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中庸全鉴(典藏诵读版)子思
  • 正版
    • 作者: 子思著 | 子思编 | 子思译 | 子思绘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子思著| 子思编| 子思译| 子思绘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10-01
    • 字数:248千字
    • 页数:30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8053612
    • 版权提供: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子思
    • 著:子思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49.80
    • ISBN:9787518053612
    •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10-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2-01
    • 页数:307
    • 外部编号:3029858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天命:天地之化本于中和
    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2.道不可离,君子慎独
    3.要有“三省吾身”的态度
    4.中、和是一切的根本
    第二章 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做个坚守道德的君子
    2.反中庸者是可怕的
    3.去除内心的肆无忌惮
    第三章 鲜能:人生在世,都是有的
    1.中庸是的道德标准
    2.孔子的中庸思想
    3.人的永远都不能满足
    4.必须克服褊狭的劣根
    第四章 行明:既无过之,亦无不及
    1.万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2.物壮则老,过犹不及
    3.适度才是正确的选择
    4.骄矜者无知,自知者智慧
    第五章 践行:积极实践
    1.中庸不是用来研究的
    2.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3.学以致用方显真智慧
    第六章 大知:大智慧者执两用中
    1.执两用中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2.隐恶扬善,律人安人
    3.扬长避短,以扬为主
    4.多征询下属的意见
    第七章 予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1.聪明并不等于高明
    2.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3.鸡蛋不必硬碰石头
    第八章 服膺:中庸之道,服膺弗失
    1.践行中庸需要内在的自觉
    2.时刻不放弃追求的目标
    3.认识到错误就立即改正
    第九章 可均: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1.中庸是的标准
    2.中庸之道与对症下药
    第十章 问强:精神力量的强重要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
    十章 素隐:遵道而行,一乎中庸
    1.欺世盗名者不得善终
    2.半途而废者难以成功
    3.不争不斗,不喜不厌
    第十二章 费隐:君子之道费而隐
    1.中庸之道既易又难

       余长保,男,1972年生,河南信阳人,于河南大学,教育学专业士学。曾经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5年。其作品多以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有的放矢,并且立意新颖,文字优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几岁就学会说话办事》《让领导放心》《左眼识人,右眼读心》等多部作品。

    解读1.秉承天命,天人合一
    《中庸》开宗明义,肯定:“天命之谓,率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道”、
    “教”三项,用以解释“道”的渊源。作者认为:上天以阴阳五行的道理来交付给人,人类运用这些道理来修成诚的美德,这就叫做“”,人有了后,做事遵循它,这就叫做“道”。圣人应当运用“道”去约束民众,对他们的行为加以限制,使做事过分的人回撤,使做事不及的人前进,这就叫做“教”。在作者看来,先有“”,后有“道”,再有“教”,“”、“道”、“教”三者是相承的,在逻辑上有着前因后果的联系。
    “天命之谓,率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说是“天人合一”理论产生的一个源头。这三句话是《中庸》的开端。理解这个开端是我们进入《中庸》的关键。
    在这里,“天命之谓”就是说,人类起源是天之所造,是天的一部分,他所含有的特殊即人,是与他的知识(生来就有,区别于动物的天)联系在一起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仁”。这个“仁”,以他的知识为特征,善与恶、真与、美与丑萌发的种子,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里“天命”中所谓的“天”并不是现代人自然意义的“天”。这个“天”,是具有人格意义的至上神。在儒家看来,人自降生之日起,就必须听从“天命”,在“天命”中完成自己,成就每个人异于禽兽的本,完成“天命”的赋予。
    在《中庸》里,“天命”是内在于人的,它不是以外在于人的姿态为人立则,向人提供某种规范,而是直接进人人心形成人,给人以命令。在这一传输过程中,给令者是“天”,而受令者则是人,人直接秉承“天命”而来,而“天命”是每个人得以成就人的直接原因。在这一思想中,人必须完成“天”所赋予之“命”,因为这正是人异于禽兽能成为人之处,亦即人的成就之基。《中庸》这一思想后来为孟子及宋明儒陆王学派所继承。
    孟子道善,曰求放心,陆王曰心即理,便是这一
    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钱穆先生在一次名为《中国人的思想总纲》的学术文化讲座中,曾这样解释《中庸》开卷的三句话:“四书里《中庸》的句,就说‘天命之谓’。天命赋予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人受了此‘’就在人之内有了份,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所以中国人特别看重‘’字。我此次来讲中国的国民,就是这意思。为什么你的‘’这样,他的‘’那样;中国人的国民‘’这样,西洋人又不这样。这需要拿天时气候、山川地理、历史传

    余长保解译的《中庸全鉴(典藏诵读版)》对子思著的《中庸》的原文加以详细注释和解读,同时配以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来阐述蕴藏其中的真理。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在修身养、为人处世时有所践行。 本书将纸质图书和配乐诵读音频完美结合,以二维码的方式在内文和封面等相应位置呈现,读者扫一扫即可欣赏、诵读经典片段。诵读音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业播音员,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高校播音系教师构成的实力精英团队录制完成,朗读中融进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声音感染力极强。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