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我的老师/老照片温情系列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 正版
    • 作者: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著 |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编 |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译 |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绘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著|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编|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译| 编者:老照片编辑部绘
    •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6-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7427378
    • 版权提供: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 著:编者:老照片编辑部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5.00
    • ISBN:9787547427378
    • 出版社:山东画报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8-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18053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开蒙老师吴菱仙 梅兰芳
    忆常州府中学堂元博师 钱穆
    跟陈翰老学外语 徐方
    悼丐师 丰子恺
    怀念赵元任先生 王力
    追忆三位中学老师 缪钺
    饮水思源 施蛰存
    钱玄同印象 任访秋
    我的老师周辅成先生 赵越胜
    怀念叶公超老师 赵萝蕤
    我们的老校长 端木蕻良
    我的两位恩师 张进仁
    难忘的教诲由衷的感谢 钱三强
    童年的老师 陈从周
    我的老师齐白石 娄师
    忆念赵敏恒师 沈苏儒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我的老师谢孝思先生 冯兰瑞
    一代孤高百世师——忆林宰平先生 吴小如
    徐辉老师这一生 许学芳
    激情孟夫子 朱永福
    我的老师 邹启钧
    我的塾师 陆文夫
    文章与前额并高 余光中
    忆郭绍虞先生 鲍史采
    春晖寸草——忆刘瑜老师 张企明
    永远的老师——怀念郭麟阁教授 柳鸣九
    华老师,你在哪儿?
    我的语文老师 胡剑
    我还感觉得他的温 钱理群
    忘不了你,柳老师 马瑞芳
    难忘当年育花人 史耀增
    我的老师谭其骧 葛剑雄
    我心中的老师——于漪老师二三事 王厥轩
    王瑶先生 郭小聪

    开蒙老师吴菱仙梅兰芳我家在庚子年,已经把李铁拐斜街的老屋卖掉了,搬到百顺胡同居住。隔壁住的是杨小楼、徐宝芳两家。后来又搬入徐、杨两家的前院,跟他们同住了好几年。附近有一个私塾,我就在那里读书。后来这个私塾搬到万寺湾,我也跟着去继续攻读。
    杨老板(小楼)那时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他每天总是黎明即起,不间断地要到一个会馆里的戏台上练武功,吊嗓子。他出门的时间跟我上学的时间差不多,常常抱着送我到书馆。我有时候跨在他的肩上,他口里还讲民间故事给我听,买糖葫芦给我吃,逗我笑乐。隔了十多年,我居然能够和杨大叔同台唱戏,在后台扮戏的时候,我们常常谈起旧事,相视而笑。
    九岁那年,我到姐夫朱小芬家里学戏。同学有表兄王蕙芳和小芬的弟弟幼芬。吴菱仙是我们开蒙的教师。我出戏学的是《战蒲关》。
    吴菱仙先生是时小福先生的弟子。时老先生的学生都以仙字排行。吴老先生教我的时候,已经五十岁
    左右。我那时住在朱家。一早起来,五点钟就带我到城根空旷的地方,遛弯喊嗓。吃过午饭另外请的一位吊嗓子的先生就来了,吊完嗓子再练身段,学唱腔,晚上念本子。整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有工作。
    吴先生教唱的步骤,是先教唱词,词儿背熟,再教唱腔。他坐在椅子上,我站在桌子旁边。他手里拿着一块长形的木质“戒方”,这是预备拍板用的,也
    是拿来打学生的,但是他并没有打过我。他的教授法是这样的:桌上摆着一摞有“康熙通宝”四个字的白铜大制钱。譬如今天学《三娘教子》里“王春娥坐草堂自思自叹”一段,规定学二十或三十遍,唱一遍拿一个制钱放到一只漆盘内,到了十遍,再把钱送回原
    处,再翻头。有时候我学到六七遍,实际上已经会了,他还是往下数;有时候我倦了,嘴里哼着,眼睛却不听指挥,慢慢闭拢来,想要打盹,他总是轻轻推我一下,我立刻如梦方醒,挣扎精神,继续学习。他这样对待学生,在当时可算是开通之极;要是换了别位教师,戒方可能就落在我的头上了。
    吴先生认为每一段唱,必须练到几十遍,才有坚固的基础。如果学得不地道,浮光掠影,似是而非,日子一长,不但会走样,并且也容易遗忘。
    关于青衣的初步基本动作,如走脚步、开门、关门、手势、指法、抖袖、整鬓、提鞋、叫头、哭头、
    跑圆场、气椅这些身段,必须经过长时期的练习,才能准确。
    跟着又学了一些都是正工的青衣戏,如《二进宫》《桑园会》《三娘教子》《彩楼配》《三击掌》《探窑》《二度梅》《别宫》《祭江》《孝义节》《祭塔》《孝感天》《宇宙锋》《打金枝》等。另外配角戏,如《桑圆寄子》《浣纱记》《朱砂痣》《岳家庄

    老照片编辑部编的《我的老师》是《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的一种,收录了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等回忆散文。 《老照片》温情系列图书是《老照片》品牌拓展和资源开发的重要产品。本套丛书期共有四本《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封家书》《我的老师》,市场定位主要面向青少年读者。 《我的老师》内容主要选自已刊《老照片》中关于老师的文章,通过再整理编辑而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