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哲学批判晏辉
  • 正版
    • 作者: 晏辉著 | 晏辉编 | 晏辉译 | 晏辉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晏辉著| 晏辉编| 晏辉译| 晏辉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01
    • 版次:1
    • 开本:其他
    • ISBN:9787522714578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晏辉
    • 著:晏辉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248.00
    • ISBN:9787522714578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其他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4-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12028987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一般哲学批判

    一 “转型”与“社会转型”

    二 社会转型的人基础追问

    三 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

    四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如何成为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

    五 中国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全球化视野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经济哲学原理

    一 社会转型之经济哲学原理的唯物史观基础

    二 经济转型之内部结构的复杂及其意义的多样

    三 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的一般考察

    四 市场经济与经济转型

    五 马克思人类学范式视野中的市场经济

    六 资本的世界逻辑及其人类学后果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社会哲学原理

    一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社会哲学原理的一般规定

    二 意志、理与团结: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社会哲学原理的精神面向

    三 公共理与公共精神的社会形式:公共舆论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政治哲学原理

    一 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治转型之间:时间逻辑与价值逻辑

    二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政治哲学原理的内容构成

    三 政治嵌入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的方式及其有效问题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道德哲学原理

    一 道德哲学把握“社会转型与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问题的两种范式

    二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观:原始发生及其演变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精神哲学原理

    一 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原初结构及其运行逻辑

    二 作为问题的精神公共:现代的视野

    三 重建精神公共:可其限度

    四 朝向“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而言的精神哲学原理的重构

    第七章 转型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

    一 对几个前提问题的优先考察

    二 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原始发生的“史前史”考察

    三 作为“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之一般表现的伦理基础变迁

    四 经济转型与伦理变迁:效率、公平与财富

    五 经济转型与生态伦理建设

    六 政治转型与伦理变迁

    七 社会转型与公民伦理建构

    八 未来形态之中国伦理范型的先行标划

    参考文献



    晏辉,男,1960年。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背景:1984年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留系任教工作,从事伦理学和价值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8年于南开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同年统分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2018年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任教。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社会改革,与西方现代化运动既有相似,又有本质区别,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哲学思维和实践智慧开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道德哲学和伦理学把握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式与道路,不是单一的描述伦理学或规范伦理学,而是发生学的,一切道德判断和伦理结论都必须奠基在对社会转型的原始发生及其历史演进的概念化和观念化的把握之上,并沿着普遍、特殊和个的运思逻辑而逐步展开。本书从对“社会转型与伦理变迁”的一般哲学批判和具体哲学批判,论述了道德哲学和伦理学关于社会转型的书写方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