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扫码下单

  • 音像杜甫秦州诗的诗意解读王元忠
  • 正版
    • 作者: 王元忠著 | 王元忠编 | 王元忠译 | 王元忠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店铺装修中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元忠著| 王元忠编| 王元忠译| 王元忠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0-01
    • 字数:240000
    • 页数:262
    • 开本:16开
    • ISBN:9787010210094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王元忠
    • 著:王元忠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6.00
    • ISBN:9787010210094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9-10-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8-02-01
    • 页数:262
    • 外部编号:3075977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立秋后题
    秦州杂诗之一
    秦州杂诗之七
    秦州杂诗之三
    秦州杂诗之六
    秦州杂诗之八
    秦州杂诗之四
    秦州杂诗之二
    秦州杂诗之十二
    秦州杂诗之九
    秦州杂诗之十
    秦州杂诗之十七
    秦州杂诗之十一
    秦州杂诗之十三
    秦州杂诗之十五
    秦州杂诗之十六
    赤谷西崦人家
    秦州杂诗之二十
    太平寺泉眼
    山寺
    宿赞公房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一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之二
    寄赞上人
    示侄佐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一)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二)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三)
    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
    贻阮隐居唠
    佳人
    遣兴三首之一
    遣兴三首之二
    遣兴三首之三
    遣兴五首之一
    遣兴五首之二
    遣兴五首之三
    遣兴五首之四
    遣兴五首之五
    遣兴二首之一
    遣兴二首之二
    遣兴五首
    雨晴
    寓目
    东楼
    送远
    送人从军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王元忠,1964年5月26日生,男,汉族,甘肃甘谷人,文学博士。现为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主要进行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等区域的研究,先后在《兰州大学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物发表相关五十余篇,出版四部学术专著,主持并完成2011年社科西部项目“文艺民俗视野下的鲁迅创作研究”,个人学术专著《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2013获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

      《杜甫秦州诗的诗意解读》:   在说明陇上的江南特色时,今日的天水人总是喜欢用麦积烟雨、石门夜月或曲溪流水之类的著名景观,但是自从读了杜甫的这首秦州杂诗之后,我却总喜欢用这首诗作为例。   我的理由有两点:其一,麦积、石门或者曲溪,它们距离今日的天水城多少有点远了,要去看,是要驱车走好几十里路的,而杜甫所写的当日的这座驿亭就在古秦州城内,诗人描的景原本是眼前就有而不必跑几十里路才有的;其二,麦积、石门或曲溪,都是天水具有标志意味的自然景观,它们太典型,太突出,所以难以涵盖一般人对于天水的整体印象,而这座驿亭却无名无姓,是当时城内随意的一处景观,更细节,更生活化,因此也更能显示天水江南般美丽的普遍和日常。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这是令人不能不击节叫好的开头!似乎很随意,就像一个人晚上写日记,“今日……”但是回忆的梳理,灰色的印象中回忆的人重新置身在了白天的镜像:一个人低着头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走着,突然眼前一道明亮,他抬起头,看见了一池水,一池水里还有池边的一座驿亭影影绰绰的倒影。一惊一乍,一呼一应,“今日明人眼”,首句起得好,直接,简洁,并通过主体的感官将读者瞬间就带到了体验的现场,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之中不能不抬头.朝前望;“临池好驿亭”,接得更妙,眼抬睛落,是望的结果,也是“明人眼”的说明,水到渠成而又风吹花动,智慧之极而又自然之至。   诗人让我们看到了他所看到的,诗人让我们也感受到了他所感受到的,在这样奇妙的诗句之中,诗人化身于无数的我们,而我们也在一瞬间集聚诗人于一身,沉醉于公元759年秋天古秦州那一个难得的日子中的发现和美丽。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我们的眼神随着诗人的眼神继续游移:先是从低处,将眼神挪开,在驿亭的身旁我们看见了几丛叶色淡绿的竹子。而后再将眼神抬起来,高高的柳树展开如蓬的枝叶,让我们对天空的仰望成为一片苍苍的深绿。“篁”啊“柳”啊,池水过了,这已经是另外的景色了,但是“碧”和“青”,池水分明还在,它映着洗着,所以竹子和柳也便自有一种北方难得的清秀,竹子和柳也便仍然像是和驿亭一样的一种倒影,我们看到的也便只是一池水,一池水的清幽和宁静。   是水的宁静、美丽映出了一切,这是发现,是看见,但这更是诗人的心愿,是他的期许。   诗歌写到这儿,应该说,读者一切的印象都安身于“明人眼”这一词语温暖的羽翼之下。如果能这样继续,那么一切该多好;如果就这样停止,那么一切也该多好!但是,“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宁静和美的画面中喧嚣声起,一个一个的战事消息,不断来往的去番使者,池水不知,竹子和高柳犹自沉静,但是黑脸的风却吹着云从远处逐渐迫近,在杂乱烦躁的“稠叠”和“喧嚣”以及“多”和“阅”词语的持续冲击下,读者不能不感觉到诗人心中隐隐的不安。   是的,“危巢之下,岂有完卵”,虽然眼前是小城一隅难得的安宁,是暖秋一日池水明明的温暖,但竟,战争正在逼近,时代依然动荡,羁旅他乡,倦游之后,当诗人拂去劳顿的尘埃,于一盏孤灯之下极力寻找来自生活的支撑之时,他在古秦州小小的一方明亮和幽静之外亦看见了战争的巨大烟云和不安。   身旁的池水,驿亭中穿梭的使者,喧嚣和宁静是那样的不和谐但却紧密相连,渴望宁静就不能不触动担忧,心生担忧就不能不破坏宁静,矛盾和,广大的动荡和小小的幽静,我们于诗歌中再次感知到了张力所给人提供的审美冲击:唯其处处不安,危险正在来到,所以这一方小小的幽静便格外动人和可贵;反过来也是,唯其有这一方刻意强调的宁静的动人和可贵,才反衬出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到的时代的不安和喧嚣。   ……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