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范冲淹十讲符海朝
  • 正版
    • 作者: 符海朝著 | 符海朝编 | 符海朝译 | 符海朝绘
    •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符海朝著| 符海朝编| 符海朝译| 符海朝绘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71000
    • 页数:28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5911722
    • 版权提供:河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符海朝
    • 著:符海朝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42.00
    • ISBN:9787555911722
    •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2-01
    • 页数:288
    • 外部编号:3137659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讲 孀母改嫁与家世变革——范公原来叫朱说
    节 名字由来及四代祖宗世系
    第二节 妻子和子女
    第二讲 梅花香自苦寒来——艰难的读书岁月
    节 书台夜雨 断齑画粥
    第二节 布素寒姿
    第三讲 忧乐于庙堂与江湖之间——宦海沉浮
    节 宝贵的基层历练
    第二节 次朝官生涯和 次贬官
    第三节 锋芒 第四节 第二次贬官及知苏州
    第五节 第二次朝官生涯
    第六节 三贬饶州及知润州、越州
    第七节 夕阳好
    第四讲 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风光的儒将
    节 西北出强敌
    第二节 范、韩联手战元昊
    第五讲 先天下之忧而忧——庆历新政
    节 新政的背景
    第二节 风雨中的新政
    第三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
    第六讲 塞下秋来风景异——文学成就
    节 诗歌
    第二节 词
    第三节 散文
    第七讲 唯德是依 因心而友——范仲淹与欧阳修等人的交往
    节 知己欧阳修
    第二节 心交韩琦
    第三节 亦师亦友的晏殊
    第四节 忘年之交富弼
    第五节 诤友苏舜钦
    第六节 梅尧臣的反目为仇
    第七节 生死之交尹洙
    第八节 同年进士滕宗谅
    第九节 高徒李觏
    第八讲 义薄云天数范公——范仲淹及其后人的慈善壮举
    节 范仲淹出钱建义庄
    第二节 北宋时范氏子孙续规矩
    第三节 南宋时范氏子孙续规矩
    第四节 范氏义庄的示范作用
    第五节 范氏家族的家风
    第九讲 琴棋书画 无师自通——范仲淹的兴趣和爱好
    节 医术
    第二节 书法
    第三节 琴艺和棋艺
    第十讲 近乎完人的历史地位——立功、立德、立言
    节 宋人的评价
    第二节 金、元人的评价
    第三节 明、清人的评价
    范仲淹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符海朝,河南省林州市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史系、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获学士、硕士、博士,现任安阳师范院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辽宋金元史的教学和研究。曾在《光明日报》《广东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宋史研究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30余篇,著有《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主持完成社会科学项目和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一项。

    应天书院早开办于后晋时期(936—946年),由虞城(今河南省虞城县)人杨兴办。动荡的艰苦岁月,书院办学规模自然不大。后来,于此的戚同文①接学校后,逐渐取得了官府在资金方面的资,实力,特别是师资方面有所加强,逐渐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北宋初年在此学习后进士及第的达到五六十人,其中王砺等七人更成为朝廷大臣。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戚同文去世后,学校一度停办。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富民曹诚意识到教育的重要,在大兴治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决定巨资重续书院香火,于是扩建校舍达百余间,拥有图书几千卷,书院的办学规模水准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应天府的长官将曹诚的义举上报朝廷后,真宗赐名应府书院,任命戚同文的孙子戚舜举主持书院的事务,学校从此变为官办学校。因为戚同文人称睢阳先生,应天府后又改称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所以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二十二岁的范仲淹开
    始了应天书院五年左右的学习时光。这是范仲淹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竟
    ,宋代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居首①。
    范仲淹在青年时期,首先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人生信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意,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其次铸就了儒家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种人格在中国古代,只有极少数儒家弟子才能做到。在书院读书期间的一些诗,充分反映了他的志向和坚强的人格。
    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他能够忍受任何艰难困苦,夜晚读书困了的时候,就用冷水洗洗脸,继续读书写作。同宿舍的同学见
    他一年四季都吃得很粗糙,有时候送他好吃的饭食
    ,但是他坚决拒绝,害怕吃了之后,抵挡不住诱惑,削弱过艰苦生活的能力。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到应天府朝拜放有太祖赵匡胤画像和牌位的圣祖殿。应天书院的学生也都跟着众多的百姓去看热闹,渴望能够
    一睹龙颜。只有范仲淹没有去看热闹,而是一如往
    常地在学校读书。同学们看完热闹回来,不管看到真宗本人,都在声绘地讲述真宗如何无愧于真龙天子的角色。有的则接下来讲述路上碰见的美女的颜值,有的干脆哼
    起了晏殊的一句艳词:“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相好的同学于是问范仲淹为何不去,范仲淹回答道:“官家总会见到的,将来见也不晚。”来年就要参加进士科的了。范仲淹相信五年的寒窗苦读,一定会有一
    个满意的结果,让母亲和养父高兴,让九泉之下的生父高兴,让所有关心他的亲朋好友高兴。当然,他的人生旅途也将开始一
    个大的转折。
    P20-21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