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第二国际思想家若干重大理论争论研究方章东 著
  • 正版
    • 作者: 方章东 著著 | 方章东 著编 | 方章东 著译 | 方章东 著绘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方章东 著著| 方章东 著编| 方章东 著译| 方章东 著绘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62千字
    • 页数:264
    • 开本:16开
    • ISBN:9787520315562
    • 版权提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方章东 著
    • 著:方章东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520315562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12-01
    • 页数:264
    • 外部编号:120166030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时代境遇
    一 金融资本快速崛起
    二 民主政治极大发展
    三 中产阶级集聚壮第二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四大命题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诠释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四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第三节 第二国际思想家理论争论的“过渡”意义
    一 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体系
    二 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 活生生社会实践面前的彷徨
    结语
    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与方法之争
    节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反叛
    一 “经济决定论”
    二 新康德主义
    三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笼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
    一 马克思主义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二 历史唯物主义从经济出发
    三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观念起源与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方法
    一 伯恩施坦对哲学和辩法的失足
    二 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
    三 辩唯物主义是行动的哲学
    结语
    第二章 工人阶级意识的自发与“灌输”论之争
    节 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一 工会组织蓬勃发展
    二 无产阶级政组织纷纷建立
    第二节 工人阶级意识的自发
    一 工人阶级意识
    二 “社会主义运动并不依赖任何理论”
    第三节 工人阶级意识必须由外“灌输”
    一 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灌输”
    二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
    三 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结语
    第三章 政与工会的关系之争
    节 普列汉诺夫的“工会中立”论
    一 “工会中立”论的形成
    二 “工会中立”论的演变
    第二节 卢森堡对“工会中立”论的批驳
    一 正确认识工会的作用
    二 批驳“权利平等”理论基础
    三 保持的组织与群众罢工之间的合理张力
    第三节 “工会中立”论争论的评价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与工会关系思想的误读
    二 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观点的分歧
    结语
    第四章 农民与土地问题之争
    节 农民与土地问题的由来
    一 各国农民与土地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二 农民和土地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 《宣言》中关于农民的理论阐述
    二 1848年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农民观的影响
    三 马克思的《论土地国有化》
    四 恩格斯的《法德农民问题》
    五 考茨基的《土地问题》
    六 列宁关于土地纲领的辩论述
    结语
    第五章 暴力与议会民主之争
    节 “米勒兰事件”与议会民主
    一 “米勒兰事件”
    二 资产阶级的作用
    三 议会民主的限度
    第二节 俄国与无产阶级暴力
    一 俄国的政治意义
    二 俄国是无产阶级暴力胜利的范例
    第三节 议会民主和暴力是的“两手”
    一 民主改良是社会的合法手段
    二 暴力是无产阶级的主要手段
    结语
    第六章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之争
    节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相互
    一 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观
    二 考茨基对待民族问题与阶级关系问题上的矛盾
    三 卢森堡的民族自治观
    第二节 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相互融合
    一 伯恩施坦的殖民政策以及列宁对其的批判
    二 鲍威尔的“阶级力量均势论”
    结语
    第七章 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前途之争
    节 帝国主义的垄断质
    一 辞源学的帝国主义
    二 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经济的集中表现
    三 托拉斯是一种新的历史现象
    四 资本积累的帝国主义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出路在于社会主义
    一 金融资本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
    二 托拉斯确信社会主义理想
    三 帝国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主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方章东(1964—),男,汉,安徽安庆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安徽省高校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徽省很好教师、安徽省思想政治理沦课带头人。1998年8月,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获得硕士。2001年9月—2014年7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获哲学博士。主持省级以上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编著8部,发表学术60余篇。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安徽省社科奖、省教学成果奖数项。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