这个时代。
    展望未来,我要说,不论是美学的创新,还是生命美学的创新,都仍旧亟待思想解放的推动。过去的美学发展告诉我们,谁先解放思想,谁就占据主动。抢占学术创新的先机,抢抓美学发展的机遇,在美学研究中拥有主动权、话语权,都是与率先解放思想息息相关的。今后的美学发展也必将如此。因此,我们要昔日的辉煌,要再一次创下美学界蓬勃发展的奇迹,就必须再一次“让思想冲破牢笼”。这就正如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我还要说,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激励着生命美学去矢志不渝地坚持真理。思想解放,说说容易,其实却充满艰辛。现在偶尔可看到个别学人,当年在别人大胆创新的时候,他却明里暗里大力批判,并且以此取悦权贵,借此换取一点权力、地位、头衔、项目、奖励之类的残汤剩饭。可是现在却又摇身一变,以学术创新自居,把别人筚路蓝缕、浴血奋战获得的成果说成是自己的创新,似乎创新就是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女孩。但是,其实当然不是如此。思想的创新,其实是无比艰难的。一个创新者,要付出的也仅仅是汗水与心血,其实还包括利害、荣辱、误解、诋毁,甚至面临着个别“学霸”要把创新者驱逐出美学界的叫嚣。也因此,三十六年后的今天,我想,我自己终于可以坦荡地说,这一切,我全都经历过了!然而,也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教会了我,绝不屈服,也绝不后退!
    钱锺书先生曾经跟妻子杨绛说:“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而后悔的味道无疑不好受。所以,他强调说:“我宁恨毋悔。”“宁恨毋悔”,也是我在坚持生命美学的探索的时候想告诉自己,也想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回首前尘,从2000年到2018年,我完全离开美学界十八年左右。我离开的时候,是四十四岁,当时,我已经在美学界做成了创始生命美学这件事情,相比很多人的四十四岁,算是没有青春虚度。可是,我却不得不选择了离开。无疑,这“离开”当然不是我的主动选择。1984年底提出生命美学设想的时候,我只有二十八岁,那个时候,还是实践美学统下,一个年轻人竟然要分道而行,甚至要逆流而上,各方面的压力自然很大。而在当时的大学里,也还是年龄比我大二三十岁的那些老先生们在“一言九鼎”,因此,是“探索”还是“狂妄”?是“认真”抑或“浮躁”?是为“真理”而“辩”还是为“学术大师”而“炒作”?我一时也百口莫辩。总之,那时的我和那时的生命美学,可以说都是人微言轻,也动辄被人所“轻”。何况,每当一种新说被提倡,总是会有一些人不是去进行学术争辩,而是去下作地做“诛心”猜测,指摘提倡者是“想出名”“想牟利”,这无疑立刻就会令一个年轻人“百口莫辩”。

    《生命美学引论》是潘知常生命美研究程的结晶。全书从生命美学的问题、生命美学的人学背景、生命美学的当代取向、生命美学的提问方式入手,指出生命美学从美学的特定视界、根本规定的角度突破了过去的主客关系的视界,探讨在美学的背后所体现而出的深刻智慧。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