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与阁老为邻李天纲
  • 正版
    • 作者: 李天纲著 | 李天纲编 | 李天纲译 | 李天纲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天纲著| 李天纲编| 李天纲译| 李天纲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192000
    • 页数:333
    • 开本:32开
    • ISBN:9787208174269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李天纲
    • 著:李天纲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208174269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01
    • 页数:333
    • 外部编号:3134330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重提启一利玛窦,再续中西文化交流之缘
    几代学人的不懈事业
    “与阁老为邻”
    之子马相伯
    “还我河山”和“与造物游”
    争议回到中国
    使命与传承
    艰难的进步
    中国的“翻译运动”
    旦复旦兮忆吾师
    从科学到经学
    中国的“市民社会”
    儒教、礼教与理学
    禄是遒的“中国迷信研究”
    从信仰理解宗教
    流放者归来
    跨越石牌门
    “一切虔诚终当相遇”
    马尔智和“兰花指”
    人文、认同、传承与文献渊源
    金山钱氏《守山阁丛书》与它的时代
    人世界城市文化之林
    近代上海信仰空间的多样色彩
    “我是名”
    “土山湾的传人”
    连环画还活着
    城市人的“乡愁”
    所谓“海派”,并非虚构
    是格调,不是腔调
    后记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中华文明靠前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于复旦大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获博士。著有专著:《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增订启年谱》、《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等。

    重提启—利玛窦,再续中西文化交流之缘一、启—利玛窦的时代意义2010年,复旦大学宗教学系的教授、们一起,为启利玛窦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5月,由我和魏明德(BenoitVemender)教授一起,合作创办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启一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简称“利徐学社”)。
    这个研究中心,以启和利玛窦的名字命名,其意义在于推动中西方之间的文明对话,以化解宗教。但是,我们不擅长做抽象的“文明对话”。我们的工作是具体的,翻译出版专著,主办研讨会,开展宗教人类学研究,召请博士后,等等,也借此推动宗教学系的整体建设。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和我的老师朱维铮教授一
    起,编辑出版了《启全集》。《启全集》在2010年1月1日的
    刻赶印出来,完成了出版社、学者和读者多年的心愿。
    全集共10册,我自己重新编辑了重先的《启文集》,增订了梁家勉先生
    的《启年谱》,还收录了一些启著译的、多年未有印制的稿本、印本,如
    《毛诗六帖》《灵言蠡勺》,成为迄今为止为整的一部启集。
    之所以用启、利玛窦的名义做研究,是看重他们两人在400多年前开始的事业,是中西两大文明跨文化交流的先驱。在今天的世界上,用启、利玛窦的名字命名的研究机构的有巴黎“利氏学社”、台北“利氏学社”、澳门“利氏学社”、
    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马切拉塔“利玛窦研究中心”。现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文明对话研究机构,也以“利玛窦”的名义冠称,还加上“启”,称为“利徐学社”,表明我们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宗旨。在十六、十七世纪,启一利玛窦的重大意义或许还没有被当时的中国人和欧洲人认识清楚,但在今天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时代,在所谓“文明”的环境中,两人在不同文化传统寻找同信仰,调和儒教和天主教的差异,发现人类在不同教义之间存在着
    的普遍精神,其意义越发显得重要。在“跨文化”中间追求“”,是“利徐”两人的先见之明。
    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
    天主教徒,洗名“保禄”,中国天主教“三柱石”之一。另外两根“柱石”是杭州人李之藻(1565—1630,余杭)、杨廷筠(1562—1627,杭州)。
    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以启为首,由上海陈于阶、嘉定孙元化、陕西王徵、
    山西韩霖、四川刘宇亮等天主教徒,组成了一个“西学”集团,治历、造炮,努力拯救明朝。对明代士大夫来说,启在中国和西方互相隔绝的时代,开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局面,打开了明清士大夫的精神境界,一直是个正面形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启是科学家(天文、数学、农学、军事学等)、政治家(爱国抗清)、儒者(经学家、汉学家)。近二十年,经过这一代学者和文史工作者的努力,启的天主教徒身份又得到了重新的承认。他的姓氏,嵌刻在“徐家汇”、“徐汇区”的地名中,2003年,徐汇区为他建造了一个“启纪念馆”,修复了墓地,墓前十
    字架也被重新安置。启被称为代“儒家天主教徒”((bnftlcianChristian)。
    P1-3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