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柔翰集——出版三十年手记(精)王立翔
  • 正版
    • 作者: 王立翔著 | 王立翔编 | 王立翔译 | 王立翔绘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22-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立翔著| 王立翔编| 王立翔译| 王立翔绘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2022-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50000
    • 页数:344
    • 开本:32开
    • ISBN:9787101157154
    • 版权提供:中华书局
    • 作者:王立翔
    • 著:王立翔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101157154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6-01
    • 页数:344
    • 外部编号:3149207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一
    序二
    ——艺苑文成锦作堆
    中国书画文献的整理出版思考
    做好学术出版,推进专业出版工作
    ——以上海书画出版社为例
    做有文化底蕴学术支撑的艺术出版
    做有文化底蕴的书法出版
    “中国碑帖名品”丛帖策划缘起
    做强艺术出版,需要深耕内容这块土壤
    “工匠精神”是编辑的核心职业要求
    以“工匠精神”铸魂中心建设
    ——在“书法研究出版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袖珍印馆”出版回望
    翰墨留古韵珍拓有新香
    ——《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出版感言
    书法的私淑传统与大师风标
    中艺术鉴藏的源与流
    时代呼唤插画师篆刻艺术发展动力的史学诠释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代序
    “中国碑帖名品”前言
    “中国绘画名品”前言
    “中国篆刻名品”前言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前言
    “朵云名家翰墨”前言
    “朵云文库·学术经典”弁言
    《金石学稿钞本集成》前言
    “朵云琳琅丛刊·巾箱帖馆”序
    “艺术史界”丛书总序
    蕴妙见于胸襟
    ——“海上题襟”系列代序
    大美朵云翰墨华章
    ——《朵云轩一百二十周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六十周年大事记》前言
    烛照后人
    ——沈尹默的帖学实践和理论
    纪念沙曼翁先生
    六世传承莱溪守望
    ——记翁万戈先生
    我的灯塔,出版人的碑额
    ——怀念赵昌平先生
    他不是出版人,却有着出版人的使命感
    ——追思孙逊先生
    学思湖畔任韶华,柔翰镌椠托平生
    附录
    从事艺术出版,我觉得是一种幸福
    《吴昌硕全集》是从艺术史角度对他的一次重估
    专业出版社的“专”“精”“特”
    后记

    王立翔,1963年6月生。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现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杂志主编,编审。上海市出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艺术学科组组长。主持出版的图书曾获中国出版奖、中国图书奖、中华图书奖等重量奖十余项。2011年获“上海市宣传系统领军人才”,2014年获“上海出版人奖”,2017年获“全国出版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1年获全国新闻出版广电影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中国书画文献的整理出版思考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而源远流长,这其中,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国艺术瑰宝,成为了世界文明源头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与文明古国相比,中国艺术(主要指书画艺术)与文献的渊源特别绵长悠久。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他不仅追溯了华夏文明中文字与绘画的源头,同时揭示了中国人对这两者的功
    其互补特的认识。中国的书画艺术及其文献,便是在这样一种渊源之下生长起来。这一传统绵延二千余年,使得中国的书画文献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笔丰厚财富。
    因着中国人的特有禀赋和山川养育,中国的书画艺术形成了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表现方式,承载着中国人的主观感受与情感,寄托了他们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的思索,而这些形式和内涵也早早地以文字的方式,汇入在中国各类文献之中,并伴随着书画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形成由分散而渐独立,由片言残简而卷帙浩繁的奇观;更为重要的是,在记录与阐释中国书画艺术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诸多中国书画文献的特质,并与图像遗存一起,成为认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状貌,观照中国书画发展史,揭示其艺术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凭据。
    中国的书画文献,是以书画艺术为对象,以文字方式进行记录、观照和研究的历史文献。现今存留的早期
    文献,散见在先秦诸子之言
    中。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萌

    本书结合具体项目实施,对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历史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对书画社未来的发展有深入的思考,明确提出“专业立社”是书画社的根本,提出“以专业打造品质,以品牌拓展市场”的经营道路,将学术出版作为制高点来建设,以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为品牌注入更多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塑造更专业、高品质、高传播力的新形象。可以说,在持续不断完善和丰富产品体系的累积发展道路上,如何提升和壮大核心品牌,拓展更大的作业面,立翔兄给出了值得业界借鉴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