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欢迎光临我们店铺!书籍都是正版全新书籍,欢迎下单~!!

本店所有商品

  • 音像人我书前(精)/江晓原作品系列江晓原|责编:徐国强
  • 正版
    • 作者: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著 |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编 |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译 |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0-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诺森图书音像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著|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编|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译| 江晓原|责编:徐国强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0-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8-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66473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江晓原|责编:徐国强
    • 著:江晓原|责编:徐国强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78.00
    • ISBN:9787108066473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0-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95421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上编 骥首墨痕
    科学史
    理解卡森:从海洋到寂静的春天——卡森《海洋传》中文版序
    霍斯金《天文学简史》中文版序
    霍斯金《剑桥插图天文学史》译者说明
    《知识大融通》:英勇游击队能不能征服世界?
    《萨顿科学史丛书》总序
    《西方博物学大系》总序
    已见勋名垂宇宙,更留遗爱在人间——《席泽宗口述自传》序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新版前言
    《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总序
    《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史》前言
    《江晓原科学读本》导言
    欢迎无用的理论——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序
    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增订版序
    钮卫星《西望梵天:汉译经中的天文学源流》序
    吴振华《日晷设计原理》序
    科幻
    穆蕴秋《地外文明探索研究》序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导读——兼论Nature杂志与科幻的渊源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Ⅱ》序
    《克莱顿经典·纪念版》总序
    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斯特里伯《明日之后》中文版序
    善可有恶果,恶可有善因——王晋康《与吾同在》序
    文学
    《黄面志》中国序
    理查·伯顿译注《一千零一夜》中国序
    科学社会学
    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和它同行吗?——平井宪夫《核电员工遗言》中文版序
    方益防《当代生命科学中的政治纠缠》序
    石海明《科学、冷战与安全》序
    《看!科学主义》前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思考这些问题?——田松、刘华杰《学妖和四姨太效应》新版序
    科学传播
    《当代大学读·学文化系列》总序
    传播科学需要新理念——《走近科学史丛书》总序
    重回世界的中央——梁二平《谁在世界的中央》修订版序
    不要轻信自己拥有真理——苏贤贵等《敬畏自然》序

    坦荡的,文化的——拉科尔《孤独的:文化史》中文版导言
    张竞生其人其事——张竞生《史1926》序
    为什么我们永远都会谈论——凯查杜里安《学观止》新版序
    不能快意恩仇,那就奉陪到底——王伟《看懂世界格局的本书》序
    约尔金《核潜艇闻警出动》中文新版序
    什么是未来世界的政治——戴蒙德《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序
    俞晓群《数与数术札记》序
    古代中国人的外部世界图像及其积极意义——俞晓群《五行占》序
    孔庆典《十世纪前中国纪历文化源流》序
    下编 敝帚自珍
    科学传播
    《天学真原》2004新版前言
    《天学真原》2011修订版前言
    《天学真原》日译本自序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前言
    《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新版前言
    《天学外史》引言
    《天学外史》新版前言
    《欧洲天文学东渐发微》前言
    《世界历的星占学》新版前言
    《科学外史》自序
    《科学外史Ⅱ》自序
    《科学外史Ⅲ》自序
    《中华大典·天文典》总序
    《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总序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发明——《技术与发明》前言
    换一种思路待古代的技术成就——《中国古代技术文化》导言
    科学史的意义——《科学史十五讲》导论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新版前言
    科学社会学
    《科学中的政治》前言
    有一个话题,讲一百遍也不够——《要科学不要主义:南腔北调百期精选》前言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自序

    《张力下的中国人》自序
    《张力下的中国人》第三版前言
    《:一种文化解释》前言
    《:一种文化解释》新版前言
    到底是谁的阴谋?——《准谈风月》序
    科幻
    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导言
    CSSCI聚光灯下的科幻研究——《史:科幻研究》自序
    回顾
    《年年岁岁一床书》自序
    《小楼一夜听春雨》自序
    《随缘集》自序
    《反思科学:江晓原自选集》自序
    《脉望夜谭》(增订版)前言
    《二化斋科学文化九章》自序

    上编骥首墨痕科学史理解卡森:从海洋到寂
    静的春天——卡森《海洋传》中文版序在大多数中国读者印象中,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也许是一个殉道圣徒般的人物:卡森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发出“旷野中的一声呼喊”;之后两年,在药业公司利益集团的诅咒声中,卡森死于癌症;之后六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成立;之后十年,罗马俱乐部出版部报告,题目就是《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1972)。环境保护和“有限地球”的观念,由此日益深入人心,汇成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寂静的春天》如今已经成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而卡森这个瘦弱的、中年死于癌症的女子让人既同情又敬佩。
    其实卡森还有另一种面容。
    她曾长期在美国联邦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任职(1935-1952),在此期间她撰写了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科普著作,这本《海洋传》(TheSeaAroundUs)初版于1950年,那时卡森43岁,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国内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家”。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向读者娓娓而谈关于海洋的各种知识和故事。
    这种内容和叙述风格与我们国内传统的“科学普及”倒是十分一致——将对象(在本书中是地球上的海洋)描绘得栩栩如生,它是有生命的,就像一个恋爱中的青春期
    少女,时而温馨恬静柔情似
    水,时而变身“野蛮女友”乱发脾气。卡森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以便我们更好地亲近和征服海洋。
    在这些叙述中,卡森像一个中学或小学女教师,她温和、愉快、亲切、耐心,告诉孩子们各种有趣的知识,却并不想让他们陷入沉重的思考。这里没有圣徒的献身,没有那种绝望而又痛苦的“旷野中的一声呼喊”。
    由于关于海洋的探测和研究在当时进展很快,所以本书在1961年又出了修订版。但是,在这一版的序言
    中,温和、愉快、亲切、耐心的女教师卡森,开始向发出“旷野中的一声呼喊”的殉道圣徒卡森过渡了。
    她特别谈到了人类向海洋中倾倒核废料的问题。她向读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人们长期以来把海洋当作一个排污场,有些核污染的废料也被装入密封桶中沉入海底。虽然当时说应该沉入1800米深的海中(卡森指出有时它们实际上被丢弃在更浅的海域),但是这些密封桶的设计寿命有限,而且人类对海洋深处的情况还很不了解,一旦污染物泄漏会有什么后果?卡森对此提出了深切的忧虑与警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许多研究也表明,由于海中的动力过程以及生物作用等影响,深海存放核废料是不安全的。卡森指出,海洋不能无止境地吸纳各种垃圾,而是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体。海洋中的微生
    物会吸收那些污染物质,而微生物又会被大生物吞噬,而大生物又会四处活动,将这些有毒物质进一步扩散,而人类还要吃各种鱼……卡森写上面这篇序是在1960年,想想看,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快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又向海洋中排放了多少吨污染物质,很多污染物已经散布到全球海洋了吧!我们人类通过吃鱼和各种海鲜,已经吸收多少有害物质了吧!……从卡森的这篇序,联想到好些西方的科幻小说和电影中,都将地球的未来想象为—个因为核污染而被废弃的星球,看来不是偶然的。
    卡森在书中说:海洋是生命的源头,创造了生物,如今却受到其中一种生物的活动所威胁,这种情形是多么怪异啊!……而真正受害的,其实是生物本身。
    于是,从《海洋传》到《寂静的春天》,从温和、
    愉快、亲切、耐心的女教师到殉道圣徒,一个更完整的、更容易理解的卡森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寂静的春天》用整整一本书所叙述的杀
    虫剂的故事,其实和人类向海洋倾倒核废料的故事是类似的——人类都是在自己害自己,而且都是在“科学”的引导之下!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海洋传》到《寂静的春天》,卡森可以从传统科普走向对科学技术的深刻反思,但是中国的传统科普,却长期行走在对科学技术简单赞颂和对唯科学主义盲目臣服的歧途上——更不用说在出版《寂静的春天》的1962年,那时中国还没有出现哪怕一丝一毫对科学技术的反思。
    为何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呢?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又何在呢?
    2009年12月18日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海洋传》,[美]蕾切尔·卡森著,方淑惠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P1-7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