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续编)顾正祥 编著
  • 正版
    • 作者: 顾正祥 编著著 | 顾正祥 编著编 | 顾正祥 编著译 | 顾正祥 编著绘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顾正祥 编著著| 顾正祥 编著编| 顾正祥 编著译| 顾正祥 编著绘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799000.0
    • 页数:50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1728364
    • 版权提供: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顾正祥 编著
    • 著:顾正祥 编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298.00
    • ISBN:9787511728364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1-01
    • 页数:508
    • 外部编号:120127364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前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上卷:译文目Erster Teil: Ubersetzung
    编:译诗目KapitelⅠ: Dichtung
    译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Ubersetz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二编:散文小说译目KapitelⅡ: Prosatexte
    译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Ubersetz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三编:戏剧译目KapitelⅢ: Dramen
    译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Ubersetz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四编:书信译目KapitelⅣ: Briefe
    译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Ubersetz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下卷:研究书目Zweiter Teil: Forschung
    编:辞书KapitelⅠ: Lexika
    著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二编:文学史KapitelⅡ: Literaturgeschichten
    著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三编:合集KapitelⅢ: Sammelbande
    著者/编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Herausgeb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四编:专著KapitelⅣ: Monographien
    著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第五编:KapitelⅤ: Aufs.tze
    著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
    报刊杂志索引Index der Zeitungen und Zeitschriften
    第六编:欧美日俄研究汉译目Anhang Ⅱ: Forschung ausl.ndischer Autoren.
    著者/译者索引Index der Verfasser/Ubersetzer
    出版社索引Index der Verlage
    附录:书评Anhang: Rezensionen
    主要参考书目Nachschlagematerial

    顾正祥,德籍华裔学者,中德文学关系史和中国歌德接受史研究家,荷尔德林抒情诗翻译家和研究家。原为中国杭州大学教授,1994年获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2011年荣获德国总统颁发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十字勋章”。曾任职于中国杭州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和图宾根大学等,并兼任德国巴符州法庭宣誓译员。曾任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5年)和台湾地区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外籍特聘专家(2013年)。曾主持或参与靠前外多项中德文学比较、翻译和跨国传播的科研项目,包括社科重大项目。自2003年起载入《德国名人录》(Werist wer.Das deutsche Who's Who)。2010年起入选《德国文年》(Kürschners Deutscher Literatur-Kalender)。其主要著译有:《格林兄弟传》、《海涅》、《德国抒情诗选》(合作)、《荷尔德林诗选》、《荷尔德林诗新编》、《裴斯泰洛齐与当代教育》(德译中)和《我住大洋东:二十世纪中国诗选》、《桑恒昌:来自黄河的诗》(中译德)以及德语学著《德语抒情诗的汉译,以荷尔德林为例》和大型学术书目《中国诗德语翻译总目》(编著)和《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1878-2008)(编著)等。并有中外文学术多种。

    自序(续编) 一、看好近年来的歌德译介(综述) 歌德译介史的发端,学界都从钱钟书说(国外文学,1982 年 期),清一色地 锁定为1878 年清人李凤苞的《使德日记》。近年来偏有几位学界新秀“挑衅”前辈: 宁波大学的尹德翔扒梳钩沉,似乎在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中找到了歌德《浮士 德》的蛛丝马迹1,认为张氏1871 年10 月8 日手稿中记载的巴黎戏院的上演镜头,与 歌德的《浮士德》吻合(东方文学研究通讯,2005 年 期)。厦门大学青年学 者张治也著文称,“个在著作中提到歌德作品[ 浮士德] 的,目前找到早的可 能是张德彝(《三述奇》,1871 年10 月9 日)” 2。而华中科技大青年学者谭渊则表示 “《浮士德》版本极多,英法俄都有人写过,歌德也不是个写《浮士德》的作家, 从书中文字还看不出此处说的歌剧、戏剧都来自歌德。”“发端”之争,暂且不作深 究。学无止境,说不定哪又有人会有新发现。我只想说明,当下的年轻一代,思 想甚为活跃,并不囿于前辈或的某种说法。 近年来的歌德译介,给人的印象是,新老更替明显,队伍呈年轻化趋势。老 一辈的歌德元勋纷纷离世。年近九旬的大翻译家钱春绮壮心不已,从他给笔者的来 信得知,晚年还在为他插图本的《浮士德》操劳,终因心力交瘁未果。钱老的谢世 (2010 年),标志着歌德译介“第二代”人物的谢幕。紧接着,《德国文学史》和 《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的作者余匡复溘然而逝(2013 年),没来得及再展宏 图,令人扼腕长叹。其余的“第三代”著名学者如关惠文、张荣昌、魏家国、高年 生、韩世钟、赵乾龙、罗悌伦、李清华等也纷纷步入古稀之年,似乎都淡出学界。值 得一提的著译倒有:杨武能的旧作《歌德与中国》的修订稿与《走近歌德》合为一 集,以崭新的面貌再度面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年);袁志英的《歌德情 感录》(上海书店,2014 年),以原始资料为基石,集编译与文学再创作为一体,文字 活泼生动,是一部学术与可读双佳的专著;图文并茂、厚达412 页的《星火? 桃 李集:杨武能教授文学翻译、学术研究、外语教学五十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系杨门弟子们奉献给导师的一册纪念文集。冯至、钱钟书、季羡林、等 前辈的文墨与冯亚琳、董洪川、段峰、傅晓微、莫光华、贺骥等弟子的感恩之声融于 一炉。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杨氏一家、也是冯至的及门弟子们共同吟唱的“天鹅之 歌”。之前,由杨武能倡导、由杨氏弟子莫光华任所长的“歌德研究所”与杨个人无 偿捐、藏书量达三千多册的“杨武能图书文献资料馆”,在地处西南边陲、却是西 1 参见张德彝(1847—1918):《随使法国记》(原名《三述奇》),长沙:岳麓书社,1985 年,510 页, 由著者遗稿整理出版。 2 参见张治(1977—):《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2012 年。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VII 南歌德重镇的四川外语学院落户。一“所”一“馆”开创了我国德语学界的两个“ ”,体现了杨氏关注后学的战略眼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近闻“杨武能著译文献馆” 将于今年金秋十月在重庆图书馆隆重开馆,这更是中国日耳曼学界的一件盛事,谨献 上我这位同辈学人的由衷钦佩和热烈祝贺! 顺应这样的形势,中国歌德学会年会暨纪念冯至逝世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3 年6 月13 日在外文所举行。会上,德高望重的老会长叶廷芳研究员 卸任,由社科院的年轻同事叶隽研究员继任,并产生了新一届歌德学会理事会,它由 四地(即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八人(即叶隽、吴建广、莫光华、谭渊、罗炜、 王炳钧、方维规、张辉)组成,体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这批中青年理事大凡有多年 旅德,学术底蕴深厚,是当下和今后歌德译介的生力军。他们人人都有厚重的专 著问世。如莫光华的博士《歌德与自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年),以 340 多页的篇幅,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歌德的自然科学观和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建树, 一改以往我国学人重视歌德文学作品、忽视其科学著作的偏向。又如谭渊的《歌德席 勒笔下的“中国公主”与“中国女诗人”:1800 年前后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德影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年),史料翔实,举严谨,委实是一部令我辈刮目相看 的学著。再如社科院的贺骥博士,虽未跻身歌德学会理事会行列,其300 多页的博士 《〈歌德谈话录〉与歌德文艺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系该领域 的凤毛麟角之作,被列入“文库?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为学界竖起 了一枝标杆。 值得我们庆祝的,应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卫茂平教授领衔的“《歌德全集》翻 译”项目和西南交通大学杨武能教授牵头的“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项目,各自申 报2014 年度“社科重大项目”,奇迹般地双双胜出,成为两校乃至全国德语 界特别是中国歌德学的优选盛事。羊年新春大吉,上外与西南交大分别于3 月7 日和 3 月21 日举办了开题会,不是校长致辞,就是书记讲话。从中央到省、到各高校、再 到媒体,从学会会长、研究室主任,到这位专家、那位名流,纷纷到会祝贺、指导。 上外的子课题负责人是谢建文(上外,总协调人)、姜峰(上外)、王炳钧(北外)、 李昌珂(北大)和谷裕(北大)。战略任务为移译当今水平的德文原版《歌德全 集》,即四十卷法兰克福注释本。除文学作品外,还包括自传、书信、文牍、日记和 自然科学著作等,拟打造“世界范围内全、的《歌德全集》评注版汉译本”。 还成立了“歌德翻译研究所”。西南交大团队的学术骨干有莫光华(西南交大)、冯亚 琳(川外)、吴建广(同济)、吴晓樵(北航)、谭渊(西南科技大)和陈巍(宁波大 学)等。学术目标为“全面深入研究歌德其人其作,研究歌德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与 接受,进而挖掘思想家歌德在现代精神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作用”(西南交大新闻中心, 2014 年11 月20 日)。从此,沪川两校的两大团队,凝聚国内外的德语人才和 学术资源,沐浴改革开放的文化政策,依托强有力的财政资,必将全面、 有序地推进中国的歌德译介。快哉,多年来形形式式、层出不穷的这类“重译”现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VIII 象所营造的繁荣将被中止!11 幸哉,实现郭老等先贤的夙愿不再遥遥无期!虽非 “指日可待”,也该是“指年可待”了。 行笔至此,猛然想起德语界的一段“稗官野”。世纪80 年代,德语界曾有 “北冯南张”之说。“北”指的北京或北大,“冯”乃德语界巨擘冯至;“南”便是南京 或南大,“张”系德语界元老张威廉。笔者斗胆窃想,如把这种提法稍作修正,把上 海的钱春绮、董问樵的大名也添上,改为“北冯南张沪董、钱”来概括那个时代, 会更全面、更切合实际些呢?套用这样的称谓,能否用两个项目席专的名字来 称呼当今中国的歌德学时代,称之谓“东卫西南杨”时代呢?这不是对某某个人的神 化,而是将他们视作一种标志,一种符号。过了若干年,涌现了新的代表人物,想必 会有另一种叫法。这才叫“薪火传承”。话又得说回来,能在招标中胜出,不仅取决 于项目的价值、也与席专和他们身边的弟子有关,他们的学术、信誉和投入 也很重要。没有他们的振臂一呼,也许会跟眼下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失之交臂。 让我们再看看这几年的学术活动吧。近年来崛起的年轻学者叶隽应是这方面典 型的个案。叶曾私下向我透露,他本可以留在享盛名、待遇又不菲的北大。为了赢 得属于自己的更大空间,却去了“清水衙门”社科院。在物质和精神的天平秤上,叶 视学术生命高于一切。难怪他才过“不惑之年”,便新作迭出。就量而言,几年内论 著不下十大部,多达好几十。就质而言,它们都不是东拉西扯的大拼盘,都不是 抢热门、赶时髦的应景之作,而对曲高和寡的学术史研究情有独钟。须知,学术史乃 一种文学、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领域中的“上层建筑”,学术史研究更是这个“上层 建筑”中的“上层建筑”。“高处不胜寒”,故非浅尝辄止之辈所能占领。涉足者“需 要宏通之史家眼光与踏实之细致功夫的结合,而且双重文化背景的占有、个人阅历的 丰富,也都是很有必要的。”(叶隽语)叶锐意进取,心无旁骛,敢于将学术史作为他 研修的根基和主线,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又一部厚重的“史”的专著:《史诗气象与自 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年)、《德语文学研究与现 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歌德思想之形成》(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年)、 《歌德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3 年)、《歌德研究文集》(译林出版社,2014 年)、 《文学?比较?侨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年)、《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 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年)。论数量,平均一年 一部专著,节奏之快、之众,在同辈学人中罕有其匹;论评述,堪称公允、客观、中 肯;论手法,引经据典,详加注释,西文的书目和标题往往汉德对照。这是叶著的一 大特色,不妨称之为“叶氏风格” 2。叶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全赖他个人 1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少年维特的烦恼》的译本,已不下上百种,《浮士德》的译本也达好几十种,一 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呵!而我们却并不稀罕这种“繁荣”。诚不知这些译者系何方神仙,一直无缘结识, 若真是位颇具眼光、勤于耕耘的歌德学者而又真心想为中国的歌德译介添砖加瓦,何以置143 卷之巨 的德文版《歌德全集》于不顾,而热衷于去炒那些冷饭。 2 在叹为观止之余,倒有一条保留意见。在笔者看来,即便是学术著作,在措辞上也应当尽量减少、甚 至避免过于专业和高深莫测的表达方式。拜读叶著,常会碰上一些诸如“一体二魄”、“二元维度”、“原 相变形- 向度变型”、“诗史气象”与“诗思苍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古典图镜观”等名词术语, 颇令笔者几番猜度乃至困惑。不过,由此而造成的这点“困惑”,决不会动摇我对叶先生毫无保留的钦 佩。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IX 的才智和努力,或许也得益于他身处的社科院这个大环境。那里不设坐班制,便于埋 头找资料,一心搞学问。相比之下,在高校当老师就没那么自在了。忙完备课、上课 和各种考核,科研时间就所剩无几了。 说到学术史梳理,还有个重要的课题,也即如何以务实的心态看待前辈的功过。 冯至是我国德语界继郭沫若之后负盛名的歌德之一,是歌德译介“第二代”的 代表,“第三代”的歌德名家几乎都出于他的门下。因而再高的评价也不过分。然而, 再大的也非圣贤,也都是某个时代的产物,都受主客观种种条件的制约,难免有 这样那样的局限,都需要作具体分析。这个历史使命要由新一代毫无思想包袱的年轻 学者来完成。也举叶隽为例。他对冯至,不是在一片颂歌中随声附和,而是慧眼独 具,既肯定冯的《歌德论述》与《德国文学简》(册)“都很重要”,又认为“作 为一门学科的德语文学研究其实并没有在严格意义上建立起来...... 应该说,冯至这代 人是有责任的”。“冯至的德国认知,较诸同辈人物张威廉、商承祖、陈铨等,确实有 独到之处;但另一方面,如果公允地来看,冯至的位置亦并非不可替代。”甚至敢断 定冯“算不得名标青史的大学者”。再看他对德语界另一位泰斗张威廉的评述:“真若 论及在德语文学研究方面的意义,冯氏的著作和贡献,也都要多些。不必为贤者讳, 张先生的学术史意义不必评价过高,这一点仅从他留下来的作品数量就可看出。所以 有论者对称张先生为“中国日耳曼学的一代宗师”颇不以为然,我同意这个观点,张 氏自有其独特的不可抹杀之意义,不必‘张冠李戴’”1。 对已故如此,对尚且健在的就“买账”呢?请看他对杨武能的代表 作之一《走近歌德》一书的评价:“即以此著论,不太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的 常规体例,也谈不上有什么自家的理论建构”(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页352)。 “这表现在参考文献、索、外文名词对照表均未列出,注释中的学术阐释较 少,德文缺位等”(该文脚注)。而且还刨根究底,说是“从冯至那里就已经开始了 的”(该文脚注)。其结论是:“所以杨氏之作与其说是研究,不如定位在以赏析为主。” 而杨也闻“过”则喜,还为该书作序,称赞叶“眼界开阔,学养深厚”、“好学深思”; 并坦承“本人的主要志趣在德语文学译介,研究乃不得已而为之,对他擅长的这类研 究只在早年玩过一段时间的票。”更为突出的例子是,叶在杨先生纪念文集《星火? 桃 李集》2 中的那篇约稿:先回顾杨的学术生涯,后评估杨的学术成就。且不论其观点如 何,对作者、尤其对学界的评价很难、也无须“一锤定音”。令人钦佩的是,叶 敢于直言,且能以务实的心态多视角地加以审视。既无趋炎附势之嫌,亦无咄咄逼人 之势,尽管罗列了叶自己也承认“或许是苛求于人”的诸多“不足”,如:“回顾杨武 能的学术生涯,也有些比较遗憾的地方,譬如在学术实绩上未能够乘胜追击,数量都 在翻译文学上了:在学术方上,若能更重视实研究的方法,或可更上层楼:在 翻译实践与理论思考基础上,虽不乏洞见,但却未能够提炼出更有贡献的翻译学理论 创发”(72 页)“杨武能的各个研究领域虽不乏关联,但缺乏有效的联通维度,更 1 参见叶隽:“先生百龄,乘风而去”,载《读书》2005 年第2 期,页33—34。 2 参见董洪川、段峰、傅晓微主编:《星火?桃李集?杨武能教授文学翻译、学术研究、外语教学五十年》,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年。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X 缺乏自觉主动建构的大家意识。”(第73 页)甚至触及一些极为的话题,诸如 杨本人的重译,杨获勋的由来等11。叶不因《纪念文集》而碍于情面,坚持学术伦理; 杨泰然面对“求全责备”,虚怀若谷,高山仰止。此风长,学术繁荣矣! 二、歌德于我,我与歌德 《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续编)终于脱稿,释然、欣然之情自不待言。科隆大教 堂的建造时断时续,横跨六个多世纪才竣工;巨著《浮士德》的创作,呕心沥血六十 年,直至生命的息;一部长篇小说如《威廉? 迈斯特》的完稿也长达三四十 年。这些奇迹古今中外竟罕见,也非人人和事事都能效仿。一个建筑工程不宜拖得 太长,该尽早完工。图书工程也是。拙稿(续编)虽说不是《总目》(前编)的小小 “尾声”(篇幅也逾500 多页),虽是自成一体的独立工程,然过于“旷日持久”,也觉 得并不可取。这才决心作个“了断”。 说来惭愧,大文豪歌德并非我学术生涯中的初恋。外国文学中,我首先接触的是 俄国的普希金、英国的雪莱、印度的泰戈尔等。德国文学中我首先接触的也不是歌 德,而是海涅。大学时代的我,因读了钱春绮译的《诗歌集》而先倾心于海涅,也便 有了后来的处女译《海涅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年),只是由于当年某种政治气 候的影响,它的出版才迟于我后来译的《格林兄弟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年)。 嗣后,陕西人民出版社又约我翻译《德国抒情诗选》(与钱春绮合作,陕西人民出版 社,1988 年),这才算与歌德有了实质的缘分。 在《德国抒情诗选》中,我翻译了歌德52 行的悲情诗《你为何赐予我们深邃的 目光》、80 行的教育诗《植物的变态》和20 行的短诗《浮游于地球之上的天才》。这 便是我译介歌德平淡无奇的起步。之所以只有三首,远比该书中荷尔德林和默里克 少(各八首),甚至落在施托姆的后面(五首),绝非偶然,而是明确的选择。想当 年,钱春绮译的《德国诗选》和《歌德诗集》上下卷,已让歌德的诗作名满中华。作 为后学的我,又何必拾人牙慧,步人后尘!聊以的是,本人翻译的歌德诗,数量 虽少,却都是国内首译,而非容易招人诟病的重译。 我研修歌德的优选,想必是七年前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歌德汉译与研 究总目》(1878—2008)。感谢接纳和出版拙著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向学术倾斜”和不 计盈亏的出版方针,竟将合同规定的平装,主动而又未设任何条件地升格为精装,并 请美术公司“梳妆打扮”一__________番。这才使拙著美人似的“亭亭玉立、卓而不群”(杨武 能赞语)。出版伊始,恰逢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与社科院主办的歌德席勒国际研讨会 1 这么说,叶隽就是个专爱挑刺的人呢?当然不是!不妨援引他在另外场合对杨的评价以正视听: “作为第三代歌德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杨武能在三个方面都将中国的歌德研究有所推进。一是《歌德与 中国》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不管是歌德之认识中国,还是中国之接受歌德,在料 颇提供了不少重要线索;二是尝试在冯至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推进,即通过文本分析加深对歌德的 理解,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浮士德研究”,三是以德文撰作《歌德在中国》,使得德语学界有可能 了解中国的歌德接受与研究状况。这些方面,可以说他是代表了这代学人的歌德研究的。”《中国 的歌德译介与研究现状综述》(中华读书报2009 年2 月18 日)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XI 在京召开,我有幸应邀向大会作了汇报,又先后忝获国际歌德协会(魏玛)和巴符州 中国友协(康斯坦茨)的邀请,特别是受到一些名噪海内外的歌德专家的关注。他们 是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叶隽、四川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杨武能、同济大学教授袁志英 和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员平保兴以及国际歌德协会会长戈尔茨博士、安娜? 阿玛里亚 图书馆赛弗尔特博士和柏林图书馆汉学家魏汉茂博士,都给拙著以极高的评价, 说它“对1878—2008 年间130 年的歌德在中国接受史进行了系统清理,是研究中德 文学、文化关系,德风东渐的重要基础资料”,“可谓‘荦荦大观’,很有将中 国歌德学‘一网打尽’的气魄”(《文汇读书周报》200年月24 日);“内容丰富、 浩繁、完备,条目和索引几乎囊括我国来研究和译介歌德的所有专集、合集、编 著、辞书、史籍和译著、译文”。系“一部以目录和索引形式体现的中国歌德接受史” (《科学时报》2009 年9 月10 日)。“为学界提供了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的中国歌德 翻译研究的全景图”(《中国图书商报》2009 年12 月4 日)。新近,上海外国语大学 卫茂平教授主编的《中外文学交流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年,297 页)也有类 似的评价。其中,杨叶袁三书评,既评书又评人,把编者的治学态度和献身精神也大 大地夸奖了一番。暗思,他们又没看着我编写,何以如此知根知底?莫非真会“心有 灵犀一点通”?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关爱,尊重和理解,沁润着一位海外游子的心田, 成了其辛勤劳动的奖赏,这是任何物质的奖励都无法替代的呵! 拙著既被如此推崇,又何来今天的这个续编呢?是因为我笃信,一个人的能力总 是有限的。学海无涯,学术追求也不应有满足的时候。哪怕是成功的著作也会有 瑕疵,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每念及此,就不敢妄自尊大,也不会被冲昏头脑。果然, 我逐渐发现拙著也有不少“遗漏”。而每发现一“遗漏”,便添一分遗憾,多一份愧 疚,心底也越不踏实。于是,强烈的责任心驱使我,下决心再编个《续编》!就这样 我又匆匆上马,又一次次地登机返国,又废寝忘食于茫茫书海。又像以往那样,一有 新的发现,便立即记到小本子上,或写进笔记本电脑。并立誓要比上次编的那本胜出 一筹。否则,就对不起作者们的劳动,也有负广大读者的厚望。这一忙便一发不可收 拾。惊回首,竟又是七年!年复一年,几曾娱乐与休闲?!寒来暑往,谢绝了多少春 色和阳光?!两眼在扒梳搜寻间昏花,鬓发在风尘仆仆中染霜。当然,这种奉献并非 单向的付出。既有耕耘之劳,也有收获之甜。编纂中,我对歌德、乃至整个人文学科 的认知也渐有长进。尤其应当感激的是,正是歌德给我智慧、给我力量,让我在物欲 横流的年代清心寡欲,抵制各种诱惑,坚守在孤寂的学术阵地。 走笔至此,猛然想起两桩近乎传奇的亲历。有一次,我出差去上世纪八十年代任 教的浙大,乘便想在那里的社科图书馆找些歌德资料。不料,门口的安全装置挡驾, 管理人员也视我为“陌路”,硬是不买我这个当了二十多年“校友”的账。托人“疏 通”后总算被“网开一面”。在这番“有惊无险”之后,我去藏书楼似的七楼文史馆 查看“旧书”。那里很少有人问津,通常由铁将军把门,听说我要去才把门打开。我 在那里如鱼得水,忙不迭在尘封的书架上翻找,连中午有人来锁门也没察觉,以至于 被关了大半天的“禁闭”。我却并不觉得冤枉,反倒暗自庆幸,否则我哪来得及查找 啊?!说来,那天我虽粒米未进,又忙个不停,却没“饥肠辘辘”。相似的经历 发生在复旦,那一次我倒幸运,被奉为“稀客”,破例让单独进书库查找。这次我同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XII 样舍不得离开,也把午餐置之脑后。下午三四点,他们才发觉我还在那里,都莫名惊 诧。其实我在侨居的图宾根,午餐也不那么“正规”。白天去大学图书馆或汉学系, 通常只带几片面包或几颗巧克力,再带点水果就能打发过去,忙的时候说不定还会 “忍饥挨饿”呢,晚上回家才事烧煮,多半还托夫人的福,真是为难她了。文汇报称 不才“长年过着斯巴达式的生活”(2012 年2 月8 日第9 版),此话不。然非节俭, 乃惜时也。“君子食无求饱”,我在图宾根大学电脑房还结识了一从早到晚不吃不喝连 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的德国学者呢!比之他,我自愧不如。 《续编》截稿于2015 年6 月底。共收译文条目445 条,其中诗目203 条,小说 散文目189 条,戏剧目46 条,书信目7 条;研究条目共1786 条,其中辞书目165 条,文学史目134 条,合集目544 条,单人集目40 条,目694 条,非汉语研究 目209 条,删去前编中的格言目,全书合计条目共22 条。前编已收的条目一概不 收。我对每条书目都十分珍视,它们来自“”,都有各自的背景和家世,同 在我悉心耕耘、用心血浇灌的园圃上争芳斗艳。愿条条书目凝成一个西东合璧的有 机体,在歌德当年神往的中华古国为他垒起一座新世纪的丰碑。谢谢不少作者、译 者、主编和出版社友情赐赠还来不及上市、图书馆还来不及采编上架的图书或 书讯。既是《续编》,仍如前编德汉对照,仍保留前编的框架和结构:译文目仍设诗 歌、小说散文、戏剧、书信四个栏目,研究目仍列辞书、文学史、选集、专集、 等栏。纵向保留编年史格局。每条书讯内的排列顺序也保留不变。并在以下几个 方面作了新的尝试。 把握编纂方略。既力图宏观把握,又重视微观透视。宏观把握是指,时时不忘歌 德是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搜索的范围涵盖文史哲、美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等各 个领域;微观透视是指,查找的力度和深度:在前编书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 掘那些“深藏不露”的篇目或书目,力求有所突破和发现。主要从两个途径:一是 挖掘散见于尘封了近的各种报刊杂志中的零星篇目以及它们的译者、作者和编 者。以往我们一谈起歌德译介,言必称辜鸿铭、王国维、马君武、应溥泉(应时)、 王光祈、郭沫若、宗白华、冯至、张传普、李长之、陈铨等名家,另一批民国初期或 中期就与歌德结缘的“小人物”则被边缘化,诸如唐天、许震寰、孙铭传、邓均 吾、梁俊青、抱菽、胡一贯、张新爝、赵子刚、汤礼璠、李蓬洲、希夷、佩心、邓雪 峰、向培良、房曼弦、梅子、蒋藻、中必、罗家伦、小耕、莲岳、余生、克锋等。这 一连串不很起眼的名字还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其中唐天,翻译过歌德诗五首: 《所得》(Gefunden)、《迷个侬》(Mignon)二首:“此乡花发有柠檬”(,,Kennst du das Land“)和“只谁识相思”(,,Nur wer die Sehnsucht kennt“)、《游客夜歌》“无数山峰里” (Wandrers Nachtlied ,,über allen Gipfeln“)和《对月》(An den Mond),受过郭沫若批 评,但这又有何妨?!特别是专著《德国文学史略》(江汉印书馆,1932 年出版),乃 民国时期少数几部德国文学史之一,辟有歌德传记和著作两章,迄今还问津。又 如许震寰译的一首歌德小诗《所得》,在笔者看来,与哪一位名家名译相比也都不会 逊色。至于另一途径,则取决于编者的知识面和“嗅觉”。有些书并无专章专节论及 歌德,与歌德有关的文字隐蔽在全书各处,一时并不容易发现。如传记《郭沫若和他 的三位夫人》(海南出版社,1994 年出版),描写的是郭沫若的婚恋生活,仅看书名和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XIII 目录,与歌德并不沾边。翻阅后方知,里面竟有那么多歌德的影子。又如《文 集》(出版社,1990 年出版),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正中书局,1942 年 出版)同属这种类型。这类书就得潜心梳理,才不至于与我们擦肩而过。 明确编纂理念。一心想着读者。歌德有首题为《作者》的小诗,耐人寻味,发人 深省,应该成为每个作者的座右铭:“没了你,我还算个啥?!读者朋友呵,如是那 样,我所有的感受便成自言自语,我所有的欢乐不就湮没无声。”1 上文所举的例子, 从书名到目录都无“歌德”字眼,然而总得向读者交代,你为何要收编那则书讯,与 歌德有关的内容又在何处。总不能让他们像编者那样,也把整本书都翻个遍。于是, 便有了比拙著(前编)多得多的“编者附言”、“编者提示”、“论点摘要”等。这一举 措,旨在加强对入选条目的甄别和评估,提升它们的学术品质;这样做,又方便了 读者的使用,了工具书的实用。细心的读者定会发现,拙著(续编)的多人集 (含文集、选集、别集等)一栏的规模和欧美日俄研究汉译一栏的规模都比拙著(前 编)翻了一倍有余。这是编者这次用心勤的地方。 珍视台港书目。《续编》中为数不少的台港书目,是笔者飞赴台港实地考查的收 获。在拙编(前编)中,果然也有少量这类书目,其中还有台港友人的友情相,但 竟是“隔靴抓痒”,哪能与学术访问的效果相比!那是2010 年8 月盛夏,笔者有幸 以台大交流学校——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的身份,历时三周,顶着南国的如火骄 阳,挥汗如雨地奔波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台大、台师大、台湾文化大学五所 高校的图书馆,每每都起早摸黑地泡在“书山辞海”里,在相关的书架上逐一盘查, 唯恐有所漏网。末了,还走访了家图书馆和台大附近的一家新书店。如今看 来,这些书目比之书目,更添一分特殊的情调。 坚持编纂特色。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德汉双语是本书目独占鳌头的一大优势。其 特点是:凡中文译文的标题,“返本归真”,都注上德文原文。这道比一般书目多出来 的工序,是对编者源头文学学养和毅力的严重考验,操作起来要比常规程序多下好几 倍功夫;至于中文著述的中文标题,则尽皆译成德文,这就使书目的编纂又平添了一 道工序。这种全书统一的双语编制,能使所编文献为德中两国读者共享。这在跨国跨 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越发显得重要。就拿拙著(前编)为例,2009 年1 月由中 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后,有幸走出国门,由德国Anton Hiersemann 这家余著名学术 出版社代销,已发行至德语区的图书馆和各州、各大学图书馆。 日前,拙著《续编》已交中央编译出版社审核。岁月不居,已过七旬的我,已隐 隐感到心灵的疲惫,遂想把这部《续编》变成本人歌德学的“天鹅之歌”。这类基础 的工作,本该由一个团队集体完成。也许编者过于好强,明知不能为而为之。不 料去年,前述的《歌德全集翻译》及《歌德作品汉译研究》两大社科项目 招标,沪川两校申报小组双双来信,盛邀不才加盟。既蒙抬爱,焉敢推诿?于是就 被“捷足先登”的母校上外滥竽成翻译项目的“学术顾问”。暗自想,“顾问”“顾问”, 1 德文原诗为:DerAutor:,,Was w?r ich/ohne dich,/Freun Pbkum!/All mein Empfi nden selbstgespr?ch,/ all meine Freude stumm.“ 已有绿原译文,载《歌德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69 页。笔者核 对原文,觉该译甚佳,简约如原诗。此处系笔者自译。 自序(续编)Vorwort des Verfassers XIV “顾__________”而不“问”就是了。却没想到数日前,成都的研究项目又驰函惠聘,还指派了 具体任务。这下更觉得盛情难却,只好“义不容辞”。这才形成“身在曹营心在汉” 的态势。细思之,不管是“曹营”还是“汉营”,都与我侨居的德邦有万里之遥,既 然都为了“歌德”,我就效仿“老骥伏枥”的曹操,再“壮心不已”一回。而放眼未 来中国的歌德接受,只能寄希望于一代又一代忘我献身的后辈翻译家和研究家。 顾正祥 2015 年10 月 于德国图宾根__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